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月娇
【摘要】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相对滞后,许多管理工作还停留在传统经验管理阶段,与高职院校应有的管理水平之间存在差距,缺乏科学的学生管理体制。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积极探索适应时代要求的高职学生管理模式,改革和创新高职学生管理工作。
【关键词】以人为本管理 学生工作 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198-02
一、对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理解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科学发展观关于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涵在管理方面的体现,也是现代科学管理的核心和本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就是要以人为基础和核心来实施管理,将这一理念贯彻到学生管理中,就是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管理为中心,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生活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发挥其创造性,促进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在完成组织目标、进行组织活动中的中心作用。
二、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1.传统学生管理体制问题。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相对滞后,许多管理工作还停留在传统经验管理阶段,与高职院校应有的管理水平之间存在差距,缺乏科学的学生管理体制。学生的管理工作是学校的基础,应该总结、制定出相应的制度和规范,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补充、完善。
2.教师员工素质问题。高职院校的老师几乎是中专学校原班人马,面对高职院校的膨胀,学生组成的复杂,学生管理工作面对更多难题。而教师缺乏对学生工作研究的主动性,缺乏学生管理理论的指导,缺少对学生进行系统科学管理教育的方法。同时,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普遍面临着年龄、学历、技术结构的问题。年龄上,呈现临近退休的人多,新进人员多,而中青年骨干少。学历结构上,高低学历参差不齐,无法优化组合。
3.学校管理机构问题。高职院校存在行政机构设置不合理,管理机构在职能发挥中定位不准,管理效率低下,人财物浪费严重等问题,影响了一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高职院校在学校管理中,应转变管理理念,认清高职学校工作的基本规律、性质和任务,进一步促进高校管理工作的开展。
4.当代学生思想独立,具有反叛意识,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当今社会文化思想的“百花齐放”,当代学生不是盲目地接受某种思想和理念,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和自我性,导致一部分学生缺乏理想和信仰。许多当代学生有自己的观点,敢于反抗,对父辈、学校一些不甚合理的说法和规定敢于质疑,语言的创新性更强,但是他们的反叛意识也会出现偏差。
三、以人为本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的构建
在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中,应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从学校实际出发,协调好学生管理工作的各种人际关系,建立健全相关管理机制,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
1.树立依法治校、制度管理的意识。目前,高职学生工作制度存在如下主要问题:一是不完整、不健全;二是临时性、应急性的“通知、办法”与规章制度并存;三是由于规章制度本身不严密和人为因素的干扰,规章制度缺乏应有的权威性。依法治校、依法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是高职教育的任务,也是学生工作的指导思想,建立科学、规范、完整的学生工作规章制度是学生工作的需要。
2.构建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调动机制。在传统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学生被视为管理的客体,不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随着管理理念的发展,学生不仅是管理的客体,也是管理的主体。所以,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到管理中去。在管理的权力分配方面,一般有两种模式:一种是高度集权,依靠严格的管理和铁的纪律,重奖重罚,达到组织目标统一、行动一致,实现工作的高效率;另一种是适度分权,依靠科学管理和员工参与,使个人利益与组织利益相结合,促使员工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工作,达到组织的高效率。在今天的社会中,政治和社会环境比较宽松,学生自我意识提升,所以,适度分权,让学生积极参与的模式会比较有效。
3.构建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激励机制。激励是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方式之一。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有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等需要,因此,对人的激励机制也要具有多样性。学校管理激励机制中最常用到的有以下几种模式:目标激励模式、典型激励模式、奖惩激励模式、自我管理激励模式。学生管理教育激励的模式是灵活多样的,在实际运用中可以使用一种模式,也可以几种模式交互使用,而且在使用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心理效应的积极作用,合理规避心理效应的消极作用。
4.构建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组织机制。为了使管理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以及组织目标得以实现,必须在组织系统中建立一定的管理层次,设置与各管理层次相适应的管理职责、规范与标准,规定相应的工作任务和权力,构成相对稳定的组织管理结构系统。然后,按照组织管理结构中各成员的个人能力情况,把他们安排在合适的管理层次和管理岗位上,按照能级对应的原则,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能力。管理者必须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构建有效而灵敏的机制,促进班务管理的人本化、班级活动的人本化、以及课业管理和评价机制人本化目标的实现。
四、构建以人为本学生管理模式的对策
1.更新理念,加强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的学习。高职学校从教学到行政管理及后勤服务中,都要转变传统的以学校和教育者为主体的管理模式,创建以人为本的成长环境。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倡导和践行以人为本的新的教育管理理念。
2.提高素养,建立高素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队伍意识决定人的行为。因此,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落实必须要依靠高素质高文化高修养的管理者才能执行。现在,很多高职院校由中专升格而来,在中专时期形成的教育管理模式,已經不适合教育对象由中专生到大学生的变化,高职院校应该尽快实现学生教育管理队伍人员和思想的转变。
3.权力分散,人本管理和个性培养相结合。让学生积极参与自我管理,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学生在自我管理中学会自我调节。学生不再是简单地接受管理者的要求与规范,而是经过自身的思考和认同自觉地按照规范行事。大学生自主管理,满足了学生精神上渴望自立的需要,创造出生动活泼的群体心理气氛,从而激励学生积极性的发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他们参与学校管理的主体意识和使命感。
参考文献:
[1]鲁武霞.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以人为本 [J].常州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10.8
[2]马凯.科学发展观[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9
[3]李玢.道德教育应重视关怀[J].道德与文明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