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构筑历史有效课堂

2014-04-29 01:05尹本国
新课程学习·中 2014年2期
关键词:有效课堂历史教学

尹本国

摘 要:历史教师除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功底和较高的史学理论素养外,始终坚持“用一颗火热的心去占领三尺讲台,用一颗炽热的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要实现上述“二心”,则需具备以下“四心”:深钻教材,达到烂熟于心;制订计划,做到成竹在心;精编学案,过程了然于心;精彩导演,融化学生之心。

关键词:历史教学;有效课堂;深钻教材;制订计划

笔者认为:在最短的单位时间内,采用最优化的手段,使用最简捷的方法,利用最节约的资源,完成了预定的课堂教学目标,达到了预期的课堂教学效果的教学活动,就是“有效课堂教学”。课堂是教师展示教学魅力的舞台,是引导学生探究知识、发展思维和师生情感对话的阵地。要想使历史课堂成为有效课堂,历史教师除具备深厚的历史专业知识功底和较高的史学理论素养外,始终坚持“用一颗火热的心去占领三尺讲台,用一颗炽热的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这是三十年的教学生涯给我的最大感悟。要实现上述“二心”,则需具备以下“四心”:

一、深钻教材,达到烂熟于心

每学期开学前,首先学习新课程标准,掌握总的精神和要求;然后,对本学期将要教的历史教材进行仔细研读。第一步,熟悉目录,如:人教版八年级中国历史上、下册都是七个单元,上册22课,下册21课,每个单元的主题是什么,单元内容是什么,每课的课题是什么,做到了如指掌。第二步,熟悉课文,每一课有哪些子目,每个子目中又叙述了哪些具体内容,强迫自己必须把正文部分背熟,对阅读材料、注释、插图等辅助材料也细心留意,不让一个有效的知识点在大脑中留下空白。

二、制订计划,做到成竹在心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事如果能够有一个良好的计划,常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制定导学计划是教学过程的必要步骤,是有效实施教学活动的重要保证。别看它只是一张纸或一个表,但起着非常大的作用。每学期开学初,对照学校的校历,预测好本学期的教学时间,找准本册教材的教学重难点,编制出详细的导学计划。只有运筹帷幄,方能决胜千里。

三、精编学案,过程了然于心

教学好比演戏,而备课过程如同编写剧本、排剧、舞台设计等准备演出的过程。教师担任着编剧、导演、主演、剧务等全部工作。所以,构建历史有效课堂的关键就是备课。备课至少要有“三备”,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1.备教材

因为课本只是提供了现成的知识,怎样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才是教学的目的。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依据,是直接为培养目标服务的。因此,吃透教材,了解全书的内容及各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来评估教材的深度和广度,在此基础上,再具体分析、确定每一课题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并合理安排教学过程和组织教学内容。还要注意收集有关的教学参考资料和生活中的实例,来补充、丰富讲课内容。自“班班通”安装后,我将每一课都制作成课件,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2.备学生

教学内容和方法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知识现状、文化基础、接受能力、学习习惯、思想状况和个别差异等了解程度。每学期开学后,我在精心准备课件的同时,找班主任了解本班学生的大致情况,掌握学生的第一手材料。并要一份能反映上一学期成绩的学生名单,首先确定一名得力的历史课代表,再按优、良、中、差确定4名同学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将全班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成绩最优的任组长,为今后小组合作学习做好准备。在开学的第一个月,根据课堂和学生的实际不断地调整、完善学习小组,使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得到最好的发挥。只有对学生、学情有了深入了解,才能有的放矢地教学,避免主观盲目性。

3.备教法

一堂课是否有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所讲的内容能否选用恰当、灵活的教学方法。一位伟人曾经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是问号”。近十年来,我一直采用“问题探究法”进行教学,逐渐形成了“导入新课、设置问题——预习课文、思考问题——小组讨论、探究问题——全班交流、解答问题——教师点拨、解难释疑——总结归纳、突破考点——达标检测、巩固问题——能力提升、深化问题”的教学模式。如:《最可爱的人》设置了3个问题:①中国为什么要出兵朝鲜?(原因)②抗美援朝于哪年开始,哪年结束?军队的名称叫什么?谁任司令员?结果如何?③在抗美援朝过程中涌现了哪些英雄人物?我们要学习他们的什么精神?《红军不怕远征难》设置了5个问题:①红军为什么要长征?②假若你是当时的一名红军战士,你经过了哪些地方?遇到了哪些困难?③党中央在什么地方召开了一次重要會议?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什么重大意义?④红军长征结果怎样?有什么意义?⑤学习了红军长征一课,你有何感想?设置问题既要有梯度,又要符合学生实际,如:《海峡两岸的交往》一课,第一次我设计了“①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确立的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是什么?②在推进祖国统一大业中,海峡两岸有哪些重大举措?”两个大题,学生花了20分中预习,交流时,能完整作答者寥寥无几,又用了20分中讲解,老师讲得唇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沉沉,一点儿效果也没有。课后经过对失败的反思,找出了原因,那就是问题太笼统,又没有结合八年级学生年龄特征和能力水平的实际,于是我重新设计了“①新时期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②什么是‘九二共识?③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什么?④看教材《一位台湾同胞回祖国大陆探亲的情景》和《海峡两岸青年同登长城》两幅图片后,你有何感想?请你就海峡两岸关系问题谈谈你的看法或建议。”题量虽然增加了,但由于问题具体明确,而且重点突出,效果非常明显,学生在15分钟内通过阅读教材都能准确地对前三个问题作出答案。第四题是开放性的问题,通过小组热烈讨论,全班相互交流,师生共同探究,基本达成如下共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众望所归;海峡两岸同是炎黄子孙,同属中华民族,是骨肉同胞、血脉相连;摒弃两岸政治分歧、增进两岸政治互信;加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坚决反对台独等。学生不但轻松地掌握了本课的基础知识、重点知识,而且在情感、价值观上得到了升华。实践证明,同一个内容,同一个老师,在教学设计上略作改动,效果竟有天壤之别。

四、精彩导演,融化学生之心

即用激情占领三尺讲台,用热情融化学生心灵。教师的激情以及与学生的情感互动是有效课堂的灵魂;科学地、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是构建有效课堂的关键;精讲精练是有效课堂的保证。戏剧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当演员来到剧场的时候,他应该把个人的一切不快和痛苦留在剧场外,因为在剧场里,他整个人是属于艺术的。”老师也是如此,当你走上讲台,在学生面前,应该忘掉所有的痛苦和不快,因为在课堂里,你是属于学生的,你的心境决定着课堂氛围,你的教学艺术决定着课堂的成败。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因为有了课前的精心准备,十年来,我坚持做到了“讲授新课不带教材,一支粉笔占领讲台。”每当新学期第一节课我以饱满的激情大步走进教室时,几十双眼睛齐刷刷地盯着我这个新面孔,这时候我都以抖擞的精神、昂扬的激情、整齐的穿着、微笑的面容、爱抚的眼光,给第一堂课奠定下一个轻松愉快的基调,创造出一个优美和谐的环境。由于不带课本上课,赢得了学生的钦佩,成为学校的美谈。有一个叫李xx的同学风趣地说:“我们学校有两个不带课本上课的老师,一个是历史老师,还有一个是我爸爸”(学校体育教师)。身教重于言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一定要首先做到。上课前,我连要讲的内容在第几页也不放过,如:《民族团结》一课在56页,课文第一句就是“56个民族”,《伟大的历史转折》一课在39页,因为十一届三中全会是78年,是39的2倍。还要善于找一些记忆的技巧,有的用谐音记忆,如“1840”(一把死拧)、“1894”(一把揪死)。有的编成顺口溜,如:《长征路线歌》:“长征开始于三四年,江西瑞金是起点;冲破四道封锁线,人员损失已过半;毛主席建议被采纳,不去湘西改向黔;渡乌江、夺遵义,遵义会议是转折点;红军四渡赤水河,敌人追剿被打乱;接着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圈;大渡河、泸定桥,大渡桥横铁索寒;爬雪山、过草地,到达陕北根据地;吴起镇、大会师,甘肃会宁是终点;长征结束于三六年,三军过后尽开颜。”课堂气氛既活跃,学生又能牢固掌握。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就异常地高涨。当然,教师能背教材不算本事,教师不是漏斗,学生不是容器,不要认为把教材上的知识灌给学生就完事了。教师的工夫在于课堂艺术的发挥,这种艺术是一种高度综合的艺术,是将课前精心准备的已经烂熟于心的内容灵活运用语言、表情、动作、心理、图象、调控等多种手段,充分发挥教学情感的功能,为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而实行的一套独具风格的创造性教学活动。教师在课堂上的激情发挥不是刻意的矫揉造作,而是教师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与学生融为一体后的一种自然流露,它已不再是简单地停留在“教与学”的层面上,而是师生共同进入一个听不到下课铃声的“忘我”的境界。这样的课堂,其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向45分钟要质量、要效益,彻底废除了原来那种时间+汗水的传统模式。多年中考,我校历史成绩均名列全县前茅。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具体到哪种课型采用什么方法才是最有效的,没有一定的规章,全靠教师自己去领会、去感悟、去探索、去实践,这正是教学艺术的奥妙所在。任鹏杰先生说:历史教育的终极取向就是“服务人生”,这是从根本上追问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我作为一名中學历史教师对“有效的历史课堂”的理论探讨还很肤浅,也天天在课堂上付诸实践。但我认为,无论方法怎样更新,若无“二心”作支撑,那终将只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用一颗火热的心去占领三尺讲台,用一颗炽热的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是我永不改变的信念。

编辑 李建军

猜你喜欢
有效课堂历史教学
实现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打造小学英语有效课堂探究
生物“有效课堂”三步曲
高校英语教学中有效课堂评价策略的建构
洗去浮华,回归本真
农村中学历史教学的反思与对策
“互联网+微课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三 R”作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