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堂 赵宪争 杨迎霞 岳东霞 尉万聪
摘要:以盆栽食用菊花的茎尖为外植体,通过调节激素浓度诱导愈伤形成、芽体萌发、继代增殖以及生根壮苗,快速扩繁食用菊花组培苗。研究结果表明:愈伤分化和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 1 mg/L 6-BA+ 0.1 mg/L NAA,芽的诱导率可达到55%;不定芽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MS+ 1 mg/L 6-BA+ 0.3 mg/L NAA+ 0.1 mg/L KT,平均每株芽数4.9个;生根的最适培养基为1/2MS+ 0.1 mg/L NAA,根数最多可达11根。
关键词:食用菊花;激素;组织培养
中图分类号:S682.1+1文献标志码:A论文编号:2013-0921
0引言
菊花为菊科菊属多年生宿根花卉,食用菊花为菊属中味甘芳香的栽培种,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及菊花甙、胆碱、腺嘌呤等有效成分[1]。菊花在中国栽培历史悠久,以扦插繁殖为主,但是这种繁殖方式系数低、速度慢,受外界环境条件影响严重,不能满足当前市场的需求[2]。而利用组织培养技术,不仅可对品种进行脱毒复壮、保持其优良性状,而且能在较短时间里大量扩繁[3]。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是植物组织培养中比较常用的激素,这2类激素的协同调控在组织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4]。裘文达[5]从1982年开始,对菊花组织培养技术进行了研究。近年来组织培养成为菊花快繁的主要技术[6-10],但是不同培养基中激素的最佳浓度配比仍有待进一步探讨。因此,本试验拟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激素浓度配比,提高菊花快繁效率。笔者以食用菊花幼嫩茎尖为研究材料,通过调节培养基中生长素(NAA、IBA)和细胞分裂素(6-BA、KT)的浓度比例,筛选各生长阶段适宜激素浓度,旨在为菊花的组培快繁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时间、地点
研究田间试验于2012、2013年在天津武清试验基地进行,室内试验在本研究中心植物组培室进行。
1.2试验材料
供试菊花为本研究室种植的盆栽食用菊花,选用其中生长状况良好的幼嫩茎尖为试材。
1.3试验方法
1.3.1无菌材料的获得剪取菊花幼嫩茎尖,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在超净工作台内用70%酒精表面消毒10~20 s后,用0.8%次氯酸钠处理10 min,并不时摇动,然后用无菌水冲洗3次,以彻底冲洗掉消毒液,剪成1 cm长带侧芽原基的茎段,接种到1/2MS培养基中,即得到无菌外植体。
1.3.2组织培养分别以MS和1/2MS为基本培养基,其中含25 g/L蔗糖、7.5 g/L琼脂粉,添加不同浓度的6-BA、NAA、KT和IBA,pH调至5.8。试验材料培养条件为:温度(25±2)℃左右,每天光照时间14 h,光照强度1500~2000 lx。不同激素浓度对愈伤、萌芽、继代培养以及根诱导试验各设5个处理,每处理接种10瓶,每瓶接种20个外植体,每隔3天观察记录1次,培养40天后统计数据。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激素配比对愈伤及萌芽诱导的影响
无菌材料在1/2MS培养基中培养15~20天后,剔除污染的材料。然后取无菌苗,以MS为基本培养基,将剪取的茎段分别接种在5种不同激素配比的培养基中。其愈伤及不定芽的诱导结果如表1所示。经过一周的培养,1、2号培养基中长出愈伤组织,其中2号培养基中愈伤组织生长较快。
分化愈伤组织的外植体再经过1周左右的培养,腋芽和不定芽渐渐长出,且逐渐转变为绿色,不定芽的诱导时间为20~40天。从表1可以看出,2号培养基中芽的诱导率最高,达到55%,说明本试验中MS+ 1 mg/L 6-BA+ 0.1 mg/L NAA的激素浓度配比是食用菊花愈伤分化和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
2.2不同激素浓度对增殖快繁的影响
当不定芽长至1.0 cm左右时,切取新芽转入不同激素配比的增殖培养基中进行增殖培养。40天后,统计其有效芽数,具体结果见表2。
观察统计结果表明:MS+1 mg/L 6-BA+ 0.3 mg/L NAA+ 0.1 mg/L KT的激素组合最适于不定芽增殖,平均每株芽数4.9个,芽的平均长度0.6 cm。可见,在培养基中,加入适当浓度的激素组合,有利于菊花不定芽的增殖。低浓度的KT,可以促进细胞分裂和不定芽分化,有利于芽的增殖。相对于愈伤组织繁殖的方式,芽增殖更有利于保持遗传的稳定性。重复利用增殖培养基B进行培养,扩繁到一定数量后,选取带有4个节的瓶苗,在增殖培养基中微扦插,即能达到快速繁殖菊花组培苗的目的。
2.3生根壮苗阶段
将1~2 cm高的幼苗分别转入1/2MS+ 0.1 mg/L IBA、1/2MS+ 0.5 mg/L IBA、1/2MS+0.1 mg/L NAA、1/2MS+ 0.5 mg/L NAA培养基中。5~10天形成根的突起,15天的生根率均达90%以上,平均根数可达8根以上。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在同一质量浓度下,NAA对根的诱导效果较好,根数最多可达11根,其中 1/2MS+ 0.1 mg/L NAA对根的诱导效果最好,外植体生长状态最好。
3结论
在菊花的组织培养过程中,生长素浓度较低,有利于根的生长和愈伤分化;而浓度较高有利于愈伤的形成。细胞分裂素可以催进愈伤分化,但对根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两者同时使用时,细胞分裂素的比列较高有利于芽分化;生长素浓度较低、比例较高促进根的生长[11-12]。适宜的激素组合对菊花的组织培养及快繁有促进作用。
笔者研究发现,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和绝对含量不同,对菊花各生长时期的影响不同。同时,外界环境条件对组培结果也有影响,情况比较复杂。因此,必须根据菊花生长的不同阶段,针对不同的培养目标,反复进行激素浓度试验,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4讨论
激素是植物生长的重要调节因子。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菊花的愈伤及芽诱导阶段,一般采用6-BA和NAA的激素组合诱导愈伤组织[13-14]。刘军等[13]以菊花叶片为材料,筛选出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 6-BA 1.0 mg/L+ NAA 0.5 mg/L;郑杰等[14]以万寿菊为材料,筛选出适合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为MS+ 6-BA 2.0 mg/L+ NAA 0.2 mg/L,适合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的培养基为MS+ 6-BA 1.0 mg/L+ NAA 0.1 mg/L;而本研究认为,MS+ 6-BA 1.0 mg/L+ NAA 0.1 mg/L是愈伤诱导及芽分化的最适培养基。由此可见,不同菊花品种对6-BA和NAA浓度需求存在差异,应根据具体品种确定最适浓度。
在芽增殖阶段,细胞分裂素6-BA的含量不宜超过1.0 mg/L[10,15],如果含量过高,会导致芽变粗并且不能形成正常的增殖芽;NAA含量不宜过高[10,16],过高会影响芽分化且使分化出的苗细长不适合以后的壮苗和练苗,本研究结果与前人研究结果相似。
在生根壮苗阶段,本研究认为1/2MS+ 0.1 mg/L NAA是生根的最适培养基,该结果与汪晓沙[10]、建德锋[17]和周洲[18]等的研究结果相同,而与李秋杰[19]和丁世民[20]等的研究结果不同。这可能与他们分别以叶片、花蕾为外植体有关,而在本研究中使用的外植体为菊花茎尖。因此,适宜激素浓度与种类的不同,可能与试验菊花品种及取材部位有关。
在组织培养过程中,材料的消毒是特别关键的一步。本研究发现,对于幼嫩的菊花茎尖,采用0.8%的次氯酸钠消毒效果较为理想;但是选用较老的材料,同样的剂量,即使经过严格的消毒,污染情况依然很严重。因此只有选取合适的材料,在适当的浓度下才能达到理想的消毒效果。此外,相比于传统培养基中 30 g/L蔗糖,笔者所使用的25 g/L蔗糖已足够菊花生长发育需要,减少蔗糖使用量,在大规模组织培养过程中可以达到节省成本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茹华,张启发,徐淼,等.不同食用菊花品种主要营养成分的比较[J].中国蔬菜,2009,1(24):52-54.
[2] 于红芳,许刚,李永华,等.菊花品种唐宇金秋组织培养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09,2009(11):114-117.
[3] 王仁睿,李明福,李桂芬,等.菊花品种日本红的脱毒和组织培养[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9,45(8):797-798.
[4] 孙骏威,杨长福,李素芳,等.不同激素组合对康乃馨组织培养的影响[J].中国计量学院学报,2007,18(4):340-342.
[5] 袭文达.菊花名种“绿牡丹”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研究[J].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82,8(1):89-94.
[6] 齐向英,郑丹,张超,等.菊花组织培养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09,37(3):63-64.
[7] 袁成志,李波,杨蔚然.菊花组织培养技术研究[J].北方园艺,2010,133(16):154-156.
[8] 肖志坚,纪艳,刘德江,等.菊花的组织培养技术[J].园艺与种苗,2012,2012(3):21-23.
[9] 李翠香,胡元森,姜孝先,等.菊花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因素研究[J].北方园艺,2013,136(09):132-133.
[10] 汪晓沙,曾丽,彭勇政,等.不同菊花品种的组培扩繁技术[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13,31(2):19-23.
[11] 朱至清.植物细胞工程[M].北京:化工工业出版社,2003.
[12] Kim Y H, Park S H, Kim G H, et al. High frequency shoot regeneration from leaf explants of some chrysanthemum cultivars[J]. J Plant Biotech, 2004, 6(1):51-54.
[13] 刘军,赵兰勇,丰震,等.菊花叶片离体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4,35(2):177-182.
[14] 郑杰,李素琴,黄红梅.万寿菊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J].北方园艺,2012,135(6):111-114.
[15] 毛碧增,李凤玉,王春,等.春石斛组织培养技术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3,30(5):580-583.
[16] 韩磊,张洪平,艾应伟.不同激素对春石斛的组织培养影响研究初报[J].北方园艺,2007,130(3):177-178.
[17] 建德锋,赵文若,赵海锋,等.菊花组织培养技术研究[J].北方园艺,2007,130(9):200-201.
[18] 周洲,李永丽,姜玲,等.菊花“绿鹦哥”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J].北方园艺,2009,132(10):110-112.
[19] 李秋杰,陈春燕,张吉.6-BA和NAA对菊花叶片离体再生的影响[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07,4(3):31-33.
[20] 丁世民,王泽宇,宋健云,等.不同品种菊花组织培养比较研究[J].北方园艺,2011,134(23):1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