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晓霞
【摘要】新课程以转变教学理念为先导,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要求构建新型教育。新型的语文教育理念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表现为注重学生发展,扩展学习资源以及激发学生兴趣等三方面内容。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H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7-0062-02 当今社会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而教育又服务于社会,这就决定了教育业应呈现出多元性,教育的多元性必定带来学习方式的多样性,这就预示了课堂教学的形式也应改革。
课程改革是教育领域的一次深层次的彻底革命,它以转变教学理念为先导,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这就要求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着眼点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机械记忆、浅层理解、简单应用,不断追求进取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现今倡导的学习方式有: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怎样将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运用到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呢?
一、注重学生发展改变固有模式
(一)调动自主精神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将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少讲解,重点拨,多给学生自主权,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充分发挥和表现自己的内在潜能。同时,也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广泛而浓厚的兴趣,实现良性循环。
(二)优化合作意识
教学是师生交往的一种特殊手段,这种交往具体体现在教与学的过程当中。在语文课堂这样的氛围之下,学生以学习为共同目标,教师应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构建各式各样的学习方式。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来组织教育教学,动员学习者全员参与、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相互帮助等形式,让学生真正投入到群体性的学习当中,充分培养学生的协同精神。
(三)培养探究理念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的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由此说明了探究的重要性。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结构、理解程度设置问题,让学习者结合多学科知识获取新知识与基本技能。同时,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学会学习的能力。
二、扩展学习资源 拓宽发展空间
现代教育使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传授者,学习者无论是课堂还是课下都有充分的条件去获取知识。这时,教师应成为学习的引领者。
(一)多学科交叉,丰富知识
学科与学科之间都存在着知识的共荣,自然有意识地将各学科知识加以有机渗透,合理延伸,进行立体的、开放的、动态的整合,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发展。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相互延伸和补充。可以引导答案的多元化,随时和学生交流见解,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从而提高知识面。
(二)利用基础资源,积累知识
语文课堂的开放性丰富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学生可利用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等基础性资源设施因地制宜,延伸课本扩充课本的学习范畴,充分利用社会这个大课堂。
(三)深度挖掘教材,发现知识
教材又称“教科书”或“课本”,是根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编订的系统反应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语文课教师可根据文章篇目的特点来编排课本剧,以便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人物形象的揣摩和语言的品味。
三、 激发学习兴趣增进生存体验
传统的教学方式只局限在课堂本身,与外界隔绝。然而现今,这样的学习是不符合新课程要求的。因此,我们应该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向自然。让学生活学活用,并且培养他们主动参与、乐于研究的精神、帮助学生体验生活,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一)走进社会 体验生活
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的产生都离不开社会的发展。同理,其中制式点的设置也都源于日常生活。因此,为了让学生对知识更好的理解和体会,应让他们以社会为背景,结合书中的具体事件,走进社会,体验生活。
(二)亲近自然 品味生活
自然学科告诉我们人类和自然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自然界中涌动着生命,让学生走进自然、亲近自然、呼吸清新的空气,领略自然的美景,不仅增进了我们对生存空间的了解,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净化了灵魂,陶冶了兴趣,调整了学习精力,同时也储备了自然知识。
新课程的灵魂就是创新。既然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是对生活的再创造,那我们就应该扩大语文课堂的空间,让生活的气息浸透语文课堂,充分的利用教学资源,培养具有全方位知识和技能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法释义》编写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释义[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
[2]程一凡.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改革与创新[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3]刘显国.名师课堂实录[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