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荷城著华章

2014-04-29 17:36丁速
南方文坛 2014年2期
关键词:徐强贵港市贵港

丁速

《荷城文丛》第一辑(漓江出版社2013年5月版)选入黄志光主编《浔郁遗韵》、徐强杂文集《当狗站起来的时候》、宋显仁散文随笔集《一样的天空》、陈芳英长篇小说集《杨桃果青青》、宁柏和韦乔友合著的小小说集《大风从坡上吹过》五部作品集。文本展现了不同作者的审美理想,以及在艺术方面的追求。

文丛由贵港市委宣传部和贵港市作家协会策划推出,是贵港系列文化丛书之一,对于扶持文学新人、确立精品导向和繁荣文艺创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它不仅为繁荣贵港市文学创新了载体和形式,而且为贵港文学走向广西乃至全国的文化交流中提供了范本和平台,对于提升贵港文化软实力具有深远的意义。

黄志光主编的文史随笔集《浔郁遗韵》,我认为是一部地方文献典籍。该文集分为历史脉络、名胜古迹、佛道文化、民俗风情、名人逸事等五辑,收录二十多位作者的五十一篇作品。贵港,美称荷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秦始皇三十三年,即公元前214年设桂林郡,郡治布山在今贵港市城区,秦汉时代是八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广西最古老的城市,地处广西最大的平原浔郁平原,奔腾不息的西江黄金水道穿城而过,千百年来在这片热土上形成了灿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具有独特的生命形态和灵魂。作者们以朴实的文笔和史学家的眼光将自己理想情趣和审美价值取向融入到作品之中,字里行间抒发作者对荷城前世今生的崇尚和热爱之情,赞美荷城无私奉献的情怀和奋力前行的精神。潘大林的《罗泊湾的考古发现》、李柱南的《贵港古代名称探源》、张智荣的《桂林郡:八桂地区民族大融合的开始》、高瞻的《从布山文化到“海上丝绸之路”》、苏少珍的《千年古刹南山寺——南国园林新“名片”》、丁桦的《甘王庙会:朝拜那从不间断的民间传统文化》、杨旭乐的《追寻徐霞客在贵港的足迹》、李万里的《贵港清代进士宋运新》等作品,不仅具有深度的学理性,而且从不同层面叙述了贵港独特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部文史作品集大多为传记类随笔,如何强化传记文学的艺术性,增强其可读性和艺术感染力,是传记文学写作的一种趋势。潘大林老师的随笔《罗泊湾的考古发现》,我认为是传记文学的范本。该文构思巧妙,文字简约、凝练,体现了鲜明的文学风格和艺术个性。

徐强杂文集《当狗站起来的时候》,是他出版的第二部文学作品集。这部作品集是按作品发表的年份和时间顺序编成的,收录了作者2005年至2012年间的一百篇杂文。徐强是贵港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是中国当代杂文界实力派杂文家,十分活跃,被称为中国杂文界一百零八将中第七位的“小霸王”。他博览群书,厚积而薄发,目光敏锐,思想深刻,体现出一种智性写作状态。我认为,徐强杂文特点是诙谐幽默、讽刺调侃、辛辣尖刻,文采灵动。《“结伴上厕所”公告》《割掉生殖器呢,还是割掉心田的杂草》《把每个人都设想为无赖》等文章,是徐强杂文的佳作名篇。多年来,我一直关注徐强的杂文写作。一位评论家说过徐强的杂文随笔不足之处是“他的‘老气浓了点,缺乏青年人闯关叫阵的冲击力……”我不认同这个观点,因为一方面这种说法过于笼统,说不到点子上;另一方面,我认为徐强杂文的字里行间充满着年轻人的激情,有一种语言张力和审美张力。从徐强这部杂文集来看,少数杂文作品只停留在就事议事,忽视理性的把握及升华,建设性思想弱化。而且,以责任、智慧和思想光辉构建精神高地与体系,是杂文家的一种追求。我认为,这些学术层面上的问题应引起作者的重视。徐强从事过新诗和古诗词的写作,且对艺术流派有所追求。这种写作经历,无疑对强化其杂文的文采和可读性起到了直接的作用。在杂文写作上,徐强对魔幻现实主义表现手法进行过有效的尝试,这种艺术表现手法能够强化人物形象、深化典型意义,可以作为他今后写作手法上的一种追求。

宋显仁散文随笔集《一样的天空》,全书分为缤纷记忆、好人平安、我走我行三辑,收录了作者八十九篇散文随笔类作品。很久以前,我就关注了他的写作,尤其是散文和诗歌的创作。他的散文随笔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很有个性风格和特点,作品有一种生活沉淀、理性光泽和思想光辉,这都往往体现在人文关怀的终极上,富有人文关怀精神。我认为宋显仁散文主要特色是生活味浓、细节丰满,文采灵动、思想深邃。《“东方红”琐忆》《大榕树下》等篇章,是他比较有分量的佳作。而从事诗歌创作的宋显仁,他的散文又多了一份简练、精致和飘逸。如《真情难忘》《一袋红薯干》《如水爱情》等作品,都较为精短、凝练和鲜活飘逸。宋显仁作为一名媒体人,他的本职工作丰润了他的业余写作,他的业余写作又成就了他的媒体工作。他和他的同事拍摄的纪录片或电视文学多次在全国或广西的节目评比中获奖,印证了这种相得益彰的互动。我认为宋显仁是贵港实力作家代表之一,期待他的笔触更多地潜入贵港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不断推出新的力作。我觉得对于宋显仁散文的朴素、厚实、灵动的品质,他如果多一份这种追求极致的努力,我想他会有一番新的收获。

《大风从坡上吹过》文集,是宁柏和韦乔友合著的小小说作品集。1978年春出生的宁柏,已是广西小小说学会理事、广西作家协会会员,是中国小小说创作较为活跃、具有较强实力的作家。他少年早慧,十岁开始在全国各地报刊发表文学作品,近几年作品频频被《小小说选刊》转载,至今已发表了作品六百多篇,并多次获广西年度小小说大奖和贵港市人民政府文艺创作荷花奖等奖项。宁柏崇尚文学作品的质量,追求一种精致的写作,作品人物鲜活、场景刻画细致生动,代表作有《半墙》《捡到一头牛》《门牙很重要》《分一半的爱给高跟鞋》等。宁柏是报社文艺副刊的编辑,他的采编工作不仅为他的写作提供交流平台,还有利于形成自身写作个性。宁柏富有个人魅力和创新精神,中国当今一批实力派小小说作家都愿意把作品给他在其编的副刊上首发。他曾获新华社好版面奖和中国第三届小小说园丁奖,这是对他编辑工作的最好奖赏。我相信他能坚持自己的创作方向,给读者带来更多的惊喜。

韦乔友是一名真正的农民作家。他左手种田、养猪,右手从事文学写作。在小小说创作上,他的文笔较为老练,作品生活氣息浓郁,语言富有个性,有一种坚强、自信的审美理念打动读者心灵。韦乔友作为贵港市新型农民形象的代表,其文化生活方式和对文化的建设具有典型意义。我认为韦乔友的文化现象和精神现象很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挖掘。

宁柏和韦乔友多年来能坚持小小说创作,用心探索小小说创作艺术。他们这种坚持,适应当今社会发展趋势与需求。小小说易写难工,这是大家的共识。小小说与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有不同的结构、特征和创作要求,以及欣赏价值。我认为如何接地气、选取题材、提纯结构,在单纯中彰显奇妙与宏阔,追求小小说的精、巧、奇的审美特质,应成为小小说作家或小小说创作走向成功的路子。

作品集《杨桃果青青》选入陈芳英长篇小说《杨桃果青青》,这是一部乡土文学集。文本是以上世纪70年代中期贵港市平南县的客家人的小山村,作为创作背景和生活原型。陈芳英是一名中学老师,对于小说描写的事件却是作者童年的印记,叙述显得较为理性,笔触纯朴、细腻、温婉,塑造了刘寿山、刘王氏、刘丽红、阿石、马面三婆和地主女儿刘小楚等人物形象,反映了特定时代特定环境人们的生活状况和精神追求。作者以一种童真的视角,深入社会底层,对人性和生命内涵进行理性思考,批判唯成份论的人格歧视和残害,弘扬人性的美好和圣洁。我认为如何很好地挖掘本土写作题材和地方特色,以艺术形式表现对生活的深刻认知,赋予普遍、更广泛的意义,对已出版了长篇小说的陈芳英来说,应该成为她写作上需要思考的问题。对于中国乡土文学,鲁迅是一位开拓者。鲁迅认为,只有具备鲜明地方特色的文学艺术作品,才更富有世界意义。新时期的乡土文学,热情呼唤作家深入生活的土壤,贴近人民群众,反映时代和人们的精神追求,颂咏生活的本真。

生活在基层和底层的作家们钟情文学,默默笔耕,传承着优秀的文学传统,我唯有以此篇粗浅文笔向他们致敬。■

猜你喜欢
徐强贵港市贵港
广西贵港
墨韵书香
贵港港美图欣赏
更正声明
《贵港市志》审查验收会召开
——广西第二轮市县志全面完成审验任务
贵港市在全区率先成立民办学校党委
The Primary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Based on the Psychology of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爱逛街的男人
爱逛街的男人
例说代数式的求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