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郡 臧迎亮 闫丽娜
摘要 主要分析了舟山沿岸渔场渔业资源衰退的现状,通过分析得出导致其资源衰退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合理利用舟山沿岸渔场资源、真正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以及舟山市的海洋战略提供参考。
关键词 沿岸渔场;渔业资源;修复
中图分类号 S18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4)16-05166-02
舟山渔场位于29.30°~31.00° N、121.30°~125.00° E,东侧为舟外渔场,南连鱼山渔场,北接长江口渔场,面积约5.3万 km2,属于东海的一部分[1]。受长江、钱塘江等大型淡水河流的径流作用,以及沿岸流、台湾暖流和黄海冷水团交汇作用,舟山沿岸渔场具有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是我国最重要的渔场之一[2],素有“东海鱼仓”和“中国渔都”之美誉,拥有鱼类365种,是传统4大鱼类的主产区,有虾类60种,蟹类11种,海栖哺乳动物20余种,贝类134种,海藻类154种,是我国海洋生物重要基因库,是我国目前海洋渔业生产力最高、渔业资源最丰富的海域[3]。但近年来,一方面由于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带来的环境污染;另一方面是人口的不断增长,人们物质生活需求不断增加,渔业捕捞力度严重过度,导致近岸生物生活的环境和栖息地受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渔获种类组成低质化,鱼类种群数量衰减,种群密度减小,造成了舟山近岸渔业资源供给形势严峻,这些都已经成为制约舟山渔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这种前提下开展舟山沿岸渔场渔业资源修复工作不仅可以修复舟山沿岸海域的生态环境,同时也是为了积极响应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为舟山市以及浙江省的海洋战略提供参考。为此,笔者从舟山沿岸渔业现状、影响舟山沿岸渔业资源衰退的原因以及加强渔业资源修复工作对策3个方面对舟山沿岸渔业修复进行讨论。
1 舟山沿岸渔业现状
舟山渔场曾是世界渔业产量最高的海区之一,素有渔仓之称,是我国传统4大海鱼的主产区,包括最著名的带鱼汛嵊山渔场、大黄鱼汛岱巨洋渔场、墨鱼汛中街山渔场等。作为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舟山沿岸渔业在舟山市经济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是舟山沿岸大部分渔民主要的经济来源。近年来,舟山渔业产值虽然有所增长,但这个增长主要是依靠开辟大洋性远洋渔业、扩大海水养殖规模、狠抓大宗产品精深加工等所带来的,而舟山所依赖的沿岸渔业资源和沿岸海域生态环境并没有因此得到根本改善。舟山海域的渔业资源和水域生态系统已经遭到了严重破坏,水域生态荒漠化现象日益严重,珍贵水生野生动植物资源急剧衰退。目前,舟山海域底层的生物资源已少于20世纪50年代的1/3,同时原盛产于舟山的一些珍贵的鱼、蟹、虾、贝等特色水产,相继出现了减少或断档,甚至是绝种的现象,诸如大黄鱼、鲅鱼、鱿鱼等特色水产,不得不依靠远洋或人工养殖来供给市场。因而根据舟山渔场利用现状,保护与恢复舟山渔场资源和生态环境,重新打造昔日辉煌的舟山渔场,是舟山海洋经济建设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2 导致舟山沿岸渔业资源衰退的原因
从舟山渔业发展过程来看,1985年正式发展远洋渔业,由此舟山渔业重点逐渐由沿岸渔场向远洋渔业转移,虽然沿岸渔业一直存在,但其沿岸渔场资源衰退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2.1 渔业资源的过度利用 舟山沿岸渔业的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其最初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初期的渔业生产主要依靠一些简单的滩涂采捕等形式,这种轻度的捕捞是对于渔业资源的合理利用。而从20世纪50年代初至今,由于机动渔船以及新兴渔业捕捞工具的产生,渔业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直到90年代,捕捞产量达到最高值,不加节制的捕捞导致舟山沿岸渔场渔业资源被严重破坏,甚至部分经济鱼类遭到灭绝,尽管近些年渔业产量波动不大,但这些都是牺牲大量幼鱼、虾蟹类资源来达到平衡的。“鱼越捕越少,越捕越小”这句话真切地反映了渔民的无奈。
2.2 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近十几年来,舟山渔场附近城市(包括宁波、上海等)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各种港口建设、养殖业发展以及生活污水的排放是其沿岸渔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港口与码头的建设带来了大量的船舶,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重金属污染,许多海洋动植物资源生活机制遭到破坏。养殖业的发展与生活污水的排放是海水污染的主要元凶,这会向海水中排放大量营养物质,尤其是会引发赤潮的氮磷类物质,其中大部分都会影响海水水质,导致传统的渔业产卵场、索饵场、育肥场生态环境不断遭到严重破坏,生物资源数量减少、种类减少,天然生物资源又由于其有限性和幼体成活率低等原因而得不到有效补充,在这种条件下,渔业资源很难得到有效恢复。
2.3 缺少科学的统筹规划 由于舟山沿岸渔场曾经是我国资源最为丰富的渔场之一,渔业起步也较早,大部分舟山渔民以及部分渔业公司均各自为战、急功近利、无序无度地开发渔业资源,如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的追求产量而忽视民众需求导致的渔业产量过剩的现象。缺少科学的统筹规划引起渔业资源不能被合理利用的现象,也是舟山沿岸渔场资源衰退的重要原因。
2.4 综合治理工作不到位 渔业资源修复是涉及财政、环保、渔业、交通水利和省、市、县等多系统、多部门的综合性庞大工程,政府职能部门之间往往因为不能协调配合,致使无法快速、有效地推进渔业资源修复的相关工作。同时,由于舟山对于沿岸渔业管理的法律不够完善,执法力量不足,其法制管理体系仍处于较低的水平,这无疑增加了渔业资源修复的难度。
3 渔业资源修复工作对策
舟山沿岸渔场虽然由于长期来的过度开发,使渔业资源遭受了严重的破坏,但由于舟山渔场地处长江口、钱塘江口等入海处,大量的径流带来了大量的浮游生物以及营养盐类,使舟山渔场仍保持着较高的初级水产力水平[4]。因此,只要做好關于舟山沿岸渔业的修复工作,以生态修复为主要手段,真正做到严格管理、严格执行,舟山渔场还是有望重塑辉煌的。
3.1 严格控制捕捞力度 对渔业资源威胁最大的因素主要是过度捕捞与环境污染[5]。其中,过度捕捞主要体现在渔船大型化机械化、渔船功率不断上升、网具网目尺寸变小等方面。控制捕捞力度主要从渔船、网具、禁渔期3个方面来加以控制:①控制渔船的数量,这对于世代靠船靠海吃饭的舟山渔民是一项较为艰难的任务,但可以帮助渔民转产专业,以缓解渔业资源的捕捞压力。②规定适当的网目尺寸,要保证渔业资源幼体的存活率,让“断子绝孙”网远离美丽的海洋。③延长禁渔期是比较有效的渔业资源保护方法,渔民普遍反映禁渔期之后渔业产量会有很大提升,但这毕竟只是短时间内的提升,不能真正地解决渔业困境,因此控制捕捞力度应主要集中在渔船与网具方面。
3.2 强化沿岸海域环境整治力度 随着工农业和水产养殖业的高速发展,水域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在污水的作用下,渔业资源的发展被压制到了极低的水平,因此,需要加强综合治理、合理布局,需要更多科学支撑和相关保障技术。①要加强环境监测管理,构建完善的监测网络,设置监测点对重要渔业水域进行环境质量常规监测。②要加强沿岸渔场污染排放标准的定制与执行,严格控制污水、废水的排放。③实施排污总量控制制度,将海洋开发同环境保护纳入统一规划,开展污染物在海洋中扩散情况的研究,只有真正了解海洋才能更好地利用海洋。
3.3 加强渔业管理工作 渔业管理工作是需要渔政部门与渔民相互配合的工作,做好渔业管理工作的重点在于渔民的意识。政府部门应充分做好依法捕鱼的宣传工作,大力普及法律知识,增强全民保护环境、修复资源意识,尤其是对于渔民,让他们认识到渔业资源衰退对他们本身的影响,这样才能让他们重视海洋渔业资源的修复工作。同时,还应该建立完善的海洋捕捞产量监测系统,及时掌握渔业资源利用情况,以对资源作出及时的评估和高效的管理。
3.4 建立海洋渔业资源保护区 建立海洋渔业资源保护区可降低某海域的捕捞强度,按照该海域的鱼类特点休渔,确保幼鱼能长大,以“以捕养护”的思想确保海洋渔业资源的充分利用与修复[6]。海洋保护区中如何协调好渔民收入与资源保护的关系,这就有赖于管理机制的创新。在发展海洋渔业的同时,渔民可以开发休闲渔业、旅游业等其他产业维持收入,还能促进转产转业。当然建设好保护区,最终还有赖于政府的规范和引导,并且还要落实好群众环保意识的提升和加强。
参考文献
[1] 翁源昌.论舟山海鲜饮食文化形成发展之因素[J].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35-39.
[2] 刘舜斌.我国沿岸渔场管理改革的探讨[R].上海: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8.
[3] 产业地产网.舟山海洋渔业产业发展定位分析[EB/OL].http://www.zf1000.com/zhaoshang/views.php?id=561.
[4] 劉琴,祝银,王范盛,等.舟山渔场海域冬季海洋渔业环境质量评价[J].广州化工,2013(15):153-154.
[5] 新华网.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近海渔业资源衰退或现亏损[EB/OL].http://news.xinhuanet.com/energy/2012-09/24/c_123752219.htm.
[6] 殷文伟.论舟山海洋渔业困境及其破解[J].中国渔业经济,2007( 5):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