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1929年底,古田会议召开,这次会议在党和红军建设史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特别是这次会议所产生的《古田会议决议》成为党和红军建设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决议》从根本上解决了党和红军在农村斗争的环境下,如何把以农民和小资产阶级为主体的军队改造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坚强的革命军队这一重大课题。由此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才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古田会议;决议;建设;地位
作者简介:蔡富强,男,汉族,江西高安人,1977年1月26日出生,助教,硕士研究生学历,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毕业,研究方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现为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思政理论课教师。
[中图分类号]: A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02--01
在农村斗争的环境下,如何建立一个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如何建立一支完全新型的人民军队,这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更是中国革命成功的关键因素。
中国共产党在农村进行无产阶级政党和人民军队的建设,曾经走过艰难曲折的道路。大革命失败后,伴随着白色恐怖下城市斗争的挫折和农村革命斗争的发展,党的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据1928年中共六大时的统计,党员成分中农民党员为总人数的76.6%、而工人只占其中的10.9%。这种新的党员成分构成,红军中尤为突出。中国的红军是以农民为主体发展起来的,其中还有一部分城市小资产阶级出身的人。红军和红军中的党组织长期战斗和发展在农村,受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及其他非无产阶级的思想影响很深。这些非无产阶级思想,严重妨碍着党的路线的正确贯彻执行。
面对红军和红军中党组织的这种特殊状况,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于1929年12月在福建上杭县古田村召开。会议一致通过了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决议》认真总结红军创建以来党同各种错误思想和倾向作斗争的丰富经验,统一了全党和全军的思想认识。
《决议》的中心议题是用无产阶级思想进行革命根据地军队和党的建设。
关于军队建设,《决议》首先规定红军的性质、宗旨及其任务等项重大问题,明确指出“中国的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1]军队必须绝对服从无产阶级的领导,服从人民革命斗争和根据地各项建设的客观需要,这些规定从根本上划清了新型人民军队与一切旧式军队的界限。由此,《决议》还着重阐明党和军队的关系,指出人民军队必须绝对服从党的领导,必须全心全意地为党的纲领、路线和政策而奋斗。《决议》坚决批评了军事和政治二者相互对立的单纯军事观点,强调指出红军必须同时担负起打仗、筹款和做群众工作的任务,即“除了打仗消灭敌人军事力量之外,还要……建立共产党的组织等项重大任务”。[2]《决议》规定了红军政治工作和政治机关的作用,批评“军事好,政治自然会好”[3],军事政治二者对立等错误观点,强调加强红军政治工作、政治教育的极端重要性。
关于党的建设,《决议》首先强调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根据当时党内的实际状况,明确指出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表现、来源以及纠正的办法等问题。为了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决议》特别强调要重视调查研究,坚决反对各种主观主义;强调必须“教育党员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去作政治形势的分析和阶级势力的估量,以代替主观主义的分析和估量”,“使党员注意社会经济的调查和研究,由此来决定斗争的策略和工作的方法,使同志们知道离开了实际情况的调查,就要陷入空想和盲动的深坑”。[4]由此,《决议》提出加强党内教育和开展党内正确批评的重要性。
《决议》提出的一系列建党建军的基本原则,奠定了我党我军政治工作的重要基础。《决议》有着不容忽视的历史地位,它解决了建党建军的一个基本问题:在农村游击战争条件下党和红军如何加强自身建设。同时,这一决议也是由“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发展到“农村包围城市”理论的桥梁,在党史军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提出了一个必须正视解决的重要历史课题。
大革命失败后,全党开始努力探索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在这种情况下,党中央适时提出了“农民割据”思想。由于对苏联经验的机械套用及对共产国际指示的盲目迷信,当时党中央和地方党组织的多数同志,始终不能突破“城市中心论”的藩篱。毛泽东亲自制定并总结的《决议》,给予这一问题以肯定、正确的解答。
第二、作出了一个切合中国实际的正确回答。
《决议》能够科学回答上述问题,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毛泽东在考虑党和红军的建设问题时,不盲从教条和框框,切实从中国实际出发,并最先冲破“城市中心论”的束缚,从而深化对中国革命道路问题的认识。毛泽东这种实事求是的探索精神,在《决议》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决议》体现了在农村中如何建党建军的思想。二、《决议》强调注重从思想上建党建军的问题。三、《决议》提出建党建军应该服从于自身的政治任务这一重要原则。
第三、是探索过程中的必然环节。
《决议》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体现了革命斗争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毛泽东的认识在斗争实践中产生的一次质的飞跃,同时也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因此,《决议》在革命道路探索过程中才能如此重要。
《决议》是党和红军建设史上一部重要的纲领性文献。它结合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实际,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初步回答了在党员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情况下,如何加强新型人民军队建设和保持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农村包围城市”理论和实践发展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4月第1版,第84页。
[2]《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4月第1版,第84頁。
[3]《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4月第1版,第84页。
[4]《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4月第1版,第9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