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欣赏课之我见

2014-04-29 17:41孙成翠王友振
课程教育研究 2014年7期
关键词:马蒂斯欣赏课美术

孙成翠 王友振

【摘要】在美术教育中,美术欣赏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课堂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的需要,也要关注审美的过程,采用个性化学习方式把欣赏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能让学生真正体会美术作品中艺术美的感染力。

【关键词】欣赏审美情感创造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7-0224-02 美术欣赏课是学校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美术素质、修养、审美能力和理解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特别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欣赏和评述活动中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学生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可见,在美术教育中,美术欣赏对于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提高文化素质和创新思维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

回想起以往的欣赏课上,都是老师站在讲台上声嘶力竭地讲着每一件作品的作者、创作背景、作品的类别和包含的意义等。学生则像是得到标准答案似的,将其牢记在心。这是一种知识经验的灌输,好像是老师在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这种单一的手段没有真正的让学生参与到艺术作品的特色和价值的欣赏过程中,所以学生毫无兴趣的参与,对学过的知识也很快忘记了,审美感受更是谈不出来。然而,所谓“欣赏”,它是在接受艺术的过程中感情产生共鸣,所领受的不同深度的反应,以及艺术作品中经过玩味、领略,产生喜悦、爱戴之情。也就是说,最有价值的并不是艺术作品的本身,而是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学生不但要学会用眼睛分析美术作品,还要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为此,我决定对欣赏课进行重新设计,采用个性化学习方式把欣赏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更加尊重学生的需要,也更加关注审美的过程,让学生真正体会美术作品中艺术美的感染力。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体会,以《20世纪的艺术大师——马蒂斯》一课为例肤浅的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以美激趣,激发学生欣赏的兴趣。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的重要心理动因,是创造的动力。有了兴趣,学生才能对美术活动感到愉快与充满好奇,化被动为主动,有效地激发学习动机与求知欲,使认识能力和表现能力得到提高。要使学生产生对美术欣赏课的兴趣以及对美术知识的渴求,教师必须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美术学习环境,形成一种学习、娱乐交融的课堂气氛。所以授课过程中改变了传统授课模式,课前运用多媒体给学生呈现达·芬奇、安格尔和布歇的人物肖像图片并配乐,直接的视觉刺激更能使学生认识美、感受美,让课堂变“静”为“动”,并为接下来的环节埋下伏笔,激发学生欣赏的兴趣。

二、对比欣赏,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有比较才有鉴别。在美术欣赏中,有题材、体载、风格等之间的比较。绘画作品用有力的线条,富于表现力的色彩,表现出充满意蕴的瞬间,给人以神思不尽的艺术享受,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其永恒的神秘的微笑,永远吸引着欣赏者。所以,本课导入时师叙述:刚才老师给大家呈现的都是一些肖像作品,出示《蒙娜丽莎》为主的女性肖像画让学生欣赏,这些世界名画中女性的那种矜持、高贵、优雅、秀丽的美让学生震撼,引起学生欣赏的兴趣。接着,教师问:老师这儿还有一幅肖像画,是一位年轻的画家为他非常美丽的夫人所画的,你们想看吗?这样更加调动了学生想要欣赏兴趣,随即出示《戴帽的女人》。而且让学生谈谈对作品的感受时,几乎异口同声地说“不好看”,我就顺着学生问下去“为什么不好看?”,学生们有的说“脸上的颜色青一块、紫一块”,有的说“颜色一块一块的,不柔和”……在问答中,学生把对作品不满意的地方全都列举了出来。随后,我接着学生们的话说:“是的,这幅画刚一问世时就引起人们的哄堂大笑,那是1905年秋季沙龙展览会上大家都嘲笑他,把自己的妻子画成了一只可笑的绿鹦鹉。评论家们还给他的这种创作风格起了个名字野兽派。”通过比较,引发学生思考,从而体验了绘画的不同的表现方法会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受,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音美结合,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和想象力。

情感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曾以生动的比喻来说明情感的作用:“感情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因此,在美术课堂中融入富有感情色彩的音乐,极大地丰富着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在视觉和听觉上得到双重的情感感受。而且,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音乐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在想象中引起心灵的振动,产生艺术的共鸣。在欣赏马蒂斯的剪纸作品《小鹦鹉与美人鱼》时,播放钢琴曲《献给阁下的歌》,小鸟的叫声和钢琴的节奏相呼应,仿佛让学生看到了一个美丽的童话般的世界。

四、激励追求,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学习决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应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学习其中的专业内涵和精神,对一个人情操的陶冶个人格的美化都又至关重要的意义。所以在本课的欣赏中我设计了以下两个环节:第一在欣赏马蒂斯剪纸作品之前,出示马蒂斯坐在轮椅上剪纸的照片,并讲述马蒂斯在71岁时患了肠癌,经历了两次痛苦的手术,从此病魔就再没离开过他。但是马蒂斯并没有被病魔吓倒,反而激发了他更加努力创作的热情,从此他的剪纸作品达到了艺术的最高峰,被称为用剪刀画画的人。第二课后延伸时师叙述:马蒂斯不仅是一位著名的画家,还是一位著名的雕塑家和一位出色的设计师。他曾用剪纸的方法为汶斯礼拜堂创作了彩色的玻璃窗,这是他80高龄的作品,也是他一生追求的写照。让我们一起走进马蒂斯设计汶斯礼拜堂,感受他一生的杰作。随即播放视频。这两个环节让学生感受了艺术家一生对艺术不懈的追求的可贵精神,激发学生对艺术大师的敬佩之情,从而使学生学习大师对事业不断追求、持之以恒的精神。

总之,在欣赏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给学生一片绚丽的天空,学生就能插上想象的翅膀,成为创造的主人。相信这样的欣赏活动会极大促进学生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实现了美术欣赏教学的主要目标。

猜你喜欢
马蒂斯欣赏课美术
马蒂斯拼贴画
创意美术
解开美术欣赏课的绳索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和马蒂斯比赛剪纸
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之我见
上好高中音乐欣赏课的几点浅见
野兽派马蒂斯《天竺葵》临摹
初中音乐欣赏课“划唱律动”教学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