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敏
摘要:推动素质教育的逐步实施,切实落实新课改理念,成为目前中学语文教师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这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一代新人的要求。中学语文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点,从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和新课改的要求出发,真正潜下心来,研究中学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和内容。本文中笔者立足于自己多年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从四个方面探索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 素质教育 方法
中学语文教学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和认可。祖国的语言文字的传承和发展,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的培养,都是语文教师应该承担的任务和责任。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就意味着摈弃传统的语文教学思想,实现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学内容的重大变革,提高语文教师的自身素质,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正确的道德情操和审美能力,使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得到发展。下面,笔者立足于自己多年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从四方面探索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一、教师应该用新课改理念武装自己
课堂教学是学生和教师的双边活动,正确理解教师和学生的双边的辩证关系,积极将我们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语文教师在备课时,应把本班的学生情况分析放在首位,时刻把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联系起来,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不能机械地照搬教案,十几年一本教案教到底,讲课时讲教案,照本宣科,教师、学生都在教案的框架里进行双边活动,教师就是教材的传声筒,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不折不扣地记笔记,最终达不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教师应在课堂上真正把学生放在课堂主人的位置上,将自己放在“平等的首席”的位置上,激励学生独立探究,参与教学活动,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空间思考和探索,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自己只是一个点拨者、指导者,不是裁判者、一言堂,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成功激发自信,感受成功的快乐。
二、 语文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素质教育能不能得到真正的实施和落实,还取决于语文教师自身的素质和水平,只有语文教师的高素质才能教育出学生的高素质。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和行动,与时俱进,教学相长,博览群书,不断学习语文知识以及相关知识,成为博学多才的教师。教师要胸怀宽广、性格开朗、积极乐观,时时处处给学生一种不断进取、追求进步的形象,感染学生,影响学生的生活、学习,使得学生由对教师的喜爱、崇拜变为对语文知识的热爱,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组织教学和驾驭课堂,积极引导学生,从导入新课、营造氛围,到启发讨论、课堂板书,课堂每一个环节、步骤,都要得心应手地处理,课堂自始至终都充满着和谐、主动和激情。教师要有深厚的语文功底和语言水平,努力使自己成为富有感染力的主持人,一字一句、一言一行,都体现着教师自身的魅力和水平,幽默、自然、优雅的语言,生动鲜明、恰如其分的表述,可以给学生以美感的享受和熏陶,使学生在获得语文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健康的人格。
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学校落实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对全体学生全面负责,使每一名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而素质教育实施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教师应着力优化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手段,选择适合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废除、淘汰“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实行教学民主,积极启发诱导,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分析和概括,就是根据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水平,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和主角。同时,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将所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让学生主动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现实生活问题,并从生活实践中提炼有意义的素材,学习活生生的语文,学习对生活有用的语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动机。教师还要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学习起来直观、形象。教师在课堂上更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只有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产生疑问,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四、选用理念先进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只注重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严重脱节,教学效果收效甚微,每节语文课都是固定的套路:时代背景、作者简介、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一上课就是让学生读,然后划分段落、写出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甚至让学生背诵文章的中心思想,其实,回想起来,哪个人能记住所有文章的中心思想?传统的僵化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教师在上课时应先考虑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愿意学、乐意学,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学生有了兴趣和习惯,那学习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教师要领导学生从课本中走出来,有选择地阅读,敢于取舍,利用课文这个工具和手段去教学生。当然,在教学中,教师要时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和学习毅力,培养学生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学习精神,让学生的知识、能力、品质得到提升。
总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应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不断研究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应努力找出一条适合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适合自己实际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适应新课改的需要,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目的。
(责编 张亚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