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加强创新型人才选拔的对策探讨

2014-04-29 00:44张华杰
考试周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

张华杰

摘 要: 创新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灵魂,是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但我国目前的研究生选拔考试对创新性的考察不够,本文对研究生招生考试如何加强创新型人才选拔上,从评价体系、复试环节、考试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研究生招生考试 创新型人才 选拔对策

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社会急需大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这就需要研究生招生考试必须多途径、多渠道地选拔人才,加大创新型人才的选拔力度,努力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型人才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因此,培养创新能力强的高层次人才,早日使我国知识创新实力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具有现实的紧迫性,这对研究生选拔与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改革研究生招生考试选拔创新型人才的紧迫性和重要意义

创新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灵魂,是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研究生入学考试作为研究生教育的一个关键环节,关系到国家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选拔与培养水准。近些年尽管我国研究生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不可否认,我国研究生在校科研水准整体上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研究生的科研成果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明显偏低。在科学技术发展史上取得过重大成果的研究生,主要来自美国、日本、英国等,而我国研究生还不多见。我国研究生在校科研水准不尽如人意,除了需要从培养上检讨之外,恐怕更重要的还要认真检讨研究生入学考试与选拔。目前的研究生招生考试过程中对考生的创新能力的考查不够。研究生入学考试必须由应试型向创新型转轨,构建一套以衡量创新能力为核心,兼顾综合素质的符合中国实际的选拔体系,才能适应培养创新人才的时代要求。因此,从此意义上说,以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为目标的研究生招生考试改革势在必行。

二、现行研究生招生考试在选拔创新型人才方面存在的不足

(一)评价标准还不完善

虽然国家要求研究生录取工作应贯彻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确保质量,宁缺毋滥的方针,既要以考试(含复试)成绩为主,又要参考平时成绩和表现。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在绝大多数考生“德”、“体”都合格的实际情况下,“择优”的最后决定因素只能是分数。任何考试特别是笔试的考试成绩都无法与应试者的真实水平一一对应,那些靠死记硬背、重复考试考取高分的考生,并非全是最优秀的,而具有创新素质的考生,不一定都能得高分。由于研究生招生单位对创新能力没有严格的考核指标,录取研究生时,对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考虑相对较少。相当一部分考生创新能力一般,考前只要把重点集中在英语、数学、政治等公共基础课,通过各种专门的“考前辅导”,靠重点突击、死记硬背,专业课考题通常由各学校各专业自拟,内容多限于单学科,因此,考生只要掌握由导师指定的少量教科书,通过短期突击、强化复习等便能轻松过关,其他功课即使完全不学也能被录取。这样的录取方式对于那些平时不学习、专业基础差,却长于应试教育的学生好似如鱼得水,而一些刻苦努力、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学生则很有可能因为没有用更多时间进行专项复习而被淘汰;一些有特殊才能、有较大创新潜能的同学,会因欠缺应试经验而与研究生教育失之交臂。因此,只以卷面分数为标准的研究生录取方式造成实质上的不平等,不能全面反映考生的科研素质与创新潜能;对国家来说,这是造成教育资源和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长此以往,不但助长一些大学生“玩三年,拼半年”的投机风气,还最终严重影响优秀人才的选拔,降低研究生的生源质量,陷入应试教育高分低能的怪圈。因此,偏重于知识与技能的传统考试模式必须尽快向以考评创新能力(或潜能)和科研综合素质为主的方向转轨。

(二)复试工作趋于形式化

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初试阶段,注重的是对考生进行本学科专业基础知识的考核,而缺少对考生综合素质的考核,复试阶段是考核考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但现行的研究生考试方法,即笔试加面试,更注重笔试成绩的方法,无法选拔大批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硕士生入学主要是凭初试的考分录取,虽然进行复试,但内容单调,侧重于业务方面,缺乏对考生创新意识方面的考核,而且复试成绩占的比重不大,对录取与否不起决定性作用。有的高校复试工作内容简单,形式呆板,缺乏量化标准,完全凭主观印象,没有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估体系和规范的复试程序,使复试工作陷入混乱、无序的状态。从高校招收的新入校的研究生看,相当一部分没有创新意识,更谈不上创新能力。70%以上的研究生导师认为,研究生创新能力与其创新意识和创新潜能关系至关密切,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潜能的研究生很难在短短两三年的培养期内彻底改变,关键是要把好入学关,选拔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生源。因此,这种重初试、轻复试的做法如不彻底改变,就很难适应创新型人才选拔的需要。

(三)招生人员工作量过于繁重

对于招生单位来说,硕士生招生工作从上一年的6月份制订招生计划、编制招生专业目录开始,到第二年的6月份发放通知书结束,长达12个月。在这一个招生周期里,招生单位还要负责自命题科目的命题、印制、封装、评阅工作,以及考生咨询、报名、初试、复试、体检等。11月份考生报完名后,招生单位还要对每一个考生的报名材料进行仔细审核,向合格考生寄发准考证。对于异地报考者,招生单位需要向考点邮寄试题,考试结束再由考点将试题寄回。由于初试时间一般在春节前两周左右,初试结束后,招生单位工作人员必须利用春节前后的假期时间整理、装订试卷,能及时评阅。阅卷结束后,招生单位需要向考生邮寄成绩单,向上线考生发复试通知,组织复试;向拟录取考生单位寄调档通知单,接收并审查考生档案;向录取考生寄发录取通知,等等,这一系列工作都随着报考人数的增加而工作量急剧增加。招生工作人员常年疲于应付各种事务工作,没有时间和精力研究如何更好地选拔创新型优秀人才。

三、选拔创新型人才我国研究生招生考试应采取的措施

(一)构建以综合素质考察为导向的结构化考核评价机制

在研究生考录过程中,选拔专业上的创造型人才需要考查许多实际研究能力,如选题能力、设计实验的能力、筛选信息的能力、验证假说的能力等,这些能力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分析能力、洞察力的基础上的,而且是不能通过复述书本知识体现的,而是通过对考生各方面素质进行全方位的考查实现的。为了考查这些能力与素养,在研究生招生录取中须考核应试者的研究设想、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同时结合其已有的研究成果。然而,上述这些考核内容在我国目前的研究生考试中很少出现,很多高校甚至到了博士生考试的复试阶段还在测查考生对某些专业术语的记忆程度。正是现行研究生考录方式对包括专业素质在内的全域化要求过低,使多数研究生不仅入学前没有明确的研究方向,而且入学后难以尽快选题,这是造成毕业论文仓促完成、质量大受影响的重要原因。因此,有关实际研究能力的考查应在入学考试中充分体现。实际上,优先录取有科研实践经历的考生,尤其是那些在某些研究方向上已作出成绩或已显现出较大创造潜能的考生,有利于提高研究生质量,可是我国目前的研究生考录制度对此却没有相应的制度保证。

为了改变目前这种录取标准单一、管理模式僵化的弊端,我建议可将总考核成绩划分为四个方面:创新潜力、学术背景、综合能力考察和笔试成绩作为研究生的录取的主要参考标准。高校的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采取四项结合的方式科学的考察、录取高质量的创新人才。

1.创新潜力考察。创新潜力的考察可以采取考生提交自己的本科及工作期间能体现自己创新思维、创新潜力、创新贡献的书面报告、论文及相关证明材料。高校的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根据专业方向对创新潜力的要求,组织高水平的导师对考生材料进行认真评审、打分,同时对每位考生的创新潜力进行认真的书面备案,以便录取后为学生选定适合的导师,导师能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发挥考生的创新研究潜力。

2.学术背景考察。学术背景考察可要求考生递交四份材料:一是大学本科阶段的成绩和业绩。也就是指考生在取得复试资格后,能否被录取,还要视其本科的学业成绩、科研能力或工作业绩而定,将其作为录取与否的考查条件,而不把研究生入学考试作为录取的唯一标准,这样可以更全面地反映出考生的实际水平和未来发展的潜力。二是大学期间任课教师的推荐信。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研究生招生的推荐信的方式,由考生提供两三封教授或熟悉考生情况人员写的推荐信,对考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及特长等作出评定。这样可以确保考生的业务基础,为以后的学习、科研提供保证,其中具有工作经历的考生应还有一封来自于工作单位的推荐信。三是附件材料,主要是学习期间、科研工作期间的学术情况的证明、获奖证书等,以便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小组考查考生的综合学术基础。四是学习科研计划书,考生应在此份材料中叙述清楚自己的科研兴趣及计划,以便在研究生培养阶段尽快进入科研角色,早出成果、多出成果。

3.综合能力考察。综合能力的考察相当于以前的研究生复试,也就是上面提到的面试,对考生进行更全面的能力考查。可以采取口试或笔试的方式,全面考查考生是否已具备较全面的专业知识背景,是否具备研究生阶段必备的综合能力。

4.笔试成绩。笔试也就是考查学生的基本学术技能的广度和深度。通过创新潜力、学术背景、综合能力和笔试综合考察后,导师对考生的技术知识、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学术创新能力,科研能力等方面均会有较全面和客观的了解,可以根据自己的科研方向、考生的能力水平、研究兴趣录取满意的学生。这样的方法将会彻底打破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研究生对导师的依附关系,充分调动起师生双方科研创新工作的积极性。

(二)在复试中把创新能力的考核作为录取的重要指标

复试阶段是考核考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只要通过科学地选择复试内容,合理地制定复试程序,导师和专家组本着公正严明的态度对考生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考察,主要考查在笔试中不能很好地反映出来的一些素质和能力,如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等,这样就会对考生的综合素质有全面深刻的了解。复试工作必须加强,尤其是在国家研究生招生计划扩大的情况,复试工作应发挥监督、检查的作用,从而保证招生质量。在复试工作中可采取以下措施。

1.成立创新型人才选拔复试小组。各招生单位必须按不同的学科专业及参加复试的人数成立一个或几个复试小组,其组长应由所在学院统一任命,复试小组组长应由本学科专业的学术带头人担任,小组成员应由专业课教师组成。这样的人员构成是比较科学的,由学术带头人把握本学科专业研究的前沿性成果,专业课教师负责对考生进行本学科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考核。复试小组在研究生招生部门统一安排的时间内,对考生进行复试。

2.科学地安排复试内容。考生的创新素质和科学研究能力不可能仅凭一次考试得到反映,在复试过程中导师应从各种途径了解考生情况。要有对考生的科研能力、創新能力和实际工作成果的考评办法,并参考学生的各种技能证书、专业证书等,还可以通过看考生的学士课程学习成绩,已发表的论文和学士论文等了解,更有效地了解是直接与考生交谈,对考生的思想政治、学术观点、学术态度、知识面、创造精神、科研意识等进行全面而直接的考核。从中可以看出考生思维是否敏捷、灵活,思路是否清晰、有条理,以及有无学术创新的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等。导师可以通过对这些情况的了解,对考生的真实水平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在对各个考生的比较中增强选拔的科学性,提高准确性。另外,外语的听说能力,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应成为复试的重要内容,因为这是研究生今后科研和创造的重要工具。

3.制定规范的复试程序。复试工作要制定出科学规范的流程,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编制统一的记录表格和评分表格,复试应首先进行综合素质面试。考生先进行自我介绍,这是考生展示自我才华的机会,然后由复试小组成员围绕复试内容提问,考生现场回答,教师现场打分,最后进行专业基础知识的笔试。整个复试过程要有记录,成绩采取百分制,对每名考生都要填写复试意见和评语,明确提出可否录取的意见。

(三)借鉴国外先进研招经验采取综合能力考试模式

综合性考试模式是与现行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模式相接近的一种考试模式,它侧重于对考生的综合知识、综合能力的考查。初试中的考试科目相同,但内容趋于综合考察,复试中更注重考生创新能力、专业知识、个人素质等综合性的考察。它具有如下特点:

1.外语加强应用性,而非应试命题的要求,在复试中加强对学生听力和口语的考察。

2.参照美国GRE形式,形成以汉语为载体的中国特色学能考试。只对考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进行基础性测试,主要看考生是否具备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的潜力,内容可分为语言表达能力、数学基础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写作能力四个部分。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

3.基础课的考试内容应作必要的拓宽。为满足创新教育的需要,对研究生基础课实行综合科目统一考试。基础综合课的命题范围应覆盖各学科专业大学本科阶段的若干门主干课程,旨在考查学生大学本科阶段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知识掌握的广泛程度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反应速度。

4.专业基础课要按一级学科考查,着重考察考生对报考专业的专业基础理论、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的深度和广度,以及运用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测试其是否具备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研究的能力。专业课考试可考虑设置综合科目,主要考查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一级学科招生模式。这种招生模式的实施,拓宽了知识的涵盖面,加强优化基础知識和专业基础知识命题结构,使基础扎实、创新潜质好的学生脱颖而出;有利于宽口径培养研究生,为导师和研究生提供更广阔的学科发展空间;大大缓解招生考试组织工作的难度和劳动强度,进一步保证招生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淑华,马永斌.改革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与录取工作的思考.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1(4).

[2]屠中华.加大硕士生招生改革力度简单高效地选拔优秀人才[J].中国高教研究,2003(12).

[3]刘峰等.现行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之思考[J].教育决策与管理,2004(3).

[4]周云燕.研究生录取制度之我见.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3(4).

基金项目: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科研立项课题(编号:2012GJZD05)

猜你喜欢
创新型人才
多元化模式构建创新型应用型药学专业人才培养实践平台探索
高校实验室建设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和对策研究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研究
高校景观设计专业创新与实践人才培养体系探索
“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下体育教学的课程建设规划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逻辑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逻辑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信息技术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综述
我国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及改革策略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