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
[摘要]对建构主义所进行的研究大多关注于其在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逻辑组织能力、创造力等各方面能力培养上所起到的作用,而忽略了建构主义引导之下的课程教学模式的本质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创建情景、师生互动、同学交流、各方评价等各项因素所构成的立体的动态教学模式。当传统单指向性的课程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高校课程教学之时,以“钢琴文献与教学法”为代表的这一类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课改课程,通过建构主义的角度对课程教学模式进行重新审视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关键词]高校;构建主义;教学改革;钢琴文献
一、钢琴文献与教学法的发展与制约
钢琴文献与教学法在我国还是一门比较年轻的课程。1995年国家教委印发的《关于发展与改革艺术师范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从基础教育教学实际出发,按照基础教育对艺术师资的规格要求”的方针。据此,高校音乐教育开始了课程结构与教学体系的调整与改革。钢琴教学内容由过去单一的钢琴技能课(演奏课和即兴伴奏课)扩展出钢琴艺术史、钢琴教学法等钢琴理论课程;教学观念由过去的单一强化钢琴演奏技能逐步转向以培养素质、能力为目的的层面上来。2004年教育部再次出台指导方案,并根据高校音乐教育改革的发展状况,将《钢琴名作与演奏赏析》与《钢琴教学法》这两门课程进行整合,成为《钢琴文献与教法》。
《钢琴文献与教学法》既是一门专业性课程,又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它不仅研究钢琴演奏的各种技法和钢琴教学的基本规律,还涉及到对文献学、教育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内容的综合运用。然而目前高校音乐专业对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参差不齐,其教学组织形式也较为单一。教师始终处于教学的中心位置,教材是主要教学资源,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听”被无限度地放大着,而整个过程中学生较少考虑“为什么”、“怎么做”,不太注重细节,思维容易产生惰性,学习十分被动。最终使学习困难的学生得不到切实帮助,优秀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在缺乏挑战的课堂上消磨殆尽。
二、建构主义课程教学模式对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作用
建构主义最初是建立在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对儿童认知发展所进行的研究。这项研究注意到了学生在学习认知与学习发展过程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从而更准确地揭示了通过对建构主义思想的运用可以构成更为有效的课堂学习环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知识的获得不只是依靠教师的传授”。获取知识的主体是学生,在整个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还需要有着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他人(朋友、教师、同学等)的帮助,并运用学习资料,通过自身对意义进行建构而最终获得。“情景”、“协作”、“会话”、“意义建构”这四大要素最终构成了知识的传递。在这种知识建构的过程中,“情境”作为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应当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知识建构。然后,通过协作对学习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分析和验证;通过互相之间的对话、交流来决定如何完成学习任务,每位学习者的思维成果都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逐步了解所学事物的性质、规律及其内在联系,最终完成意义的建构。
学习不只是教师把知识进行简单地传递甚至填灌,以钢琴文献与教学法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当重视学生自己对教学中知识点的理解、注意他们对各种问题的看法,思考他们多元化的想法以及由来,并通过引导使得学生能够自我丰富和调整自己的见解。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才是更新知识的基点,也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习者尽可能多地汲取新的知识经验。这样学生就不会再简单、被动地接受填灌,而会主动地将知识构建起来。
当然在强调培养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能力的时候,又不能盲目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应当成为知识建构的帮助者。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以学习者为中心摈弃过去以教师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将注意力放到学生的身上.其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将话语权尽量多地交到学生的手中;第三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好的教学需要有好的准备,与其盲目的照本宣科,还不如先帮助学生们确定好自己的学习目标,以便课堂教学的更好互动。在新知识传递的过程中,要尽快建立起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也只有这样才能最有助于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的知识。设定好专门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互相协作,开展讨论与交流,提出适当的问题,引起思考和讨论,在这一过程中加强交流和鼓励质疑,深刻了解彼此的想法,这种由于经验背景差异所造成的不同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资源。
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材将成为学生用来建构知识的对象,多媒体也成为帮助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知识的认知工具。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这四要素各自之间的作用与关系,必定会更加明确、更加清晰。这种稳定的教学模式,也就是高校课程教学改革所需要的建构主义课程教学模式。
三、基于建构主义课程教学模式下的具体实施
建构主义框架下的高校课程教学改革要应用在钢琴文献与教学法的课堂上时,教学对象应该是以钢琴主修生为主,其他专业的学生任意选修为辅,这也就决定了学生的钢琴程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时,就可以按照学生的钢琴程度,将主修生与选修生进行合理的搭配。其教学环节主要分为四个程序,即课程设计、课前准备、课堂实践教学和讨论评价。
(一)课程设计
首先教师按照自己的教学进度去设计一个知识单元或某项专业技能,理清只是单元之间的逻辑顺序,以及多项技能之间的衔接关系,并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尽可能丰富教学内容。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按照自己的学习进度提前确定教学内容、模拟备课、写好教案、做好课前模拟教学的准备。
(二)课前准备
教师根据其教学内容指定一部分学生(3~5人一组为宜)进行课程设计和课前准备。这个过程由材料准备者、技能演示者和扮演教师者组成。在操作过程中学生可以不必考虑教学双边的限制,随时进行修正和调整。教师则应要求学生在明确各自任务的基础上,互相协调、共同参与,为课堂教学实践做好准备。
(三)课堂教学实践
课堂教学实践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获得教学技能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关系到教学双方对教学内容切入点的准确程度,这种准确程度又决定着学生对教学技能的接受和掌握程度。因此课堂教学实践的设计不仅要细致缜密,而且在情景设置上要认真准备。通常情况下由于课程内容和时间所限,在课堂上只能着重于一、二个知识和技能点,每组的时间有计划地控制在15~20分钟为宜。同时,知识与技能点的教学应当分开进行。
(四)讨论评价
课堂教学实践后的讨论评价是一个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的过程,因此要十分重视。在讨论中,作为学生都要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客观、公正地把问题摆出来。教师进行点评时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示范及语言表达等各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同时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提出改进的办法,从而使学生的教学技能得到迅速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