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背景,以徽州地区为例,剖析了其在村落选址、古村落空间布局、建筑特色、文化特色方面的核心理念,认为新农村建设也应汲取徽州古村落的营建思想与发展经验,合理利用地形,注重地域差异,结合民风民俗,打造和谐宜居的居住空间,实行差别化的美好乡村建设路径。
关键词美丽乡村;古村落;民居;环境
中图分类号S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12-03612-02
作者简介吴昌元(1971- ),男,安徽休宁人,讲师,从事农业经济研究。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第一次提出要建设“美丽乡村”的奋斗目标[1]。要实现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就必须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步伐,加快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环境治理和保护力度,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如何搞好美丽乡村建设,成了当前地方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8亿农业人口改善生活的强烈愿望,所以选择一条合适的道路就尤其重要。
徽州人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利用。人是生活在天地之间的,只有顺应自然,利用良好的生态资源,才能千秋万代。
徽州地区黄山绵延全境,新安江奔泄其间,另有数不胜数的山岭和支流,形成了山多、河多、地少的自然状态,这就逼迫徽州的先民们要节约土地资源,充分利用山地和河流进行农业生产和生活,而村落和民居是生产生活的重要场所,它的选址、规划、设计就显得十分重要。所以只有遵循自然五行之道,沟通“天、地、人”三才之谐,才能安居乐业。
1美好乡村建设的选址
徽州古村落在规划选址时充分吸收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天人合一”及“物我为一”的思想观念,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徽州古村落选址大都利用天然地形,依山傍水,枕山环水,背山面水,负阴抱阳,随坡就势[2];利用不宜耕作的山地建设村落。这样一则可以节约宝贵的耕地,靠近水源,便于取水,有利于生产生活;二则吸取太阳的光辉,躲避寒风和冰雪的侵袭,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如黟县西递村,西递村呈船形,四面环山,两条溪流从村北、村东经过村落在村南会源桥汇聚。村落以一条纵向的街道和两条沿溪的道路为主要骨架,构成东向为主、向南北延伸的村落街巷系统。再如休宁县的万安老街,因其处于夹溪河与率水河等河流的汇集处,后山前河,地势平坦,是内外交流必经之地,故多修水埠码头,修桥,铺路,建成商业古镇。
徽州的古村落注重环境和资源容量,保持适度的聚居规模。整个村落的轮廓与所在地的地形、地貌、山水等自然风光和谐统一,营造了适宜的聚居场所,充分体现着节约土地资源的思想。
当前,许多地方的新农村建设存在很多误区,把新农村建设简单地等同于新村建设、新房建设,从而搞大拆大建,拆旧房盖新房、盲目搞运动。山东省泗水县杨柳镇,崭新的“样板村”、“文明村”拔地而起,“小洋楼”、 别墅群连排而建,道路修得十分宽阔。多了的是水泥砖块,毁灭的是良田万顷,丢失了炊烟中袅袅升起的乡情。
大拆大建是急功近利的政绩观在作祟,不仅会造成资源和财力的浪费,而且会留下一连串隐患。数据显示,建筑能耗占我国能源总消费量的比例已由20世纪70年代末的10%上升到了目前的26.7%;耕地面积不断缩水,2005年全国净减少耕地36.2万hm2[3]。所以新农村建设要科学规划,合理选址、撤并。科学规划,即针对每个村的不同地理位置和特点进行合理规划设计。
2徽州古村落空间布局观念是新农村建设的灵魂
当前新农村建设中,人们往往只建设了居住区,几乎省略了休息、娱乐、教育活动场所,而且没有主次之分。徽州古村落位于水口和山脉之间,多以祠堂、书院为中心,相互依临,向四周散落开来。水口多位于村庄的入口处,多种植高大乔木,以香樟、白果、红枫为主,既可以美化环境,又能遮挡风沙,还可以净化空气。这在徽州村落建设中是一项重要設施,对绿化和生态环境优化美化有着典型意义。牌坊多矗立于徽州的村口、巷头、山道、田野之下,是村中标志性建筑,传承着村落的文化信仰。徽州人崇文重教,有“十户之村,不废育读”的特色,这与徽州村落间的书院是分不开的。 徽商把村中最美的地方用来建造书院。祠堂是族中祭祀祖先、举行庆典、执行族规、嘉奖子孙,宴请功名成就者等的重要场所,是村落的核心。有“江南第一祠”之称的罗东舒祠便是其中一例。祠堂建筑面积3 300 m2,它是仿孔庙而建,要求子孙后代要向大圣人孔子学习。
从古村落的外部空间可见,村落是以书院和祠堂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周边辅以民居,外配水口和牌坊,内置街道和溪水。这样,规整的民居建筑与曲折蜿蜒的小溪,静的建筑实体与动的水就形成了生动的对比,融建筑、街道、水溪为一体。
许多地方在新农村建设中,为了追求土地的经济效益,填湖、断水,房子一盖就是十几层,让农村失去了自然美。“新农村”的规划应该充分尊重自然,完全雷同、不考虑地理环境差异的村庄规划是失败的,过分强调农居布局的整齐划一则是对村庄原有特色的一种扼杀。“新农村”的建筑绝不应该只有小洋楼。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许钦松在接受《新华书画》记者采访时表示,只有“家更美”、“景更美”、“人更美”三方面都实现,“美丽乡村”的终极目标才算实现。
3文化特色是新农村发展的历史沉淀
3.1造型独特,色彩和装饰独具魅力粉墙黛瓦(又称白墙青瓦)马头墙,肥梁瘦柱内天井,这就是徽派建筑的标志特色。徽州多山林、流水,整个村落嵌入锦峰绣岭、溪清湖碧的自然风光之中,真可谓“推窗闻鸟音,出门见翠屏”。徽州民居外部施以白粉,形成洁白的立面效果,屋面以黑色灰瓦铺设为主,二者对比强烈,便于路人识别。黑白是中国的主基色,在这个基础上变化的灰色显得十分静美。
马头墙是房屋两侧的主墙。马是一种吉祥物,“一马当先、马到成功、汗马功劳”等成语显现出人们对马的崇拜与喜爱。徽州的房屋多依山而建,层楼叠院,鳞次栉比。马头墙墙头都高出于屋顶,轮廓为阶梯状,随屋面坡度层层迭落。因为有了马头墙的设计,静止、呆板的墙体显出一种动态的美感。从高处往下看,聚族而居的村落中,高低起伏的马头墙给人一种“万马奔腾”的视觉动感,也隐喻着整个宗族生气勃勃,兴旺发达。马头墙另一用处在于防火,徽州人是聚族而居,民居建筑密度较大,多用木材建筑,防火的矛盾比较突出,而在居宅的两山墙顶部砌筑高出屋面的马头墙,则可以应对防火、防风之需,在相邻民居发生火灾的情况下,起着隔断火源的作用。
民居洁白的粉墙、黝黑的屋瓦、飞挑的檐角、鳞次栉比的兽脊斗拱,以及高低错落、层层昂起的马头墙,牌坊、祠堂、寺庙、桥梁、宝塔、亭榭等配置得体,呼应着山峦起伏,乔木丛林,衬现出蓝天白云、绿水青山、碧野清风,形成了一幅宗族生息繁衍的历史长卷。
3.2内部适应自然、教育后人的设计理念和文化特征天井是徽州民居中最基本的建筑格式,天井又叫明堂,从建筑功能上看,这种设计使得屋内光线充足,空气流通,并有利于排水。居室中的厅堂面对天井开放,厅堂和天井融为一体,坐在厅堂内能够晨沐朝霞,夜观星斗,名副其实地坐“井”观天,最重要的是“四水归明堂,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寓意。天井透露的是徽商理财的精明。
徽州人是以儒、孝治家,如何能将这些思想灌输到子孙的大脑中去,就是通过栩栩如生的人物走兽,花鸟虫鱼的雕刻(三雕)来实现的,如民居中的窗雕、喜鹊登梅雕、冰裂雕。
楹联是徽州人装饰房屋不可或缺的元素。徽州淳朴的风俗民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就在這字里行间显现出来,如今仍挂在祠堂和民居中的“快乐每从辛苦得,便宜多自吃亏来”、 “世事让三分天宽地阔,心田存一点子种孙耕”等楹联,就是徽州人用来教育子孙的至理名言。
中国传统村落是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是重要的地域文明的载体。根据民政部的统计数字,2002~2012年,我国自然村由360万个锐减至270万个,10年间减少了90万个自然村,其中包含大量传统村落。人们失去的不仅仅是一个村庄,而是毁灭了的一种地方文化。保护传统村落就是保护多种类型不同地区、民族、人种、生活方式的人文空间体系和秩序,保护中华文化的内涵和底蕴。
中国传统民居风格各异,南国水乡白墙黑瓦的小楼,黄土平原的土坯小院,山西、陕西的窑洞,都是适应当地自然与社会环境特点而世代流传下来的民族建筑瑰宝。农村传统民居不仅形态上蕴涵着浓厚的民族特色,也与现代节能环保理念不谋而合。
很多地方新农村建设没有认清基本方向。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在于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切实增加农民收入,而不在于毁旧立新。新农村建设应根据区域差异特征,合理利用地形,保持田园风光,结合民俗民风,体现乡土气息;营造村口景观,整治疏通河道水系,改善水质环境,以村口、道路两侧、宅院周边、滨水地区为绿化重点,适当布置休息、健身和文化设施,注重营造和谐宜居的邻里交往空间;鼓励村民积极美化庭院,营造户户皆美景的环境效果,实行差别化的美好乡村建设路径。村庄建设采用改造提升、拆迁新建、旧村整治、特色保护等科学发展模式,才能加快兴业富民步伐。
参考文献
[1] 王喆.美丽乡村建设的中国梦[J].今日中国论坛,2013(17):32-33,35.
[2] 怀康.徽州古村落色彩形态与新农村建设色彩规划[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4(11):72-73.
[3] 刘娟.中国建筑能耗总量已占能源总消费量的27.45%[EB/OL].(2004-11-14)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4-11/14/content_22158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