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寒雪
[摘 要] 本文通过对我国工业领域产能过剩发展历程的研究,将其分为3个阶段,分别是产能过剩凸显期、产能过剩加剧期和产能过剩严重期。在发展历程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我国工业领域产能过剩的现状进行了剖析,结果表明,我国在水泥、玻璃、化工、有色金属和多晶硅等行业存在着严重的产能过剩,对相关行业的发展产生严重阻碍。
[关键词] 工业领域;产能过剩;发展历程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08. 052
[中图分类号] F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08- 0088- 03
“过剩”是完全市场经济下的一种常态,但持续的且程度不断加剧的“产能过剩”却是中国特有的现象。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从消费品到工业品、从传统产业到新兴产业,产能过剩领域的范围不断扩大、程度不断加深。尽管政府对产能过剩的治理力度不断加大,治理重点也逐步明确,但受制于体制机制性的束缚,产能过剩持续加剧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1 中国工业领域产能过剩发展历程
1994年之前,中国计划经济占据绝对的主导低位,无论是生活消费品还是工业消费品都存在较强的供给约束。1994年之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确立,伴随市场的放开,商品市场逐步走向供大于求的需求约束,“过剩”局面开始逐渐显现。依据经济发展的阶段及引发因素、表现特征的差异,可以把中国产能过剩的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
1.1 产能过剩凸显期(20世纪90年代)
1994年,中共“十四大”正式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在这一纲领的指导下,经济各领域的计划性限制逐步放开,企业、个人投资蓬勃兴起,社会投资热情持续高涨,带动市场供给的快速增加,生产生活用品長期以来供不应求的格局逐渐被打破,消费品买方市场格局加速发展。特别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外贸出口遭受重创,国内消费需求也随之转入低迷,由此导致中国经济领域第一次大范围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
1995-2001年,国内市场主要商品中供过于求的商品所占比重分别为:14.6%、9.1%、31.8%、33.8%、80%、79.6%。其中,1997年工业消费品供过于求的比重占36.9%,农产品的比重占25.2%。供过于求较为严重的商品包括:化工类100%,建筑装饰材料100%,五金商品60.87%,交电商品56.25%,纺织品54.32%,日用杂品52.17%,针棉织品51.72%,棉麻蚕茧57.14%。1998年,消费品市场供过于求的比例为33.8%,1999年上半年上升至72.2%,下半年则进一步扩大为80%,供过于求的比重比上半年和1998年同期分别高出7.77和35个百分点;其中,1999年下半年工业品、农副土特产品供过于求的比例分别为91.14%和42.34%,同比分别增加4.12和14.41个百分点。
从数字上看,当时在消费领域已经形成明显的“供给过剩”,但结合当时的供求特点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问题,主要是无效供给过剩与有效供给不足,表现为工农业发展较好,生产能力有较大提升,但居民商品消费需求却不断下降。从需求方面看,由于处于买方市场,消费需求的发展趋势是多样化、细致化、品质化,消费者对产品的种类、式样、质量以及服务等有很高的要求;从供给方面看,当时中国许多企业并不能随着市场变化而调整生产情况,从而出现了虽然一般加工工业的生产能力过剩,但符合消费者要求的高品质商品却呈现供给不足。从当时的统计数据可以发现,不少行业的设备闲置严重,呈现出生产能力利用率低。
1.2 产能过剩加剧期(2002-2008年)
2001年底,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制造业出口的大门由此敞开,为缓解国内供给过剩提供了出路,但同时也为产能的进一步扩展提供了动力。此外,为有效应对这一时期的通货紧缩,中国政府也实施了持续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鼓励民间投资、鼓励出口,带动了制造业投资的快速增加。在这两种力量的推动下,中国消费品行业的产能过剩情况不断加剧,同时,一些生产资料行业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过剩,特别是钢铁、水泥、铁合金等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不断加剧。200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指出,钢铁、电解铝、水泥和汽车等4个行业极有可能存在产能过剩。200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指出,确定出现产能过剩的行业已达到11个。
商务部调查数据显示,2005年上半年,国内39个工业行业的产成品库存同比增长19%,产品供过于求的矛盾整体呈现加剧的趋势,特别是钢铁、电解铝等产品供过于求的矛盾比较严重,出现了价格下跌、库存和应收账款大幅增加的现象。此外,国内600种消费品市场中,纺织品、家电、鞋等商品市场需求减弱,供大于求趋势明显。在商务部监测的84种纺织品服装中,86.9%的商品供过于求;73种家用电器中,87.7%的商品供过于求;19种五金电料商品全部供过于求。
2008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明文指出,传统煤化工重复建设严重,产能过剩30%;水泥产能18.7亿吨,在建生产线产能6.2亿吨,另外还有已核准尚未开工的生产线产能2.1亿吨,产能全部建成后将达到27亿吨,而市场需求仅为16亿吨,产能将严重过剩;全国平板玻璃产能6.5亿重量箱,即将投产产能4 848万重量箱,此外还有30余条在建和拟建浮法玻璃生产线,累计产能超过8亿重量箱,产能明显过剩;多晶硅产能2万吨,产量4 000吨左右,在建产能约8万吨,产能已明显过剩。此外,全球范围内电解铝供过于求,国内电解铝产能1 800万吨,占全球42.9%,产能利用率仅为73.2%;造船能力为6 600万载重吨,占全球的36%,而2008年国内消费量仅为1 000万载重吨左右,70%以上产量靠出口;大型锻件也存在着产能过剩的隐忧。
形成这一时期产能过剩的最重要原因,就是投资与消费的严重不协调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除1997年),最终消费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都保持在50%以上,而2002年、2003年大幅下降,之后基本保持在40%左右。与之相对应,资本形成对国民经济拉动的贡献率自2002年开始超过最终消费。尽管这一时期外贸出口大幅增长,但增幅依然低于国内投资的增速。这种投资与消费的反向变化,进一步加剧了国内的过剩产能。
这一时期,投资加速的重点在工业部门,特别是能源与基础原材料行业,如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煤炭、化工、水泥等行业。2004-2008年间,这些行业投资平均增速基本保持在30%以上,其中煤炭与电气更是超过40%,是同期GDP增速的3倍以上。
1.3 产能过剩严重期(2009年至今)
自2008年下半年开始,全球金融危机逐步蔓延,欧美实体经济遭受重创。而此时,中国外贸经历了“入世”后的8年辉煌,国内产能已对外形成严重依赖。出口的萎缩,导致国内制造业产能过剩问题再次集中爆发。同时,美国房地产崩塌,引致国内房地产发展短暂回落,也使得对钢铁、水泥、建材等行业的需求锐减,对相关产能造成巨大的压力。为有效应对金融危机,确保经济的增长,政府迅速出台了“4万亿”投资计划、“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以及宽松的财政货币等手段。在政府的干预下,国内需求很快得到好转,同时企业预期也得以提升,引致新一轮的盲目投资,为此后更加严重的产能过剩埋下了隐患。
这一时期,产能扩张的重点在工业领域,特别是“十大”振兴产业。2009-2011年,有色金属行业铜、铝、铅、锌冶炼产能新增合计1 700万吨,是2006-2008年的1.2倍;焦炭累计新增产能2.11亿吨,是此前3年的1.5倍;平板玻璃累计新增产能3.69亿重量箱,是此前3年的1.4倍;电石累计新增产能708万吨,是此前3年的1.4倍;汽车累计新增产能563万辆,是此前3年的1.2倍;化纤累计新增产能888万吨,是此前3年的1.3倍;氮磷钾肥累计新增产能2 751万吨,是此前3年的1.2倍。
中国大宗商品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2年,能源、化工、橡塑、有色、钢铁、纺织、建材和农副等8大行业中的500多个产品,90%以上的产品的产能利用率低于80%,并且超过一半的产品的产能利用率低于70%,产能利用率低于60%的产品接近1/4。产能过剩最为严重的10种产品包括:阔叶木浆、不锈钢板、冷轧板、锡、甲醇、镍、PVC、无缝管、沥青、铅。其中,金属领域包揽了60%;产能利用率最低的为不锈钢板,仅为45%。
面对重点工业领域产能过剩状况的持续加剧,政府也加大了对过剩产能的调控力度。自2009年开始,工信部每年定期对外公布各行业年度产能淘汰目标,并且从2010年起进一步分解到具体企业。整体来看,国家对过剩产能的淘汰力度逐步加大,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社会总过剩产能规模的快速扩大。
2 中国工业领域產能过剩现状
2009年以来,受政策刺激及企业自身的乐观预期,中国重点产业领域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产能扩张也随之加快。而由于需求增速的放缓,工业领域产能过剩也呈现不断加剧的趋势,在2012年外需萎缩的状况下尤其明显。
2.1 水泥行业
进入新世纪以来,高速发展的房地产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给水泥行业带来了黄金发展期,也造成了产能扩张速度远远超过需求增长速度。2003-2007年和2008-2012年,水泥行业平均过剩产能分别为3.25亿吨和4.69亿吨,产能利用率平均为76%和79%。其中,2008-2012年,水泥行业建设总投资6 600亿元,年平均投资增速达30%。
2000年,中国水泥产能为5.97亿吨,当年产量为5.83亿吨,产能利用率高达97.6%。2008年,中国水泥产能18.7亿吨,当年产量为13.8亿吨,产能利用率仅为74.2%。2009年10月至2011年底,全国共新建了463条水泥生产线,新增有效水泥产能超过8亿吨。2012年,全国水泥行业新增生产线125条,新增熟料产能1.6亿吨,进一步加剧了水泥行业的产能过剩。此外,2012年全国共216条在建水泥生产线,预计2013年建成投产,届时新型干法水泥将达到31.3亿吨,产能利率将下降至70%以下。
此外,2010-2012年,水泥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合计为5.14亿吨,新增产能合计6.85亿吨。
2.2 玻璃行业
2000年之后,随着汽车、房地产等行业的蓬勃发展,中国玻璃行业进入黄金发展时期。2000年,国内玻璃行业产量不足2亿重量箱,2011产量达到7.38亿重量箱,年均增幅超过20%,稳居世界玻璃大国位置。
2010年,新增平板玻璃生产线34条,新增产能1.3亿重量箱,全国平板玻璃产能已达8.9亿重量箱,但平板玻璃产量仅为6.3亿重量箱,产能利用率已降至70%左右。与此同时,全国各地尚有在建、拟建生产线30余条,待释放产能高达1亿重量箱。2011年,全国平板玻璃制造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0亿元,同比增长17.3%,超过产量增长速度。在投资的推动下,2012年,全国平板玻璃生产能达到10.4亿重量箱。但受房地产投资增速回落,平板玻璃市场需求疲软,产量较2011年同比减少3.2%至1.74亿重量箱,致使产能利用率降至68.3%。
此外,2010-2012年,平板玻璃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合计9 584万重量箱;新增产能合计3.86亿重量箱。
2.3 化工行业
中国传统化工产品产能过剩情况较为严重,这些产品主要存在于化肥(尿素、磷铵)、农药、两碱(纯碱、PVC)、化纤(涤纶、锦纶、粘胶)和煤化工(甲醇)等传统行业。2006-2011年,大部分产品的行业开工率都处于逐年下滑状态,2011年产能利用率平均不足60%。2012年,化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1.76亿元,同比增长23.1%,高出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幅2.5个百分点。在投资快速增长的推动下,行业产能过剩状况也进一步加剧。
截至2012年底,中国合成氨产能达到7 200万吨,存在2 000万吨的过剩产能;尿素产能达到7 100万吨,过剩产能约为1 800万吨;磷肥产能达到2 360万吨,超过国内需求1 000万吨;氯碱产能突破3 800万吨,产能利用率在70%左右;聚氯乙烯产能达到2 236万吨,产能利用率约59.9%;纯碱新增产能190万吨,产能利用率为49.5%;电石新增产能约400万吨,远超过全年淘汰127万吨产能,装置利用率约75.6%;甲醇行业新增产能587万吨,产能利用率为49.5%;二甲醚产能利用率38.2%,处于规划阶段的项目超过20个,产能合计为1 056万吨。
2.4 有色金属行业
目前,国内大铜、铝、铅、锌等有色金属冶炼行业都存在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2010-2012年,这4种金属冶炼产能淘汰累计分别为137万吨、128万吨、213万吨、95万吨。
2008年,国内铜冶炼产能约460万吨,2009年达到520万吨,而2009年精炼铜产量为426万吨,产能利用率为82.5%。2011年,国内竣工投产的精炼铜产能为115万吨,总产能达到710万吨,产能利率降至73%。2012年,国内精炼铜产能接近800万吨,全年产量为582万吨,产能利用率继续下降。
2008年,电解铝已建和在建产能超过1 800万吨,当年消费1 260万吨。2011年,电解铝产能达2 530万吨,约占全球的50%,产能利用率为80%。2012年,铝冶炼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6.1亿元,同比增长24.9%,全国电解铝产能达2 765万吨,产量2 027万吨,产能利用率降为72%。
2009-2011年,国内铅冶炼新增产能分别为89万吨、100万吨、77万吨。2011年,国内铅冶炼产能约为560万吨,产量为465万吨。2012年,国内铅冶炼产能约600万吨,产量为460万吨,产能利用率为76.6%。
2009-2011年,国内锌冶炼新增产能分别为66万吨、127万吨、84万吨。2011年,国内锌冶炼产能约为640万吨,产量为522万吨。2012年,国内锌冶炼产能约710万吨,产量为484万吨,产能利用率为68.2%。
2.5 多晶硅行业
2005年,国内多晶硅产量仅有60吨,下游消费需求高达2 700吨,在供求嚴重失衡的状态下,多晶硅价格开始疯涨。2005年以前,多晶硅的市场价格仅仅在30美元/千克左右,至2008年已接近500美元/千克。在巨大的利润驱动下,国内多晶硅行业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大量资本进入多晶硅产业。2006-2011年,中国多晶硅产量连年翻番,年均增长超过100%。
2009年,国内多晶硅产量为2.03万吨,产能利用率为67%。2010年,国内多晶硅已形成产能7万吨,而产量仅为4.5万吨,产能利用率在64%左右。其中,硅片硅锭产能利用率为47.8%,晶体硅电池产能利用率40.5%,太阳能薄膜电池产能利用率则仅为20%。2011年,国内多晶硅总产能达13.5万吨,而产量为8.3万吨,产能利用率降至61%。
2012年,国内多晶硅行业产能达到19万吨,而实际产量仅为6.4万吨,产能利用率仅为33.7%,存在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与此同时,2012年中国进口多晶硅产品8.2万吨,较2011年大幅增长28%。可以看出,国内多晶硅行业仍旧依靠大量进口,多晶硅行业的产能过剩属于典型的结构性产能过剩,高端产品供不应求,低端产品供过于求,由此造成国内企业大面积停产,企业普遍亏损。全国投产多晶硅的40多家企业中,有近70%的多晶硅生产设备处于停产状态。
3 结 论
总体来看,中国工业领域产能过剩的出现经历了一定的阶段,但由于体制机制的限制,产能过剩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抑制,更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特别是水泥、化工、玻璃、有色金属以及多晶硅等行业产能过剩现象表现得尤为突出,虽然国家也在加大力度淘汰落后,治理产能过剩,但效果并不是很明显,企业停产,亏损现象依旧严重。
主要参考文献
[1]冯梅,陈鹏.中国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程度的量化分析与预警[J].中国软科学,2013(5).
[2]曹建海,江飞涛.中国工业投资中的重复建设与产能过剩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
[3]陶忠元,褚丽彦.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钢铁产业产能过剩及其影响[J].对外经贸实务,2011(8).
[4]殷保达.中国产能过剩治理的再思考[J].经济纵横,2012(4).
[5]冯梅,孔垂颖. 基于VAR模型的中国钢材出口影响因素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3(5).
[6]程欣炜.以淘汰落后产能方式解决产能过剩问题[J].商场现代化,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