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雨润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7-0222-01 音乐是艺术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兴趣在幼儿的学习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正如莎士比亚所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爱因斯坦不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吗?《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也说: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激发和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唤起幼儿对音乐课的深刻而长远的兴趣是音乐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由于人的兴趣是通过实践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对音乐兴趣的培养就是从实践中获得的。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应该起到这个主导作用,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和发展对音乐的兴趣。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探索和实践:
一、设计有特色的教学常规,创造和谐、愉快的教学气氛
艺术教育应当设计艺术性常规。为了更好的组织教学,突出音乐课的特点,创造和谐愉快的教学气氛,我设计并采用了一些有特色的教学常规:
(1)采用丰富的琴语。如用1 3 5 来表示起立;用5 3 1 | 表示请坐用;135|531表示请安静等等。
(2)把语言、音乐及舞蹈的基本动作融合起来,设计出师生问好歌、表扬鼓励歌等。这些教学常规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大大提高了幼儿对音乐课的兴趣,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幼儿的音乐素质。
其次,要创造和谐、愉快、活跃的教学气氛与教师在课堂上的情绪也是分不开的。教师上课时要有饱满的热情和与音乐作品相符的情感,要使自己的语言、范唱、演奏及动作都有生动的感情色彩。当教师全身心的投入教学时,幼儿自然会在教师的熏陶下出现轻松、愉快、好学的情绪。教师带给幼儿的是朝气和热情。这样才会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
幼儿天真可爱、活泼好动,没有较好的自控能力,所以运用动静交替,情景交融等各种形象生动的方法,让幼儿在动、听、看、辨、唱的趣味实践中体验:寻找音乐——感受音乐——理解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的全历程。
二、选择不同的音乐素材提高幼儿分辨音乐的能力
在进行音乐欣赏时,教材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幼儿对音乐欣赏的兴趣。选材应注意幼儿的可接受性、可接纳性。不同音乐会带给幼儿不同的感受。当然,音乐的选材是很重要的,要能吸引幼儿。音乐的选材必须贴近幼儿生活,能让幼儿有切身的体验,他们才能对音乐产生表现的欲望。
三、设计好教学语,增添音乐的特有情趣
活动组织的音乐教学语,是指在音乐活动中点缀性的音乐语言,如活动前后师幼问好等常规,就可用音乐的形式来表现,放一段欢快的音乐让幼儿做律动,表示音乐活动开始了,既可突出音乐活动的特点,又可激发幼儿的兴趣,还可间接传授知识。
节奏语,即用拍击身体动作来表示,用在活动中,可以使幼儿感受音乐速度、力度等,培养幼儿节奏感,这对歌曲进行打击乐可发挥较大的作用。
手势语,即用老师的手势代替语言,它可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通过手势可更加容易和直接地向幼儿及时传递和表达出内心的情感以入歌曲的内涵。
体态语,体态语通过教师的动作表情传递给小朋友,能起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效应,一般来讲,主要是眼睛和脸部的各种神态和表情,它以无声的语言向幼儿表露和传递内心的情感。炯炯有神的坚定的目光和洋溢欢欣的笑脸,能使幼儿情绪激昂,精力倍增。
四、注重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活动来自我表达和表现
幼儿教育的全部艺术就在于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幼儿主动求知的积极性,只有当幼儿需要的时候,教师的给予才能收到最佳效果,在以往的音乐教育中,老师往往忽视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没有给他们充分自由的活动空间,过分的注重技巧训练。其实,在教学中,只要充分调动幼儿的表现欲望,让他们在自编、自创中探索,产生动力和自信感,有了学习的兴趣,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得到了发展。
五、提供让幼儿展示个人音乐见解的舞台,提高幼儿的音乐表现能力
喜欢音乐的孩子们特别喜欢表演,为此,我经常为幼儿提供表演的机会,让幼儿在不同的音乐中,在广阔的音乐舞台上展示自己。当然,音乐的表现手法还有很多,唱歌、朗诵、绘画、舞蹈等。音乐欣赏激发幼儿的创新欲望和兴趣,针对不同的音乐选择不同的表现方法。从而更好的发展了幼儿的创新能力。
总之,我们要不断提高幼儿的兴趣,在音乐教学中溶入深厚的感情,通过音乐的艺术形象激发幼儿的美感,让他们喜爱音乐溶入音乐,让我们共同探索,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特有功能,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