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怪物》是美国作家斯蒂芬·克莱恩的代表作,也是经典的短篇小说。本文从种族文化的角度对《怪物》进行阐释和解读,在该部小说中出现的黑人有亨利,白人则有医生特里斯格特,此外也包括维纶威尔小镇上的白人社群。黑人属于白人社群主流文化之外的他者形象,而在工业化的浪潮中白人社群也面临一些集体的困惑。作家斯蒂芬·克莱恩用自己的独特视角描述了美国文化动荡时期白人所面临的身份困惑,也体现了作者对于现实的思考和对现实社会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斯蒂芬·克莱恩;《怪物》;种族文化形象;他者
作者简介:姬尧,性别:男,籍贯: 河南开封,民族:汉,出生年月:1982年9月,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 助教,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17-0-02
斯蒂芬·克莱恩是19世纪一位著名的小说家,以短篇小说见长,此外,他也是诗人和记者,可以说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虽然作家的一生比较短暂,但是在有限的时间里斯蒂芬·克莱恩却著作颇丰,无论是在小说还是在诗歌领域都有所建树。不僅被誉为狄金森的传承者,更是和诺里斯等作家被誉为美国自然主义小说的开山鼻祖。家卡尔·范·道伦认为斯蒂芬·克莱恩对于美国现代文学的贡献极大,可以说现代美国文学发轫于斯蒂芬·克莱恩。此外,艾尔弗雷德·卡津也对其以高度的评价,认为从作品和思想的角度,艾尔弗雷德·卡津当之无愧为美国现代主义小说的先声。因此,斯蒂芬·克莱恩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不能小觑,更不能忽视。
斯蒂芬·克莱恩的《红色英勇勋章》让其在美国文坛声名鹊起,更是奠定了在文坛的牢固地位。斯蒂芬·克莱恩也创作了大量的短篇小说,比如:《新娘来到黄天镇》、《怪物》以及《海上扁舟及其他冒险故事》。这些作品被看做是美国文学的瑰宝,其中斯蒂芬·克莱恩的维纶威尔系列小说的第一部就是《怪物》,作者本人也认为其是“最精美的一部作品”。
《怪物》是斯蒂芬·克莱恩晚年之作,发表于1899年。1900年,作者因肺病及胃出血与世长辞。《怪物》写的是美国小镇上的故事—白人医生特里司格特和马夫黑人亨利之间的感人故事。特里司格特家发生了一起大火,黑人亨利奋不顾身的抢救医生的小孩,但是却因此面部毁容。由于特里司格特极力保护黑人亨利,因此遭到全镇人的反对和排斥。《怪物》自发表之初就受到很大的关注,而关于其的研究也是很多,主要研究视角是:伪善和恐惧、男性气质以及叙事手法等。可以说西方世界对于其的研究很充分,但是国内关于这部小说的研究则很少。本文在对细度的基础上对其中的人物形象进行了分析,从种族文化形象的角度对白人社群身份遇到的种族问题进行剖析,此外对种族困惑进行了揭示。在19实际末,黑人种族他者形象,工业化浪潮中引发的白人社群困惑的集体形象,白人社群中主流文化之外的他者形象都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在此基础上笔者阐释了19 世纪末美国文化动荡时期白人社群所面临的身份困惑。
一、亨利———完全被异化的种族他者形象
《怪物》的语言是十分质朴的,因此通俗易懂。此外,作者也善于使用象征这一表达手法。在小说的开头,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是这样描述黑人亨利的:头戴“系着靓丽丝带的草帽”穿过街道,穿着“淡紫色( lavender) 的裤子。作为特里斯格特医生( Trescott) 家的马夫,作者将其打造了牧师模样—,“俨然一位为教堂列队而盛装打扮的牧师”。在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亨利穿的是紫色的裤子,这一处细节不能忽视,因为这是作者精心设计的,具有象征意义。紫色在英美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单位,是帝王之色,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黄色”一样。因此,在英美文化中,紫色象征着崇高、皇权以及尊严,不可侵犯和亵渎。亨利身着紫色的裤子,因此自然而然就“成为街上众人瞩目的焦点”。一条裤子让亨利的身份大不同,让其有了尊严。19世纪末,正是美国南北战争结束之后,因此此时的社会历史语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种族意识形态也是一样,此时黑人地位已经得打了很大的提升。亨利身穿淡紫色裤子,头上戴的是丝带草帽,俨然一副19实际末白人社群中具有花花公子形象的新黑人典型代表形象。作为19世纪80年代的年轻黑人,他们已经渐渐成长为成年人,并没有收到奴隶制的“开化”,生而自由。“新黑人”是当时白人对于二十四岁左右年轻人的称呼,可以看出这个时期的年轻黑人具有无穷的潜力,是崭新的,也是向上的。这也引发了白人的一种强烈的文化焦虑感,历史学家威廉逊也层指出对于许多种族极端主义者持有者的来说,年轻黑人身上的潜力、向上以及才华让其感受到文化焦虑,对黑人的恐惧也是与日俱增。
在小说中,当亨利穿着紫色的裤子走过街道时,坐在镇上理发店里的男子看到此怒不可遏,引起的极大的反感。黑人社会地位的提高、潜力不可估量以及凸显的能力都让镇上的黑人恐惧,因此这种恐惧与反感可想而知。关于镇上其他的男子看到亨利的打扮也感到十分的蔑视,调侃道:“那个黑鬼来了”。亨利的穿着引起了小镇人的不满,他们的反应很强烈,可以说是小题大做。作者笔下的亨利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而是一个代表,其代表年轻一代的富有活力和潜力的黑人,是黑人集合体形象。黑人的身份似乎得到了提高,其实是悬置的,作为一种种族文化形象,其依然是白人社群中完全被他者化。
二、特里斯格特医生———困惑的自我和被异化的他者的集合体形象
特里斯格特医生是作者道德观的载体,也是黑人亨利的救赎者。道德理论如何在文学作品中展现,对此克莱认为不能赤裸裸地展示,而是隐藏在文学作品中,让读者对某一生活片段进行分析和挖掘,进而发掘出作者想要表达的道德理论。假如在作品中含有一些说教和道德,也不能非常直白的指出,而是将发现权交给读者,让其去仔细体会和发现。克莱恩在普通人物的日常生活行为中注入自己想要表达的道德观,因此这些普通的人物也往往承担着一份道德性质的责任,也就是对人类需求的无私满足。作为亨利的救赎者和保护着,特里斯格特医生看似偶然,其实并非这样。特里斯格特医生对于亨利的无微不至的照顾,毫无怨言,其实也是一份具有道德性质的责任的担当。在一场大火中,亨利不顾性命危险去抢救医生的小孩,因此被烧成了脸部严重灼伤的怪物。为了给亨利治疗,医生特里斯格特不顾全镇人的反对,用自己所有的努力去就亨利,并未让其顺其自然的死去。镇上的许多“大人物”都来劝特里斯格特医生放弃亨利的治疗,让亨利离开小镇。当这些人发现说服不了特里斯格特医生时,便冷落医生的妻子。特里斯格特医生的妻子受不了众人的冷落而落泪,这时医生本人也感到十分的茫然,他发现在这个小镇上难以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这种困境属于一种道德责任的要求和与被社会所接收的需要之间的斗争。在面对义务和道德责任时,特里斯格特医生认为首要的任务就是要救亨利,然而他又需要得到社会的接受,似乎又必须放弃对亨利的治疗。
特里斯格特对亨利的治疗和同情遭到了全镇人的反对,因此不得不结束自己的职业生涯,与此同时自身原有的身份和地位也丧失殆尽。特里斯格特医生一下子跌入谷底,“作为小镇的医生,你已从领头羊的地位跌到了低谷”是镇上居民约翰·十二对其处境的描写,甚至有人骂他是蠢猪。特里斯格特医生的处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以说其处境被异化。小说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可以说明问题,威特家人在以往有人生病时都会请特里斯格特医生,但是此时却请的是别的大夫。与此同时,亨利越狱在镇上引起了不少的恐慌,威特却要求警察逮捕特里斯格特,此外还和镇上的其他人联合起来对付特里斯格特。在这种情况下,特里斯格特彻彻底底的失业。19世纪的美国,医生这一职业是很受尊敬和欢迎的,与此同时美国的医疗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医生的业务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特里斯格特医生应该受到的尊重却荡然无存。此时的特里斯格特医生已经处于白人主流文化之外,是他者,是边缘人,这和当时的社会历史语境有着很大的关系。19世纪末,美国移民浪潮袭来,因此本地人口种族多元化。此外,随着资本主义海外领土的扩张以及西进运动,此时的美国文化在整体上处于不去确定期。因此,关于种族、性别、民族以及阶层的界定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这种界定的渴望也十分强烈。当时,白人社群面临一个问题就是怎样面对这些外来人,就非裔美国人。在这个问题上,白人内部的意见也不统一,呈现出分裂的状况。可以说特里斯格特医生在一定程度上成了部分白人对非裔美国人生存状态漠视的牺牲品。此外,特里斯格特医生也是作为白人困惑的自我和被主流文化异化的他者的集合体形象,从这一形象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于非裔美国人生存状态超然、动态的思考和关怀。
三、白人社群———困惑的自我的集体文化形象
美国南北战争之后,奴隶制得到了废除。此时的美国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政治也相对的稳定。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步伐的加快,美国的发展展开了新的一页。工业化的进程让物质更加的丰富,此外在精神领域也引起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受到的影响也是来自四面八方的。这一时期,人们的行为和思想都被机械化。斯蒂芬·克莱恩在创作《怪物》时,美国的工业化已经快到达尾声,其作品因此受到工业化的极大影响,可以说随处可见工业化的影子。比如在小说的开头部分,“36号引擎”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其中可以窥见工业化的影响。随后,当吉米弄折了父亲的花时,在道歉时使用的语言非常简单,即“老爸”、“那边”。此外,还使用一些手势将父亲带到了“事故”现场,然而关于弄折花的细节并没有提及到。吉米的语言单调并且不断地在重复,这其实就是人性机械化的表现。机械复制时代让人的语言能力退化,自我表达以及言说的能力在急剧下降。小说中的人物思想并没有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加快而变得愈加先进和民主。克莱恩笔下的维纶威尔小镇的人物形象在工业化的影响下,变成了机械似的动物。贝拉( Bella) ,亨利的女友“像马一样奔跑”,而贝拉的家人“就像三只猴子”整个晚上一直在向他“鞠躬,微笑……模仿”。
结束语:
本文从种族文化形象的角度对小说《怪物》进行解读。笔者通过对亨利的种族他者形象,特里斯格特作为困惑的自我和被异化的他者的集合体形象,以及白人社群迷茫的和種族压抑的自我形象的刻画,揭示了19世纪末美国白人社群的生存状态以及对自我身份建构的困惑。
参考文献:
[1]吴锡媚.论斯蒂芬·克莱恩《怪物》中的种族文化形象[J].语文学刊.2012(2).
[2]奉红平.论斯蒂芬·克莱恩《怪物》中的种族歧视[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3]吴锡媚.美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种族歧视——论《怪物》中的人物亨利·约翰逊[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4(3).
[4]刘玲.浅析《怪物》中的反讽描写策略[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