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芳
【摘 要】职教学院主要从事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当前我国职教学院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突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很多问题。本文深入分析我国职教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在体制上存在的普遍问题,从职教学院心理健康教育领导体制、组织体制、课程体制等方面入手提出心理健康教育体制改革的思路
【关键词】职教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体制;改革
1 职教学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起来。根据教育部统计,仅“十一五”期间,职教学院校就为社会输送1100万高职毕业生,不管从高校数量还是毕业生数量上来看,高职教育已占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正是因为高职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成为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的关注重点。徐双敏在对1263名高职新生调查中发现有17.7%高职学生存在心理问题[1]。王艳对高职新生的心理抑郁状况进行了调查,心理问题检出率为21.5%[2]。李玉峰报道的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为43%[3]。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主要表现为:极不自信、懒惰心理、叛逆心理、抑郁心理和焦虑心理[4]。王玲将高职学生和普通本科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了对比,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多数项目上与本科学生大体相当,在有些项目上各有特点,如本科生有较大的学习压力,由此带来的躯体不适比较强烈,而高职学生可能更多暴露出思想上好钻牛角尖,有较强的敌对和抑郁情绪[5]。
2 当前职教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体制存在的问题
2.1 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疏于落实
职教学院与本科院校相比在生源和就业上处于劣势,往往导致职教学院往往将更多的精力花费在新生的招生和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以提高就业率。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素质难以在短时间看到明显的效果,因此在各项教学目标中往往处在被忽视的位置。这一点在民营职教学院表现的尤为严重。
2.2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
有些职教学院认识到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作用,但是对于如何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仍然是一筹莫展,认为既然心理健康教育在高职学生成长中具有重要作用,就应该向其它技能科目一样,将至纳入教学计划中,并分配一定的学分和课时。这种照本宣科方法,并不能将心理健康知识转化为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力量,反而有可能加重学生生理和心理负担,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
2.3 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没有落实到现实层面
受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心理健康服务在我国开展历史较短等因素的影响,心理健康服务在整个中国社会的认知程度都比较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还远远没有到深入人心的程度。高职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仍然停留在课程层面,没有真正落实到实处。到学生遇到心理健康问题时不愿意去利用学校的心理健康资源,更愿意找同学、朋友倾诉。
2.4 心理健康教育远未实现从“治疗型”向“发展型”转变
根据笔者对南京新华电脑专修学校的调查和参考一些文献资料,部分高职学校对心理健康较为重视,并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但这些职教学院普遍采用的方式是首先在学生中进行心理健康的调研,找出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或心理健康教育。这种心理健康教育还是以传统的“治疗性”为基础,没有跟上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潮流,没有把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和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放到重要地位,效果往往不是很理想。
3 职教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体制改革策略
3.1 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加强领导
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足和学校领导的不够重视,是职教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不力的主要根源。
改革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首先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更新陈旧观念。首先,心理健康教育不是职教学院的负担,而是提高学生素质、提升学校教学效果的倍增器和助推器;其次,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而不是治疗;最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普及型、预防型、惠及所有学生的心理教育,其目标应该有三个:一是,对学生可能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预防;二是,指导学生更为深刻的认识自己,更为全面的了解他人和社会,学会自我调节,提高心理素质和承受心理挫折的能力;三是,健全人格,适应各种环境,充分释放学生的各项潜能,保持积极、主动、向上的心态,实现自身个性与社会的和谐。
在提高认识、更新观念的基础上,加强领导必须有具体的落实措施。
从制度上保障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展开。首先要健全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建立跨部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从组织上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责任能真正落实;其次要制定详尽、可执行的心理健康教育计划;最后要建立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评价体系,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可以进行指标化的考核。
从资源上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展开。要保证人员经费、办公场地和费用,科研经费以及其它经费的落实。
3.2 改革课程教育,提高师资力量
主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3.2.1 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改革
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大纲和教材都存在很多问题,如教材一般参照国外教材,在本土化方面还存在不足,由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各国、各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可能完全不同,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也大相径庭,因此,建议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心理健康专家、有实践经验的教师认真研究我国职教学院开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规律,制定有针对性、可操作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大纲,编写专门针对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
3.2.2 教学形式的改革
当前职教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死板,教学效果不明显。心理健康教育不仅限于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播,它是整个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一环,其根本目的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从这一点上来说,这种灌输式教学方式难以达到这一目标。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形式也应该是多种多样,容易被学生所接受,自觉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授中,应该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状态上,提高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对于心理健康有问题的少数学生,采用重点辅导的方式。教学形式除教师教授外,可采用游戏、角色扮演、自由讨论等灵活多变的形式。
3.2.3 教学组织
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的重要支柱和保证。鉴于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灵活、分散的特点,可以采用专、兼、聘等多种方式组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其中,专职老师是心理健康的骨干力量,担负心理健康课程的讲授、学生心理健康调查与分析、常规性心理咨询服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各个环节的组织等重要工作。兼职老师可以是班主任、任课教师等,在其教学任务中纳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其教授的课程相结合,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教育的各个环节。聘任老师一般是具有深刻专业背景的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或者是从事心理健康治疗的专业人员,其担负的主要任务是培训学校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定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以及为个别心理健康有问题的学生进行专业的辅导。
3.3 心理健康教育与其它课程教育相结合
研究发现,一些非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如思政、语文、体育、音乐等课程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方面也有一定的帮助,如果能主动的在教学过程中自觉注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完全可以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一环。
4 总结
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制是保证职教学院心理健康教育顺利开展的必要保证,应正确看待当前职教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的体制问题,在改革中依据实际情况,循序渐进,从体制入手,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各个环节,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真正成为提高学生素质的有力助推器,从而全提高职教学院毕业生素质,在就业竞争中取得优势。
【参考文献】
[1]徐双敏.1263名高职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测试分析[J].皖南医学院学报,2006, 12(5):153-155.
[2]王艳.高职新生心理健康及抑郁状况的调查[J].中国校医,2012,1,26(1):10-12.
[3]李玉峰.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J].调查研究,2010(5):84-85.
[4]张蕾.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5]王玲.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与劣势[J].教育与职业,2011,9月中:81-82.
[责任编辑:丁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