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波 刘一丹
【摘要】义务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起着先导性和基础性的作用。党在十八大报告中曾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为社会各界的焦点之一。因为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义务教育是每个人发展的出发点,如果在起跑线上的差距就开始拉大,那么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将很难实现。所以本文通过对城乡义务教育差距如: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师资配置、办学条件的分析,全方位的考虑造成这些差距的原因以及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为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 城乡义务教育 非均衡发展 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但在发展的过程中城乡之间依然存在不均衡的状态,例如:城乡收入差距、充分就业差距、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等等的差距不断扩大。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换句话说就是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因此,我首先就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现状进行分析。
一、城乡一体化中义务教育发展差距现状
1.城乡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差距
我们国家实行以政府办校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在现阶段,基础教育以地方政府办学为主;在教育经费方面,大部分地区主要实行以中央财政拨款,多种渠道筹义务教育经费的体制。由于经费所用之处较多,对义务教育的分配,特别是对公共经费的支出是少之又少。这就严重妨碍了贫困落后地区的农村义务教育的办校规模及发展速度,导致严重的义务教育地区性差异的形成。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指出,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依然不足,2011年,普通小学生均公共财政预算事业费支出农村与城市(含县城)相差近700元;普通初中农村与城市(含县城)相差近900元。由此可见,教育经费的不均衡问题不容忽视 。
2.城乡师资配置差距
当前我国义务教育师资在数量上呈现出教师资源的聚集与短缺的不均衡的发展态势。首先从教师的量上来看,在东部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中教师基本饱和甚至出现超编现象。其次,从教师质的方面来看,教师资源分布也呈现出不均衡的状况。此外在不同区域及同一区域的不同学校之间,从事义务教育教师的收入差距很大。例如,在一些大中城市中很多教师的收入比白领都高,而在贫困落后地区,由于受当地政府财政的制约,教师工资水平不但很低,甚至有时用来维持基本生活的工资也不能及时全额发放到手中。这就必然导致优质教师资源的单向流动,即不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农村向城市流动,非重点学校向重点学校流动,从而导致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配置的不均衡。
3.城乡教育办学条件的差距
当前,城乡之间教学办学条件差距依然较大。与城市相比,大部分农村学校基础设施还相当落后。农村中小学生寄宿交叉,学生宿舍严重不足,许多学校将原旧教室改成学生宿舍,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不少学校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计算机配备严重不足,教学仪器设备配置远低于城镇学校,教学资源配置不均衡。與此同时,农村学校体育设施设备也很落后,例如:体育场面积不足,质量不高,器材简陋等等。可见,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义务教育的确存在较大差距,制约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因素如下。
二、城乡义务教育发展差距的原因分析
1.义务教育倾向“城市中心”的观念根深蒂固
我们国家不外乎包括城市和农村两大主要组成部分。城市和农村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如同唇亡齿寒一样。我们要想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处理好城市和乡村的关系。然而,我国长期存在着“城乡二元结构”,人们长期认为城市优于农村,国家的政策、财力都倾向于城市,从而也导致在义务教育中“城市中心”的观念根深蒂固,因此严重影响了城乡的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其次,农村的义务教育‘城市取向的观点认为城市就是比农村先进,结果农村义务教育日益惨淡,学生辍学率居高不下,甚至还有增长的趋势。在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化取向的价值观念一直存在,如每个农民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通过接受教育后都可以实现“鲤鱼跳农门”。
2.城乡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
随着改革开放春风吹遍中国大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始活跃起来,以城市开始,不论是轻工业还是重工业,不管是高技术产业还是手工业,都快速的发展起来,创造了巨大的财富。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2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而农村经济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农民收入也有所增长,不过与城市相比差距很大。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2年我国农村居民纯收入7917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1:1,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仍保持“3”倍以上的差距。然而,据统计,3.1:1已经是10年来的最低值。可见城乡经济发展极其的不平衡,直接导致教育经费投入的不均衡。
3.城乡不同的资源配置制度
我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市场在调节时具有自发性、盲目性、落后性。义务教育属于公共产品,教育经费本来应该全部由政府提供,可是我国实行三级办学,两级管理制度,广大农村地区的教育经费几乎由县、村来提供,因此教育费附加和额外费用收入都强加给农民,而城市的教育一般由政府直接投入或由有钱人投资兴办,这样远远优于农村。据了解我国的义务教育经费78%由乡镇承担,9%由县级承担,11%由省里负责,而中央担的责任少而又少,因此根据省、县的贫富来决定了。富裕的省县乡在教育投入方面就投入的多些,贫困的省县乡在教育投入中就少了,城市的教育通过省里经济的发展就带动了,因而,城乡不同的资源配置制度影响着义务教育不均衡发展。
4.人们日益追求优质教育
现在知识时代,社会和家长对优质教育的追逐性很大,因此产生择优质学校的马太效应,加剧了城乡义务教育的非均衡发展。
现在经济时代,优质教育学校的待遇也会提高,一些教师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因此逐渐流向城里,乡村中的教师日益减少,从而也加剧了城乡义务教育的不均衡发展。
通过对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现状及原因的分析,下面我来说几点如何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
三、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分析
1.更新观念,摆脱“城乡二元结构”思维的束缚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映并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人们的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如果意识形态不正確就不能正确引导人们想问题、办事情。“城乡二元结构”在人们思维意识里面深深的扎根了,严重影响着方方面面。摆脱“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思维的束缚是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目前,加速农村教育发展是城乡教育协调发展的重点和难点,而“城乡二元结构”是构成我国目前农村教育落后的重要根源。
2.在教育经费投入上,从来源和分配上做起
一个国家发展的好坏主要靠经济,经济是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首要目标。经济支撑着方方面面的发展。如果城乡义务教育要想取得均衡发展,那么经费的支撑是特别的重要,起着基础性的作用。而教育经费问题的解决,主要应该从两方面来着手,一是教育经费的来源;二是教育经费的分配。
首先,从义务教育经费来源方面来看,我们国家主要实行国家拨款与社会各界力量出资相结合。义务教育经费的来源,一方面是由政府决定的,各级政府要实时保证教育经费总量的法定增长,力争与义务教育发展的需求相适应。而另一方面,在国家财政基本能供应教育经费的情况下,要广开财路,鼓励社会各界捐资助学,坚持以“两条腿走路”为办学体制的方针,实行民办与公办并举。其次,从经费的分配上来看,实行面向全体和个别倾斜相结合。针对个别学校,政府应适当加大教育经费分配投入的力度和比例,要加快改变城乡二元教育结构,改变贫困落后地区的面貌,对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能起到一定积极的效用。
3.在师资建设上,建立四种机制
今年,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全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现场会上的讲话强调,教师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要素。而师资建设问题的解决,主要应该建立四种机制。第一,建立健全教师流动制度。第二,实行定岗聘任制。第三,提高培养制。第四,建立长效机制。同时,需要完善农村教师的基本工资制度及额外补贴制度。需要建立健全农村教师的社会保障制度,如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住房公积金等等,使农村教师在基本的社会保障中与城市教师平等,减少后顾之忧。
总之,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农村教育是否能够均衡发展也是被衡量的一个指标,因此,必须大力推动农村教育发展,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城乡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阶段就会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同时也存在机遇,因此就需要我们时刻准备着、未雨绸缪,以切实有效的措施来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参考文献】
[1] 徐同文. 城乡一体化体制对策研究 [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 王丽娜.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研究——以鲁西南A县为例[D] 大连理工大学,2013
[3] 余滢.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社会问题及其对策研究[M]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3
[4] 刘利民. 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义务教育[J] 中国农村教育,2013.3
[5] 尹玉,葛少虎. 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路径研究[J] 电子科技大学,2013.8
[6] 李丽杰. 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化对策研究 沧州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