高成林
[摘要]:结合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阐述了激发兴趣、提升认知动力;创设情境、鼓励合作探究;相信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培养良好习惯等具体做法,以学生为中心,必须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角。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课堂 学生 主角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主张,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任务是促进学习者学习和成长,为学习者提供适当的环境,激发学习的动机,从而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为主角,向学生传授知识,这样的结果往往是学生学到的是死知识。在新课程改革背景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必须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角,使学生学习变得更加主动、有趣、活泼,使教学活动更有目的性、针对性、实效性,使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变得更有成效,更具教育和生活的意义。
一、激发兴趣,提升认知动力
乌申斯基曾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大量研究表明,兴趣是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形成积极深刻的思维状态,改变课堂教学中被动沉闷、学习效益低下的状况。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首先,就要发掘高中生的学习兴趣。第一步就是要求教师上好第一课,第一课通常是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所以教师在上第一课时应格外注意,可以制作一个高品质的PPT,通过展示新的电子产品、介绍信息技术在生活和各行各业中的应用,让学生意识到信息技术不只是平时上网聊天玩游戏,其中还有很多值得探索的有趣问题。此外还应该有层次并且精心的安排课程,提升学生的期盼。其次,教师还应该把握好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而对教学内容作出调整。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安排的内容十分紧凑,学生的学习任务很重,但是不少学生还是在课堂上利用计算机做其他事情,老师应该提前教授学生关于计算机的基本操作,通过使用这些操作,可以使我们平时在生活和学习中在使用计算机的时候更加高效,学生会因此对学习计算机产生兴趣和动力,提高学习效率。
二、创设情境,鼓励合作探究
上世纪70年代著名儿童教育家李吉林开始探索情境教学,“我们在优化情境时应该以儿童为学习的主体,一切为了儿童的发展,将学习与生活相连,突出情感的纽带作用,有效地促进‘儿童—知识—社会的完美建构。”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设教学情境,与同学一起探讨解决,并且要引导学生大胆阐述自己的见解和思路。
小组成员的合作探究,应是贯穿课堂教学过程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生生交互解决问题,“兵教兵”实现“一对一”的教学。比如,在学习Excel时排序以及建图表这一节内容时,就应该让学生在原有的Excel操作基础上自主进行操作,发现问题马上向教师提问,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寻求更好的方法。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将数据转化为图表信息,因此才用创设氛围让学生自主学习,会让学生清楚的发现自己的问题,并解决问题,加深其对知识的印象,真正掌握知识。整个课堂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下进行,而且学生还可以更好的掌握知识,记忆也加深了,实现了在课堂上学生成为主角的目标,让其感受学习的快乐性,使其在学习上有更大兴趣和信心。
三、相信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
教师要做“站在学生后面”的参与者,要有目的、有计划地逐渐从讲台上“走下来”,要更多地“参与”到小组学习中,驻足在学生的课桌旁。坚持“生进师退”“学进教退”的理念,相信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变被动学习者为主动学习者,变知识的接受者为知识的探索者,不仅学会,还要会学、乐学。
传统授课模式中,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就很少,更是别说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的时间了。最后的结果,就是导致学生不仅仅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不感兴趣,还使得其成绩不好。因此,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就要尽量地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由于信息技术这门课的动手时间比较多,所以多让学生自己操作更是好过老师给其进行口头讲述。现代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完全有基础操作能力让其进行更深层次的操作和学习。因此,在课堂上要多给学生留时间,让其主动探索,老师在讲述完课程主要内容和重难点后,让学生自主操作让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最后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判断,如果学生们掌握情况较好的话,可以组织学生们比赛完成任务,这样不仅使学生们更好地学到了知识,而且还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学生在较多的探索中可以掌握好知识,只是要求教师留给学生探索的时间和空间。
四、倡导自主,培养良好习惯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以自主学习贯穿学习的整个过程,给学生提供自主建构的机会。
在学习中,好的方法往往能事半功倍。要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除了要做到以上几点之外,培养其主动学习的方法也是很重要的。要让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方法加强,就必须要让学生自主的发现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适当的给学生设置问题,让学生自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论是自主查阅资料,还是询问信息技术的学的好的学生,总之,要主动地解决问题。最后,学生自身会感受到自主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多使用几次,就会使学生养成自主解决问题的习惯,应用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此外,更加要加强课程的趣味性,学生只有觉得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不乏味甚至有意思,才会对其产生兴趣,进而实现自身的主动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改变思路,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不断地给学生惊喜,不断地给学生展示信息技术课程的魅力,教师要加强语言水平、制作课件的水平、与学生交流的水平、自身的业务水平等,才会使课堂更有意思,进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主动地进行学习。归纳来说,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扮演的应该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导学者甚至是学习者,才能大大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应着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信息技术教师通过开发微课、学案等学习资源包,借助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实现课内外学习的有机整合。
总之,信息技术教师应通过营造课堂的情境和氛围,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多留给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和习惯,相信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信息技术课堂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宋磊.打造高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有益探索[J].成功,2012,(08).
[2]陈大龙.浅谈打造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J].中小学电教,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