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项羽是反秦暴政的起义英雄,楚汉争霸中以失败而告终。自《史记》对项羽著述以来,学者们对其败因研究层出不穷。纵观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三方面:楚汉之战性质、项羽的性格因素、地理因素。本文主要从这三点来展开论述,以飨来者。
关键词:项羽研究;人格魅力;失败原因;研究现状
作者简介:朱国芬,女(1989.3-),湖北十堰人,西南大学文学院2012级古代文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 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15-0-02
项羽是司马迁描写最成功的悲剧英雄之一,“在汹涌澎湃的反秦浪潮中,他简直是一条巨鲸”[1]。他随季父项梁发动会稽起义,于巨鹿之战大破秦军。秦灭后,自称西楚霸王,却在楚汉之战被刘邦击败,自刎而死,年仅三十。
传统道德评价有“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标准,然而项羽却依旧岿然屹立于英雄长河之中。自其问世以来,研究不断,特别是关于他的最后失败引起了众多探究。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项羽为篇名检索有论文472篇;以关键词检索,有2000多篇。依《史记》改编而成的影视作品,如《王的盛宴》、《鸿门宴》和《楚汉传奇》等,对研究项羽败因大有裨益。搜集20世纪50年代以来项羽败因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三方面:楚汉之战性质、项羽性格因素、地理因素。
一、楚汉之争性质
战争性质关系战争结果。楚汉之争从汉元年持续到汉五年,项羽和刘邦为争权进行了一场大规模战争,最后以项羽败亡,刘邦建立西汉而告终。相同历史条件下,项羽兵力40万却反被刘邦10万军队所灭。有人认为此战争性质决定了结果。依据有①楚汉之争,是地主阶级代表人物刘邦坚持法家路线,同项羽反动路线展开的一场搏斗,是两个阶级斗争的结果。汉王以弱胜强,建立起统一的地主阶级政权,促进了历史进步。②秦灭后,中国面临两种命运的挑战:是建立一个安定统一的国家,还是维持一个分裂割据的局面?是继承郡县制,还是恢复分封制?楚汉战争就是围着此问题而展开的。这场战争,“刘邦代表了地主阶级内部要求统一的方面,顺应了历史的潮流,而项羽则代表了分裂格局的一方面,违背了历史的方向。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这场战争的性质,决定了这场战争的最后结局”[2]。③“项羽和刘邦都进行了分封,二者并无实质差异,只是刘邦分封更加慷慨,他把分封当做分化瓦解敌人的诱饵。而项羽吝于分封,不能将分封作为笼络部署,稳定内部局势的有效手段,终始项羽的阵营内部分裂,兵将二心。”[3]
前两种观点都有偏颇之处。前者认为刘邦代表法家路线,项羽代表反动复辟路线,表现出尊刘抑项思想倾向,僵硬地把项羽、刘邦代表的势力贴上阶级标签,附和五十年代“阶级斗争”的口号,具有时代局限性。后者认为,项羽自立西楚霸王后,分封了十八个王,其中九个是自己亲信。汉王刘邦在消灭旧有封国后,恢复了郡县;并设立了“能率众为善”的三老,加强地主阶级的集权。由此认为刘邦继承郡县制,代表地主阶级统一要求,走的是一条顺应历史发展要求的封建统一的道路。忽视项羽分封史实,指责他“妄图把历史车轮拖回去,从而违反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他也就必然被历史车轮碾的粉碎”。
第三种观点较合理。刘邦和项羽都进行了分封,一胜一败,在于刘邦的分封更慷慨,得民心。然而项羽分封却太自私,失去支持。
二、项羽自身性格因素
性格决定命运。楚汉之战,项羽最后骤败与自身性格有必然联系。研究项羽败因从其性格切入是较普遍的角度。纵观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成果,主要有四种因素,分别是:刚愎自用、冲动多疑、残暴凶狠、缺乏恒心和进取心。依据是:
①项羽的刚愎自用导致了失败。他出身高贵,不听取意见。在用人上,或是宗亲故旧,或是亲信之人。浓厚的宗亲意识使他在用人上非亲即故,故陈平说“项王不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对刘邦称王有重要作用的韩信、陈平发迹之始都曾在项王部下,却不被重用,终弃之而去,投奔刘邦。“亚父”范增也反遭离间计,被逼离开项羽。项羽想统一天下,没有贤相辅佐,孤军奋战,成为孤家寡人,最终只能是徒然。
②项羽轻信多疑,草率粗心。信任季父项伯,重用为左尹,然关键之时却出卖项羽;屡信刘邦谎言,错过杀刘的大好机会。攻打荥阳,楚胜汉败,刘邦向项羽求和,军师范增力劝加紧进攻,夺取时机,然而项羽却犹豫不决。此时,刘邦谋臣张良采用离间计,项羽不加推断,怀疑范增与汉有私。这使项羽失去了一位要臣,更使其他诸将心灰意冷。項王兵败垓下,不仔细推断,便轻信敌人骗局,内心就土崩瓦解。与之鲜明对比,刘邦的圆滑世故,巧于隐藏。项羽和刘邦相临广武,项羽射中汉王,汉王伤胸却说伤趾。秦始皇游会稽,项羽见之言“彼可取而代也!”刘邦却言“大丈夫当如此也!”由此可见项羽的直露,内心直白;刘邦的深藏,老谋深算。项羽冲动轻信而又多疑好嫉,楚军阵营力量日渐消弱未战而胜负已定 。
③项羽的凶残暴虐。他是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大英雄,长八尺有余,力能扛鼎。他勇敢威武,却又滥杀无辜。司马迁在《史记》中对项羽的杀戮有详细记载,仅“坑”、“屠”和“烹”等字样,出现的就达七处之多。项羽坑襄城、屠咸阳、杀子婴、烧宫室。他残暴凶狠,滥杀无辜,最终失去民心,得不到爱戴,故“天下多怨,百姓不附”。相反,汉王刘邦在西入咸阳后,与秦民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坷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因而,秦人大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很明显,刘邦在刚入关时就俘获了民心,为后来的称霸打下了基础。项羽虽然连年征战,但并未达到目的,其结果却是兵疲食尽,每况愈下。
④项羽缺乏恒心和进取意志。他年少时具有壮志,见秦始皇游会稽,曰可取而代之,可见其志向远大。少时学书不成,又去学剑,又学兵法欲对抗万人,可是“又不肯竟学”,终半途而废。秦灭后,项羽的力量在众多义军中突起,他不思进取夺取彻底胜利,却想着衣锦还乡;戏下分封诸王后,便尽收秦之“宝货妇女而东”。相反刘邦从战争初期屡次的失败中吸取教训,广招贤才,终于由弱变强。待汉军东山再起之时,项羽被困垓下,四面楚歌,最终自刎,这一系列结果与项羽缺乏进取心是密不可分的。
三、地理因素
“地理条件从来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决定战争的胜负,但是,地无兵不险,兵无地不强。”[4]众所周知地理条件可以从人口兵员,经济力量,交通运输,进退攻守等方面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起着重要作用。
项羽失败,也有人认为是地理因素所致。李新斌等认为,项羽失败是由于项羽丧失了地利,主要在以下三点:一封刘邦为汉王,统治巴蜀、汉中等地。项羽这一举措,自以聪明,其实愚蠢。古之巴蜀,经济发达,地形险峻,地理地位重要。二韩愈曾说“京师者,四方之腹心,国家之根本。”项羽不居关中而居彭城,韩生曾建议他“立国关中,以成霸业”,然而项羽竟以“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衣行”作为理由拒绝。关中相比巴蜀,攻守有据,有高屋建瓴之势,且交通便利。彭城为历来兵家必争之地,但是周围无险可守,实乃战争之地,交通条件相差甚远。因此项羽定都彭城是战略上的又一次失误。三在成皋、垓下等地与汉军交战,地勢对楚军不利。成皋是出入关中的水陆要塞,与广武、敖仓等互成犄角之势。垓下之战,作为楚汉最后一次决战,楚军兵力甚微,寡不敌众,以十万兵力对抗汉军三十万兵力。在垓下亦不得地利,自固陵至垓下,全是平原旷地,且河道纵横,不利于以少击众,亦不利于骑兵驰骋。此种战场楚军优势难以发挥。项羽最后身陷大泽中,被汉军追击的结果证明了这一点。
项羽是一位英雄,他“冲破规律,傲睨万物”[5]。研究项羽败因,也更应该全方位、多角度的考察,以做出全面评价。《项羽本纪》在形式上是写项羽之勇,而其实是借项羽形象,著出太史公所认为的王政之大本:知人和安民。知人则能善任,安民先要爱民,能得民心。而项羽反其道而行,所以虽势到垂成,而终于失败。
注:
文中所引原文来自《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版)
参考文献:
[1]伏俊连.论《项羽本纪》的悲剧性[G].//顾久.贵州文史丛刊.贵阳:贵州文史丛刊编辑部,1988:93-95.
[2]王春庭.试论楚汉战争的性质和项羽失败的根本原因[J].辽宁学院学报,1979(6):46-51.
[3]胡一华,毕英春.分封是刘邦战胜项羽的一个重要原因[J].黑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2):79-82.
[4]程金造.史记管窥[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300.
[5]李长之.司马迁的人格与风格[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198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