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2014-04-29 14:07郝洁
课程教育研究 2014年7期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基础计算机

郝洁

【摘要】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计算机应用已经渗透到各个行业,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和应用是新世纪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环节。《计算机应用基础》成为各专业学生的必修基础课,但是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堂教学并不感兴趣,教学效果也无法达到预期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一些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学好这门课。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操作能力兴趣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7-0164-02 21世纪是知识与信息的时代,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不仅是每个人的基本素质,也是进入职场必备的技能。作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基础课程,大部分地区从小学开始普及计算机基础方面的各种知识,由于各学校软硬件设施的差异和对计算机知识讲授的不同,导致学生入学时计算机基础水平参差不齐。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被动的接受计算机理论知识或简单的模仿几个案例,很容易导致学生课堂兴趣下降,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成为教师的首要任务。下面是我自己的看法和经验。

一、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巧妙导入新课,直接激发学习兴趣。

成功的课堂导入可让学生的听课效果事半功倍。在一堂课开始时,老师要使用多种方法进行新课导入,避免单调和重复,以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Powerpoint时,可以先把以前学生做的优秀作品演示给大家看,伴随着幻灯片的放映,听着美妙的音乐,欣赏着动态的画面,内容充实并贴近生活。学生既感受到Powerpoint软件功能的强大又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这节课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采用合理的教学手段,理论联系实际,调动课堂气氛。

1.案例教学是对于某一知识点,或多个知识点,以一个案例形式来描述,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地参加到课堂活动中,也能让学生找到不同的多个解决问题的方法。既活跃课堂气氛,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讲“计算机系统的组成”,首先采用提问方式导入:“在这样一个信息化时代我们工作、学习和娱乐已经离不开电脑,如果让你们去学买一台电脑,你知道怎么挑选吗?”问题的提出会让学生产生兴趣。带上这个问题,接着摆出电脑模型,对照模型从逻辑结构和工作原理到各个组成部分进行介绍,既简单明了,又重点突出“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这部分内容。这个过程以组装、购买一台电脑为案例,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任务驱动式教学是根据计算机应用教育的特点和人们的认知规律,教师以“任务”作为学生学习的主线,把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巧妙地设计在一个个独立的任务中,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达到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目的。任务驱动法一般有五个环节:(1)设计任务;(2)提出任务;(3)分析任务;(4)探索并完成任务;(5)评价任务。例如在学习Word2003时,教师先给学生演示一个已经美化好的文档。其中包括在Word2003中制作的表格、插入的图片、艺术字、绘制的图形等。然后组织讨论,分析如何制作这些内容。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我的家乡》为主题,制作一份精美的电脑报。在此过程中,学生表现非常活跃,搜索查找资料,自由创作,进行各种尝试。在该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同时还给学生营造了创新的空间。

3.启发式教学根据知识的相通性和连贯性的特点,教师在教学时应充分启发学生,鼓励学生用所学的旧知识来学习新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自学能力。比如在教授Powerpoint相关格式化以及图片、表格、图表、艺术字与自选图形的插入与设置时,就可以用Word中的相关知识来启发学生,使之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三、引入竞赛机制,培养学生兴趣。

每个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引入竞赛机制能激起学生的好胜心,实现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激发学生的潜能。例如在指法和打字的练习中,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即教师讲解学生练习,会导致学生积极性差、主动性差、自觉性差,进而导致教学效率低,严重影响教学质量。为了激发学生的练习,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在练习中引入竞赛机制。在指法练习中可以采取打字游戏比赛,最早完成游戏的同学给予加分鼓励。也可以建立成绩档案,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进度和在班级的水平,形成你追我赶共同进步的良性循环,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四、 注重激励,合理有效评价。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强调即时性和发展性的前提下,教师通过动作、神态、语言等方式给予激励、唤醒、鼓舞,这是对学生最好的评价。例如学生创作作品时,教师给予这样的评价:“你比以前有进步!”“这个技术运用得很好!”“色彩搭配很协调!”等等,这些语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这样在今后的学习中他更能发挥自己最大潜能。

另外,不同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差异较大。对所有的学生都用同一标准进行评价,很容易造成忽视学生进步,使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对学习丧失信心而自暴自弃的后果。为避免出现此类不良后果,可对学生进行个体纵向评价,即对学生个体两个或多个时刻的表现进行前后纵向比较评价。这样,即使有的学生基础较差,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不一定能在班级整体中看到明显的进步,但通过自我对比,可反映出学生在学习中付出的努力及取得的成绩。而计算机基础好的学生,可通过竞争机制让他们有继续进步的空间和动力。

总而言之,计算机基础课是一门操作能力很强的课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除了要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教法,还要尽可能的使用多种教法进行教学,要随时随地观察学生,接触学生,了解学生,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有效地利用好整节课,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于智平.提高计算机教学效益的几点体会[J].中国电化教育,2010(3)

[2]戴长秀.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10年21期

[3]国静萍.浅谈案例教学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年09期

猜你喜欢
计算机应用基础基础计算机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计算机操作系统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设计与制作实践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任务驱动和专题式相结合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