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斧神工之景 妙笔生花之情

2014-04-29 00:37徐争发
俪人·教师版 2014年17期
关键词:荷塘月色写景朱自清

徐争发

【摘要】朱自清写景不但逼真,而且形神兼备,富有灵性。本文分析了朱自清写景抒情的艺术魅力和动人之处,动静结合,感觉借移,主宾互衬等。善于处理情与景的关系,讲究情中景,景中情的契合。用叠字,叠词,叠句增强语言的描绘力。

【关键词】朱自清写景 抒情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生于1898年11月,卒于1948年8月。原籍浙江绍兴,因自幼在扬州生活过一段时间,故自称为扬州人,他是现代著名的爱国作家和学者。他一直用爱的眼光去打量这个世界,去发现生活之美……

古人曾云:“眼前有景道不得。”写景状物做到生动逼真已属难得,而朱自清笔下的写景不仅逼真,而且形神兼备,灵气十足。他把自己的灵性融入了自然,更超越了自然,作者笔下的景物绝非纯自然的,而是有生命、有灵性、有神采的人化自然。朱自清善于通过精确的观察,细致委婉地写出了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新鲜的内心感受,使情与景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人景和谐的诗意美,自然地把读者诱入到他创造的美不胜收的艺术境界中。读朱自清的写景抒情散文,似进入了一个如诗如画的境界,那人格化的太阳,诗意盎然的淮河,生机勃勃的春天,令人心醉的绿,素淡朦胧的荷塘月色,都无不令人赏心悦目,真乃“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在那浓郁的诗情画意里,蕴含了作者多少艺术上的造诣与苦心。

一、轻扰慢捻抹复挑——多种艺术手段的运用

朱自清是个善调丹青的能手,他不仅能调动比喻,拟人,联想等多种手法,形象生动表现景物的特点,而且善于巧妙的运用多种艺术处理手段,如虚与实,动与静,感觉借移,主宾互衬等,增强了写景的艺术魅力。

朱自清写景不但擅长从客观事物捕捉具体的形象,而且善于“化虚为实”,把一些抽象的事物转化成有形的物象,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具有避风捉影的艺术动力,在绘态状物上更是妙笔生花,讲究在“活”字上下功夫,在《匆匆》里,作者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想象力,去捕捉“匆匆”的影子,作者把太阳当作时光的象征,创造出时光的具体可感的形象,时间本是无影无踪的,但“太阳它有脚啊,轻轻悄悄的挪移了”。作者扣住这脚,把时间这个空灵对象写的新鲜活脱,太阳简直像个活泼少年,来去匆匆,步履轻捷,作者借助这一动人的形象,抒发了自己对时日匆匆这一瞬间的感受,使抽象转为具体,思维化为形象。春,本来是时令季节,是抽象概念,它是无形的,但在《春》里,朱自清如孩子一般天真单纯,画尽人间春色,高唱春的赞歌。他选择最能代表春天生命力的景色——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等为对象,绘成了人间的巨幅图景,令人无限神往。作者还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 “小姑娘”、 “健壮的青年”,让人感到春天是生命的开始,春天秀丽迷人,春天有强大的生命力,形成生动的意境,激发人们憧憬未来,创在未来。这就是将无形的事物转化为有形的物象,即化虚为实的手法,《春》的魅力除这篇运用了拟人手法,绘态状物在活字上下功夫是很突出的。如写春草,观察仔细品味出其中独特的风味,同是春草,皆无因被初阳蒸融,是“嫩嫩的,绿绿的” 、“绵软软的”,雨无由于细雨滋润之故,所以是“青得逼你的眼”。写春雨,像“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绘态传神地展现了春天与众不同的景色。绿是颜色的概念,是难写之景,但在《绿》中,作者没有直接用各种比喻隐形描摹,而是借助联想对比来诱导读者的想象力,将它与北京什刹海的绿杨,杭州虎跑寺的绿壁,西湖的波,秦淮河的水比较,在作者的眼中,它们不是太淡就是太浓,不是明就是暗,都无法与明暗透度、浓淡相宜的梅雨潭相媲美,从而恰到好处地捕捉住“不但不浓不明不暗”,令人心醉的綠,达到了预料不到的艺术效果,这里同样运用了“以虚写实”的手法,让读者借助联想的羽翼来揣摩梅雨潭的绿那难以比拟的美。

在客观的世界中,静态是相对的,动态则是绝对的,往往是静中寓动,动中有静。因而在写景中,如果单纯孤立地进行静态或动态的描写,就会使人产生一种单调与呆板,缺乏变化与生气的感觉,尤其是静物描写,能够逼真又不呆板,是需要方法和技巧的,朱自清写景向来不满足于对客观景物做静态的描写,他说:“若能够将静态的变为动态的,那当然更乐意。”因而非常注意用动静相间,化静为动的手法。在《荷塘月色》中,他既写静态中的荷叶、荷花,又写微风过处的美妙景致,“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微风过处,荷波轻荡,这只在眼前一闪即逝的活泼情状,也被作者捕捉住,精心地缀入了画面。一静一动,动静结合,克服了画面的单调呆板,增加了荷塘之景的诗意美,作者还善于用表现动态的动词把静态的事物写活,“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一片叶子上”,作者凭借丰实的想象。这一个“泻”字,表现出在月光笼罩下整个荷塘的静穆美,给人以实体感和流动感,把月光点活了。野花本是静止的,从《春》中的野花在作者的想象中“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这样就把静态写活了。

作者描写景物除了表现单一的视觉形象外,还善于描写各种感觉,通过绘声绘色绘形等生动的描写,增强了描写对象的实体感,风是无形、无色、无味的,在《春》里,作者写春风拂面“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送芳香“泥土的气息”, “青草味” 、“花的香”,风传乐声、鸟语、水声、笛韵交相应和,从触觉、嗅觉、听觉三个角度,把春风写得形神兼备,捉摸得住了。在《绿》中,描摹那“厚积着的绿”的潭水的动态,作者借助神奇的想象,连用三个比拟句:“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女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从视觉、感觉和触觉各个角度把一碧汪汪的潭水拟人化了。更令人惊叹不已的是作者运用了古典诗歌中常用的通感技法,使难以描摹的感觉通过另一种可感形象而具体化,这在现代散文创作中是不多见的。如《荷塘月色》中有三处运用了通感的手法,把静止的事物转化为听觉形象,使人的想象荷香恍如歌声那样时断时续,一阵一阵,不绝如缕。又如“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一个“梦”字奇特地将视觉形象转化为幻觉形象,用恍惚捉摸不住的“梦”比作荷花上的月光,雾气相混的朦胧状态,贴切新颖。又把塘中的光与影浓淡协调的景色,比作“如梵婀铃上奏着的名曲”,把无声的流动的光波,描写为动人的音乐,把视觉转化为听觉,新奇而别致。

刘熙载《艺概·诗概》中有:“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朱自清写景,还注意主宾互衬。“荷塘” 和“月色”本是自然界中两种完全不同的景物,作者从抒发感情的需要出发,在特定环境中再现景物的特征。他先观察和描写了月下的荷塘,在这幅画里,月色是背景,荷塘是主景,那田田的绿叶,朵朵荷花,缕缕清香,都是在淡淡的月光下呈现的特有风貌;接着又观察和描写荷塘的月色,在这幅画里,荷塘是背景,月色是主景,那流水般的月光,梦似的树色,隐约的远山,都是荷塘上的月色透过叶、花、树呈现出的特景。荷塘与月色,既自为主景,又互为背景,上下结合,互相映衬的写法,使作者的感情表达的更生动,更形象,更有特色,使作者的感情表达得更生动,更完美。也许正是因为他热爱美,追求美,所以在努力去实现对美的再现,从而使自己在艺术上不断地钻研,不断地提升。

二、一切景语皆情语——情与景的关系

朱自清写景之所以无限动人,还在于善于处理情与景的关系,那么到底是写景还是抒情呢?“情景名为之,而实不可离。神于景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 。朱自清写景,正有此妙处,达到了“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人间词话》)的艺术境地。在描写中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使写景和抒情水乳难分,臻于极境。

触景生情。自然景物的变化触发了作者的联想,引起和触动了作者内在的思想感情。《匆匆》就是一篇触景生情抒发心声的佳作。冬去春来,花木荣枯,这是人们习以为常的现象,但作者触景生情联想到韶华易逝,青春难在,不甘虚掷光阴“匆匆”而过,构思有所作为,《匆匆》抒写的就是这种感受。“赤裸裸来到这个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白,为什么要白白走这一遭啊?”,“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隐含在作品里的,就是作者体验入微的这种爱怜时光,不甘虚度,力求上进的精神。又如《荷塘月色》中,朱自清触景生情:“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朱自清从小生活在江南,在江南有着他美好的童年……正因为“采莲又是江南的旧俗”……而正是这种寄寓思乡和早年美好生活的浓情无意识地闪现和流露,反衬出他心中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黑暗的极其不满。借景生情。边写景边抒情,情与景相映成趣。《春》通过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的自然美所蕴含的诗意美,赞美了春的无限活力给予人们的喜悦与希望,作者借景生情,酣畅地抒发了对美好春天的强烈向往和憧憬,激励人们为追求美好而奋发向上的勇气,创造了清新隽永的意境。融情于景。把感情含蓄地融注在景物描写之中,是抒情和描写地高度结合。在《春》里句句是景语,句句也是情语,通篇绘景,通篇也是抒情,那花木、树木、风雨,无不渗透着作者对于春天到来而勾起的无限喜悦的情绪,而显得“气韵生动”。在《荷塘月色》中作者特别描绘荷塘和月色,把自己的情思寄托在美景之中,作者的感情和景物的色彩融合无间,清丽晶洁娇美的荷花,素淡朦胧恬静的月光,字字含情,句句蓄意,赞美荷花出淤泥而不染,讴歌月亮的皎洁明净,寄寓着作者洁身自好,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情怀,他笔下的优美宁静地“不宁静”,反映出他对自由宁静生活的无限向往,从而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意境。朱自清的另两篇文情并茂、脍炙人口的名篇是《桨声灯影的秦淮河》,在那桨声灯影里,我们看到抹上了浓郁的感情色彩的秦淮河风光,那月光、水色还有灯影,都倾注了作者对现实深切的感受。本文写于1923年,当时正值五四运动落潮,作者思想十分苦闷,于是沉醉在“那晃动着蔷薇色的历史的秦淮河里”,听那悠然的间歇的“汩—汩”桨声,追怀历史的艳迹,尽情享受那迷人的景色,这正是作者企图摆脱苦闷,追求暂时安静的心情的曲折反映,但秦淮河上的歌妓搅乱了作者的梦境,使他又回到了现实中来,景因情移,“不安的心在静里愈显活跃了”,最后“船里便载着怅惘了”,“心中充满了幻灭的情思”。从神往憧憬“美梦”开始,到“充满幻灭”结束,真切地反映了作者无法摆脱现实烦恼的痛苦,梦醒矛盾的情绪,作者将各种情与景的关系进行如此处理,所凸现的仍是这种执着地对爱与美的希望——希望人间美好。

三、浓妆淡抹总相宜——优美的语言

诗情画意更多时候要通过优美的语言才能体现,为使写景豁达耳目,抒情必沁人心脾,朱自清喜欢用叠字、叠词、叠句来深化物态情貌的形象感,增强语言的描绘力、音乐性和感情色彩,仅《荷塘月色》一文,就用了二十六个叠字叠词,有二字叠(AA),三字叠(ABB),四字叠(AABB)。如用“田田”形容荷花的密度,用“蓊蓊郁郁”写树木地繁茂,“远远近近,高高低低”,使远近高低的连用,写荷塘四面树丛之茂密,都产生了鲜明的直观效应。当然叠字要用得恰到好处,如在“是一条曲折地小煤屑路”和“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里,一处用“曲折”一处用“曲曲折折”,这两个词语不能互换,用“曲曲折折”形容小路就过分了,用“曲折”形容塘岸,描绘力就不够了。在《春》里运用叠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显示出盼春已久的急切心情。这些形态多样地叠字、叠词、叠句,不仅具有表现力,使自然景色具体而丰实,而且音韵铿锵,韵律动听,给人以一种声情并茂地音乐美的享受,“这种语言念起来上口那是现代人口里的话,不是不尴不尬的白话文。”(叶圣陶《朱佩弦先生》)自然这正是知识分子的口语,却亲切自然······这就使他的散文比起当时一般作家的作品来,拥有更多的读者,缩小了新文学和人民大众之间的距离,而这正是朱自清高于一般作家的地方,也是他为现代文学,尤其是为现代散文语言的建设所做的开拓性贡献。同样,在《绿》中写梅雨潭不用“哗哗”而用“哗哗哗哗”,不仅摹拟了水声,而且示人以水流之态势,不用“潮湿”而用“湿湿”,恰当地表达出水流对山岩两边地日浸月润。四溅的瀑流像梅花,因此是“朵朵”、“纷纷”地落着。水光“滑滑”水色“清清”,十分确切而鲜明地表现了梅雨潭千姿百态的景象。事实上,无论是《荷塘月色》、《春》、还是《绿》,这些散文语言的精心锤炼,所体现出来的朴素,清馨与真切,在当时即被认为是白话美文的典范,并且这种评价一直延续至今。有多少读者因为他的美文,而产生了走进美景的冲动。当我心中默念着“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着田田的绿叶……”,而置身于今夏雨中的清华园;当我顶着烈日在十八里秦淮河徜徉的时候,脑海中却时时挥不去那“桨声与灯影”,而且似乎连那个时代的歌妓也不曾远离……尽管现实已是物是人非,但他早已用文字不留声息地在读者的心中,刻下了深深的記忆。那份故地重游般的似曾相识,也让后来者真正感受到了朱先生文学语言的功力和魅力,体悟到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笔留住这人间至美的情感,以及他在运用现代语言的同时,所展现的现代审美眼光。

写景之难,就在不落俗套而有创见,朱自清写景在能洞察出别人见多而未见出者,写出别人用笔而未到达者,并且把自己的真情实感毫无掩饰地渗透在形象之中,读其文,如闻其声。可见为文的根本还在于为人,性情不到,不管如何堆积辞藻也是不成的。正如郁达夫所说:“他的散文不但‘美,更富有至情和风趣,而这一切又和他的人格分不开的。他那么诚恳,谦虚,温厚,朴素而并不缺乏风趣”。朱自清笔下的自然美源自朱自清的人格美,我们便获得这样的感受,岂止是“人间能得几回闻”,简直是“此曲只应天上有”。

【参考文献】

[1]天军锋《写作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王纪人《中国现代散文欣赏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3]张琳璋《中国现代散文名篇讲座》九州图书出版社

[4]朱自清文集网站

猜你喜欢
荷塘月色写景朱自清
荷塘月色
匆匆
作品:荷塘月色
清芬正气朱自清
荷塘月色
回忆,也是写景的利器
如何写好写景作文
写景的妙招
写景篇:写一种自然现象
荷塘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