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中国古代诗歌也日益受到国内外的关注。唐代诗人孟浩然所做的《春晓》脍炙人口,并被多次翻译成英文诗歌,其中有五篇英译本广受好评,本文选取其中三种英译文,并对译文的题目、用词、句型及意境进行分析对比,探讨诗歌的技巧,评价其翻译过程中的得失。
关键词:《春晓》;三种英文译本;对比分析
作者简介:李琳 ,西安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02--01
1.引言
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是首人人知晓、传咏百世的经典诗词。作为五言律诗的杰出代表,其工整的对仗、简单的语言、自然的表述、委婉的音韵,使读者阅读起来真是回味无穷。《春晓》不仅音韵优美,而且行文跌宕起伏,使得全诗读来朗朗上口,回味无穷。诗人在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时,不直接咏叹,而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让读者有一种如临其境的感觉。
许多学者、翻译家和诗人争相将《春晓》译成英文。本文选取了许渊冲、吴钧陶、翁显良三位大家的英文翻译进行赏析。
2.三种译文赏析
2.1许渊冲的译文赏析
许渊冲提出了译文的“三美”理论,即翻译诗词应当达到“音美”、“形美”、“意美”的境界。如果翻译诗词无法体现原格律诗在形式、音韵上的特点,中国古诗词韵致的美感就丧失了许多。因此,许先生翻译的诗词较为简单凝练,尽可能的保存了原格律诗的特点,做到音美、形美,婉转悠扬。但在翻译意象时却带有浓厚的个人主观色彩。
在音韵上,原诗既押头韵,又尾韵整齐,“上声”为主韵,尾音则延长且曲折,读来朗朗上口。节奏上看,原诗为四句两联五言绝句,抑扬顿挫,错落有序。
许译运用了“抑扬,抑扬,抑扬,抑扬”的模式,以四音步诗的节奏再现了原文音韵整齐的特点,全诗的音韵如行云流水般优美动听,
译诗的前两句很好地把握住了原诗的意境。中文诗虽无主语,但是以作者自身的所见所闻进行描述,译诗直接将其描述为“This morning of spring in bed Im Lying,Not woke up till I hear birds crying.”译诗中用“crying”表示鸟的啼叫声,为译诗添上了一层悲哀的感情色彩。原诗中的眠,指的是睡眠,睡觉,所以,眠,理解为躺在床上比较贴切。许先生译为“This spring morning in bed Im lying”较妥。后两句“fallen flowers”, 和用感叹句表达,更加突显了风雨无情,春光的短暂。但只译出了“花落知多少”,却欠缺了原诗中“惜春”之情。译文中,“风雨”对应“winds and showers”, 顿时使人心旷神怡,如沐春风,将原诗的视觉意象和触觉意向巧妙结合在了一起。
许翻译完全保持了原作的简约风格。但全诗中的主要意象都被添上了悲凉的色彩,与原诗相比,在情感上过于凄凉。
2.2吴钧陶的译文赏析
吴翻译则运用了创造性的手法再现原诗应有的意境。吴翻译将春晓译成 “the spring dawn”,更接近原诗天初亮的情境,并将春晓拟人化、感情化,即“春晓”在“偷窥”(is peeping),使人感觉到拂晓来临的春天里的轻灵与静谧。第三句中 “heard” 一词,与其他译文相比,不够含蓄,不够委婉,同时也淡化了之后的“风雨声”。“last night”不足以充分表达原诗中風雨声持续一夜的情景。最后一句主要是感叹一夜风雨之后,好多花都已残落,并不是要知道究竟有多少花凋落。因此用“how many”不够准确,而用“sleeping”来表示花的凋落,表现不出原诗伤春、惜春的意境。但其又似在模仿庞德的In the Station of the Metro中的“Petals on a wet, black bough”,兼具意象主以与象征主义,用在此译文中形象鲜活且融洽,令人耳目一新。这种归化的译法,符合外国读者阅读习惯,更易于被接受。
译文中的“peeping, cheeping, dripping, weeping, sleeping”这五处均押韵,其中三个词语“slumbering, spring, singing”尾音都十分相近,而且压韵到底,该诗文中音韵上体现出的连绵与意象上变现出的清澈并重。在整体诗文之中,美中不足的只是,在押韵方式的方面上有先声夺人之嫌,读者很有可能没来得及领悟诗本文的意境,就被“ing”、“ping”的押韵之声转移了阅读的注意力,且不符合原诗整体氛围。
吴译本在全诗整体氛围上,笔调轻快活泼,对原诗的伤春、惜春的意境有所改变。
2.3翁显良的译文赏析
翁的译文较为成功地表达了原诗文中对花木的怜惜之情,尤其是将诗文的结尾部分译为“How many, I wonder, are fallen, poor dear flowers!”这个更将原诗文作者的感情表达的非常贴切。诗人寄情于景,虽然描写了雨后清新的清晨的美景,字里行间却隐约蕴含着无尽的哀怨。“啼鸟”同样用“crying”来表达,词的感情色彩体现出的像在悲叹而不是啼叫。
翁的译文内容不是足够贴切。“春眠不觉晓”一句中,只体现出“春”的涵义;而“处处闻啼鸟”以及后两句中的动词“闻”、“知”、“声”均没有足够的体现。添加的“late”、“fury”。“drowsy”等词体现了春意缠绵如梦的朦胧美。
翁翻译一直强调,文学翻译的意象要与原作尽可能的趋同,翻译诗词要侧重神似轻形似。翁所译的唐诗,既不押韵也不分行,而词句是否对应、句子的长短及次序等,都是次要的。他的诗译成自由散文体,认为是有这样才能将诗的全貌呈现给外国读者。
由于英汉语言不同,汉语句子可能省略主语或词类,不具体显示出性、数、时态或语气,而英语语法一般要求将这些特征明晰化,因此,将汉语文言文译成英语时有必要增补许多成分,使之成为地道的英文。
翁先生的译本风格简洁,采用归化手法翻译。这样更符合译入语读者的审美、阅读习惯,易于中国古诗词文化的传播。但是在译入过程中,也使得中国古诗的特点有所流失,如对仗、押韵等特点,在自由体诗中均无体现。
3.结论
三篇译文各具特色,他们从诗歌翻译美学出发,分别从不同层面和侧重点对原诗的内涵进行阐释,使原诗以不同的面貌再现于目的语中。在译诗过程中,译者必须尽量达到译文在音、形、意三方面都忠于原诗,充分传达原诗的意境。通过对《春晓》英译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要在音、形兼顾的基础上,忠实的表达原意很难,而要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境,更是需要译者深厚的文化积淀与写作技巧兼具。因此,如何达到三美,的确是诗歌译者长期不懈的追求。
参考文献:
[1]冯庆华. 文体翻译理论.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刘宓庆. 翻译美学导论. 台北:书林出版社,1995.
[3]萧涤非.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