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三线八角”的识图教学

2014-04-29 03:23罗庚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4年6期
关键词:同旁内角截线内错角

罗庚

【摘要】 在几何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图形,理解掌握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意义.

【关键词】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三线八角;截线;平行线

在几何教学中,识图教学是其中的一个难点. 所谓“识图”,就是要认识图形的本质特征,分清图形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形成图形的定义.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发现学生辨认图形时,往往只会依据图形的个别特征或某些明显的特征,而不顾及其本质特征意义,因而出现对图形概念理解的错误.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一节的教学, 是在学生基本掌握了两条直线相交(一个交点)形成的四个角相互之间的关系(邻补角、对顶角)、性质(邻补角互补、对顶角相等)的认知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相交(两个交点)形成的八个角之间的关系——三线八角(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是在识图教学中排除干扰,由简单图形向复杂图形的识别过渡中, 培养学生从复杂图形中抽象出简单基本图形,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起点内容,对今后观察复杂图形,有效防止识图错误,寻找有关证明方法,有着较为深远的意义. 下面结合教材内容谈一些具体做法.

一、“抓”两点成截线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习惯上称“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构成八个角”的这种情况为“三线八角”. 在一些交错重叠的图形中,仅凭“三线八角”的有关定义去辨析不共顶点的“八角”,学生是有困难的. 本节的基本要求是准确辩认所研究的“两角”与哪“三线”有关,即首先要准确地说出“两角”是“哪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而形成的角”. 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要紧紧抓住“两个不同顶点”这个重要特征,指出经过这“两点”的一条直线即为截线,从而得出另外两直线为被截直线.

二、“找”字母,定角名

在一些较为复杂的图形中,要找出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我们可借助于一些简单的象形符号、字母等,概括出每种图形的大致形状,从直观上加深对其位置特征的准确把握和理解,便于记忆与应用.

(1)同位角:相关三线形如字母“F”(或反置),从复杂图形中单独抽取一对同位角,省略直线上与角无关的部分,即尽可能地用射线(或线段)表示其位置特征. 例如,图1,直线AB,CD被EF所截,交点分别为G,H. 考察∠1,∠2的关系时,可以在图中划去无关的射线GE,GA,HC,得到了形如“F”的图形(虚线部分表示划去的无关部分,下同).

(2)内错角:形如字母“Z”(或反置),例如,图2中与∠1,∠2有关的实线部分.

(3)同旁内角:形如字母“U”(或反置),例如,图3中与∠1,∠2有关的实线部分.

有了这些字母图形学生可以有效地排除其他无关图形(直线、射线、线段等),对识图的干扰,只需在图形中“找”出相应的象形字母,就可以很快地在相关直线中分辨出截线与被截线, 结合简易图形,给出相关角的名称. 同时,在这些“字母符号”的提示下,以后就可以快速分析变化图形的形状和位置,形成正确了认识图形的好方法,从而避免了在识图过程中产生概念上的含糊与错误,构建了几何思维的方式.

三、“拆”图形,降难度

拆开、分解图形是在几何教学中有效排除干扰,正确识图的一种好方法. 例如:分别找出图4中∠1,∠2的内错角、同旁内角,并说明它们分别是由哪两条直线被哪一条直线所截成的.

图4中涉及AB,BC,AC,DE四条直线,我们可根据题目的要求,拆开图4,得到图5、图6、图7. 在图5中,直线DE,BC被直线AB所截,得到∠1与∠DAB成内错角,∠1与∠BAE成同旁内角. 图6中,直线BC,AC被直线AB所截,∠1与∠BAC成同旁内角;直线AB,AC被直线BC所截,∠1与∠2成同旁内角;同样道理,∠2亦然. 在图7中,直线DE,BC被直线AC所截,得到∠2与∠EAC成內错角,∠2与∠DAC成同旁内角. 通过图形的分拆,角与角之间的关系就清楚了.

就这样,我们得到了一些建立在定义基础上,简便、易行的认识图形的方法,这些方法明确地显示了图形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使学生在识图中,对图形的认识和理解不仅透彻、完整,而且具有系统性.

猜你喜欢
同旁内角截线内错角
圆锥截线与玫瑰线
观三线 抓特点 辨八角
平行线中的“截线”
“三线八角”
找“三线” 识“八角”
三线八角中的主线——截线
“三线八角”巧识别
4.2 相交线与平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