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学生数学思维的方法

2014-04-29 00:44李长寿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联想激趣启迪

李长寿

[摘 要]思维能力,是学生的重要能力之一,也是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那么,作为教师,可以以知识为载体,以课堂为阵地,把发展学生思维和培养他们的能力贯穿教学的始终,功夫下在课堂内,方法妙在启迪中,通过多种方式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思维品质。

[关键词]启迪;激趣;联想;情境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思维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主观原因。良好的学习兴趣能激发思维,必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并激发出惊人的探索能力,启发学生思维,自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的感受各不相同,有的快乐,有的痛苦。对于学生来说,最大的痛苦就是不感兴趣,最大的快乐就是好之乐之。要达到这样的境界,需要教师用简单有趣而又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内容去启迪学生的思维,训练他们对新知的敏感性,为深入探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学校组织春游,有97名同学参加,每张门票8元,带800元钱够不够?17个同学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要租几条船?你打算怎样安排?”学生对这些问题往往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通过解决这些问题,还能帮助他们从中体会到数学服务于生活的目的,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二、创设情境促进学生思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行之有效的。”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善于创设与生活实际和学生知识水平相适合的教学情境,点燃学生求知的热情;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启迪思维,然后引导学生解除疑虑。因为疑是深入学习的起点,有疑才有问、才有究、才有思,才能产生一种渴求知识的动机。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巧妙地设置一系列疑阵,让每个学生在头脑中都实现“群疑并兴”。

如教学《圆的认识》,在课末用电脑动画显示:唐老鸭坐在一辆车轮是正方形的车子上颠簸,设问:唐老鸭舒服吗?为什么?学生凭借生活经验提出车轮应做成圆形的。接着再用动画显示:唐老鸭坐在一辆车轮是圆形但车轴不在圆心上颠簸,设问:车轮已改成圆形的,为什么唐老鸭还不舒服?学生依据刚刚所学的知识很容易想到:要使汽车不上下颠簸,必须使车轴至车轮的距离处处相等,因此车轴必须装在圆心处。

这个问题情境具有强烈的趣味性,教师设置疑问,让学生在笑声中巩固了所学知识,并体验到了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中的成功,无形中进行了一次很好的训练,课堂气氛紧张又活泼,学生快乐又有所获。

三、多方联想开阔学生思路

在数学教学中,要善于因势利导地鼓励学生从多方面、多层次地展开联想,以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

在一次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井盖要做成圆形的”这一问题时,同学们只想到:1.同样多的材料,圆形井盖面积更大;2.圆形井盖更容易滚动,便于搬运;3.圆形井盖更加美观。除此之外,怎么也想不出第四个理由。这时,教师便播放了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木板掉进米缸的视频,同学们终于恍然大悟——4.做成圆形井盖,无论怎么放,都不会掉下去。这个案例中,教师因势利导,从多个角度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从而广开他们的思路,培养学生的思维。

因此,只要教师鼓励学生深入观察,大胆进行纵横联想,一题多解,是能打破学生思维领域的僵局进行发散性思维的,从而在内在联系中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四、开辟新路培养创新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思维定势表現为思维的一种倾向性,即总是按照老思路、老办法考虑问题。当这种习惯思路与实际问题的解题途径一致时,就可以促进正迁移,使问题得到迅速解决。当这种习惯思路与实际问题的解题途径相悖或不一致时,往往形成负迁移。这时容易导致解题错误,或使学生思路因于某种固定的框架内,教师就要启发一条全新的思路,使学生产生一种好奇心。

总之,课堂教学,就是要善于激发兴趣,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广开思路,想方设法坚持不懈地启发学生的思维。

责任编辑 潘中原

猜你喜欢
联想激趣启迪
季羡林的养生启迪
广义RAMS解读与启迪
浅谈技校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激趣 导思 引探
小学语文教学之我思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构建物理模型
论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趣味性
自然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