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除心理障碍 增强写作意识

2014-04-29 22:11王大为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4年16期
关键词:心理障碍激发兴趣因材施教

摘要:写作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综合评价的重要方面。而处于身心发展阶段的小学生,如果产生了一定的习作心理障碍,必将对他们的写作意识产生严重的影响。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必须充分研究、分析并掌握学生的心理,采取符合小学生的方法,有针对性地消除写作心理障碍,增强学生写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作文教学;心理障碍;激发兴趣;因材施教;培养个性

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6-007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写作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综合评价的重要方面。而处于身心发展阶段的小学生,如果产生了一定的习作心理障碍,必将对他们的写作意识产生严重的影响。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必须充分研究、分析并掌握学生的心理,采取符合小学生的方法,有针对性地消除写作心理障碍,增强学生写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为此,笔者认为在写作教学中采取了以下方法:

一、激发兴趣,树立信心,建立良好的心理基础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由此可见,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可以让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主动快乐地进行表达。具体做法为:

1. 注重生活,积累写作材料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生活是一本活生生的书。”现时代的孩子表面上很幸福,但也就是所谓的幸福制约了孩子们的发展,他们的活动空间少了,也就缺少了来自生活的素材,学生就感觉“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小学生只有走出教室、走进生活,从生活中找寻写作的素材和灵感,才能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跃然纸上。

2. 重视阅读,为写作打基础

学生写不出作文,写不好作文,主要的原因不是生活世界不精彩,更主要的是自身语文水平不高,不能将生活中的人、事、情、景用生动的语言串联起来。导致其原因是语言积累不够,而语言的积累来自于阅读。阅读可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通过广泛的阅读可以积累写作的经验。俗语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适当增加学生阅读量,才能为学生写作打下夯实的基础。

3. 创设氛围,诱发写作兴趣

小学生最怕写作文,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这就要求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写作环境,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例如:《记一次拔河比赛》,教师就可以组织一次拔河比赛,课前提醒大家要进行拔河比赛,需要大家注意时间、地点、天气以及学生们的心情,场面的热烈气氛,拔河人的动作、神态、拉拉队的语言、表现等,这样的氛围学生一定会自主参与、认真观察,每个人从不同角度去完成习作,诱发了学生们写作的兴趣。

4. 师生同作,激发写作兴趣

“学生不会作文,最简单的原因,就是教师自己不会写作文。”教师把作文布置下去,告诉学生自己也会认真写一篇,学生就想了:教师都在写,我们更应该用心写,努力写好才是。这样的潜移默化既消除了学生写作的畏惧感,又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还有教师这样做更好的效果则是指导和示范作用,教师使用的好词好句、层次结构、详略得当、写作方法等方面都可以让学生充分地学习和体验,从而激发了写作的兴趣。

5. 体验成功,促进写作兴趣

学生完成一篇作文后,都希望从教师那里得到作文的结果,得到鼓励。教师在批阅时,一旦发现优秀习作就应毫不吝啬地给与表扬,甚至高分进行心理刺激。即使是较差的文章,只要有进步——哪怕只是一点点的进步,也要从鼓励角度出发给予及时的肯定。以激发学生的满足感、成就感,激发他们写作的冲动,使学生乐于习作。而学生对习作的愉悦的心理一旦形成,写起习作就不会望而却步了。

二、平等互利,因材施教,调整学生习作的心理

每个班级的学生人数众多,当然也就存在著等级差异。不少学生的写作水平根本达不到规定的要求。所以,语文教师要树立平等、信任、宽容的信念,根据本班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针对性教学,适度降低习作标准,放宽政策,消除其害怕写作的心理障碍。主要做法有:

1. 平等互利,增加信任

小学生虽知之不多,经验甚少,生理、心理不成熟,但他们也有自尊。习作完成不好,孩子已经很自卑了,教师再用粗暴的态度去对待他们,势必会影响孩子的心理,从而厌恶写作,扼杀了孩子美好的心灵,而教师的鼓励和信任却恰恰可以激发孩子的写作欲望,增强孩子的写作信心。

2. 因材施教,自信写作

为了提高学生写作的效率,教师要实行因材施教,改变全班同一尺度、同一进度的做法,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目标。假如孩子写不出来,那不妨让他“仿写”一篇;假如学生难于下笔,那就从局部入手——写一个事例、一个开头、一个段落。这样,因材施教的目的就是要学生写好、写成功、写出自信。

三、培养个性,训练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良好的个性化思维是人成功的关键素质之一,更是个性化习作的前提条件之一。因此,为学生创设一个充满个性化的空间,使学生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保持个化化的心理状态显得尤为重要。

1. 多就少改,尊重个性

学生在习作中总会有自己的表现方式、表现习惯。教师应坚持“多就少改”的原则,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作品。只要学生能将思路表达出来,至于语言是否生动、形象,可暂时不予理会。这样,学生就敢于写作,乐于写作,时间长了,语言文字积累多了,他的语言生动性、好词好句的应用也就会随之而来了,写作的心理障碍也就排除了。

2. 强调自主,独立习作

在习作训练中,教师应本着先放后收的原则,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在习作的准备、写作、修改过程中,鼓励学生写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自己的独到发现与见解,发挥学生潜在的个性和独创性。

3. 持之以恒,养成习惯

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并非一日之功。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训练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格和行为习惯的有效途径。

如:要求学生写日记、写随感、做读书笔记,把习作训练与平时练笔相结合。在习作实践中引导学生彻底摒弃依赖心理,消除写作的心理障碍,把习作的训练引向健康的轨道,使学生养成乐于习作的习惯。

总之,小学生的心理状况是非常微妙的,制约学生习作水平提高的障碍心理因素有很多。教师只有对学生心理障碍充分了解,结合实际情况,因材施教,通过习作训练,拓宽训练渠道,开阔学生视野,才能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作者简介:王大为(1980-),男,黑龙江省龙江县人;学历:大学专科;职称: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单位名称:黑龙江省龙江县景星镇小学。

猜你喜欢
心理障碍激发兴趣因材施教
情绪疗法干预围绝经期心理障碍的研究进展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初中生常见学习心理障碍及辅导策略
冰壶运动员心理障碍的克服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浅谈如何克服后进生的心理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