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物理教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14-04-29 00:44徐家安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4年16期
关键词:渗透物理德育

徐家安

摘要: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核心的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德育是灵魂,每位教师应充分利用讲台,结合各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纪律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正确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科学的人生观。在本文中,笔者就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德育教育,探索素质教育谈几点做法。

关键词:德育;渗透;物理;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6-0047

《中学物理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中学物理“要结合物理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在中学阶段,学生正处于世界观逐渐形成的时期,物理学科中所蕴藏的大量德育因素,对于促使他们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观察和解决问题,培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中学物理教师,我们应努力挖掘物理这门学科中所蕴涵的极其丰富的德育素材,通过创设德育情景,有机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科学态度、方法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一、在物理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物理教师应结合物理教学内容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渗透我国物理学的巨大作用,渗透我国在科学技术上的伟大成就及物理学家的爱国事迹,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1. 通过深入挖掘物理学史,帮助学生了解物理学在中国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据史料记载:公元前6世纪《考工记》中记述了滚动摩擦、斜面运动、惯性、浮力等现象;公元前400年墨翟在《墨经》中记载并论述了力的概念、杠杆、小孔成像等问题;东汉时期的王充在《论衡》中记载了电学等知识。这些伟大的发现对物理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利用这些素材结合物理各章节的内容,通过课堂渗透,充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 结合教材内容,向学生介绍我国科技的重大成果,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科技发展一直令人瞩目:60年代我国的卫星发射技术以及80年代的卫星回收技术等在当时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特别是中国人自己研制的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让世人震惊。今天,我国超导研究与实践已处于国际前沿,充分显示了我国强大的科技实力。通过把这些内容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可以不断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还要让学生明白虽然目前我国在一些领域内赶上甚至超过世界先进水平,但在许多方面,我国一些技术与世界先进技术还有一定的差距,从而使学生产生为中华崛起和祖国腾飞而勤奋学习的急迫感和责任感。

3. 通过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一些物理学家的爱国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如:我国物理学家钱学森不图荣华、不畏艰难,毅然投身于我国的火箭和导弹事业;曾获得诺贝尔奖的丁肇中教授在瑞典首都领奖时,他坚持用汉语演讲,中华之声响彻大厅,结束了从1901年到1976年长期在授奖大厅中没有汉语的历史;还有居里夫人、伽利略、阿基米德等热爱祖国的外国科学家。通过介绍这些科学家的先进事迹及其崇高的精神和高贵的品质来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在物理教学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

物理学科包含着丰富的唯物主义的内容。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材、揭示物理现象的实质、阐述物理知识的内在辩证关系,使学生在正确理解物理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1. 结合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如:宇宙天体、分子原子、重力场、电磁场等都是客观存在的不同物质,这些物质都是在不断变化的,并且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以相互转化的。对这些物理学对象的研究,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树立世界是物质的、也是运动的哲学观点。

2. 结合物理现象,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辩证唯物主义中的质变量变规律。如:光的衍射现象、光的直进规律和光的衍射规律是物理上质的不同,这个质变是由于障碍物或孔的尺寸这个量的变化引起的。当障碍物或孔的尺寸与光波波长相差不大或比光波波长小得多时,光就会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教师通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中质量互变规律分析诸如物距成像规律、物态变化等物理现象,使学生在掌握物理现象实质的同时,还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3. 结合物理概念、规律,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物理中的许多概念都是从客观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许多规律都是按照“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或遵循“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认识规律产生的。如: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及应用、杠杆原理及应用等。

三、在物理教学中渗透科学的态度和方法

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方法的教育,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和榜样作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刻苦学习、勇于进取的精神和遵守纪律、团结合作的作风;教师还可以根据教材中的一些重要定律和原理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树立正确处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如抓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及由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等常用的科学方法。

1. 在实验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加以渗透。如:在分组实验课上,教师应培养学生严格操作、认真实验及实事求是的态度,树立爱护仪器的主人翁思想和发扬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以此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教师还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分析科学家研究重要定律和原理的过程,培养学生锐意进取、百折不挠的精神。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自己在教学中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学生,使他们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

2.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渗透科学家如何研究物理问题以及根据物理教材中各章节的编写顺序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方法。如:通过介绍伽利略在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中所用的理想实验,培养学生抓住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问题的次要方面的科学方法。这样,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又掌握了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

四、在物理教学中渗透人生观、世界观的培养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养德”从素质教育的构成来看,完美人格的塑造、优良品德的陶冶、健康个性的发展、良好习惯的养成以及思想的培、心灵的教化、生活的导引、做人的训导等皆在“养德”的内涵之列。因此“养德”远远超出了“传道”的范畴。 “养德”的实施,应寓于知识学习之中,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融教学过程与教学氛围之中,是使学生不间断的积淀,产生顿悟的过程。需要经常性的熏陶,喻示和诱发,是春风细雨式,贵在存心有意,相机诱导,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

本学期,我们物理组重点尝试了以史养德的方法,即在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地介绍与学习相关知识直接联系的物理学史,既可激发学习兴趣,调节学习节奏,还可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科学探索、求实、进取、奉献精神教育和科学态度教育的极好素材。在实施以史养德的过程中,我们大致走过了以下过程:

首先:为了达到以史养德,在本学期初,物理組的各位教师分工协作,分别通过计算机互联网,查阅相关图书,报刊和杂志,找出了本学期教材中出现的物理学家的生平事迹,并制作成了一些简单的课件,以方便在课堂中使用。

其次:我们把每个班的学生分成了5个小组,在介绍一位新的科学家前的一个星期,把查找科学家生平事迹的任务布置下去,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制作成课件形式,准备课上交流。

再次:课堂上,我们主要是让一个小组的学生运用多媒体教具向全班学生介绍科学家的生平,然后再由其他几个小组给予补充。最后,我们再探讨几个问题:如“这些人之所以能成为科学家靠的是什么?”“我们大家又从中学习到了什么?”等一系列能够引诱学生更深层次思考的问题。

综上所述,物理学中有丰富的德育内容,只要我们认真钻研教材和物理学史,有意识、有计划地把德育内容渗透到物理教学中,做到寓德育于教学之中,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受到德育熏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教书和育人的统一。

猜你喜欢
渗透物理德育
只因是物理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处处留心皆物理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我不是教物理的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