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晨曦
[摘 要] 本文基于中国钢铁产业产能过剩背景,从产能过剩发展历程,分析了中国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特征。研究表明,中国呈现4个阶段性特征;长线材生产能力全面过剩,管材生产能力基本平衡,高端板材产品高度依赖进口;钢铁供给在6大地区的分布非常不平衡,存在明显的区域性产能过剩与不足。
[关键词] 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特征分析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08. 053
[中图分类号] F4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08- 0091- 04
近年来,中国钢铁产能过剩问题逐渐突出。从产能過剩的发展历程来看,中国钢铁产业发展存在较为明显的阶段性或周期性过剩特征,即产能过剩程度或引发因素与国内外宏观经济波动和产业政策的调整有很大的关联性。此外,结构性过剩与区域性过剩也是中国钢铁产业的重要特征。
1 阶段性产能过剩
所谓阶段性过剩,是指与中国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状况的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点,受每一阶段重要事件的影响较为突出,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①因某一事件的发生引发产能过剩矛盾的凸显,进而引发政府加强对产能过剩的调控,随后产能过剩状况暂时得以缓解;②因某一事件刺激,引发产能的快速扩张,为之后产能过剩的暴露埋下隐患。总体来看,20世纪末期以来,中国钢铁产业产能过剩具有4个阶段性特征。
20世纪末期中国钢铁产业产能过剩问题的暴露,导火索是1997年、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1994年,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方向正式确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活跃,被积压许久的投资、消费意愿得以快速释放,推动了社会经济各领域的蓬勃发展。而正当国内发展形势一片大好之时,自1997年下半年开始,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并迅速蔓延至亚洲新兴经济市场,韩国、香港、台湾、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先后遭受重创。尽管当时中国金融体系尚未对外开放,遭受的直接冲击较小,但却给发展势头正猛的国内市场留下浓重的阴影。之后,消费、投资意愿急剧下滑,出口也大幅回落,国内经济进入紧缩阶段。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钢铁产品的需求也出现明显放缓,无法吸纳由于前期投资而陆续释放的产能,使得产能过剩矛盾开始凸显。面对这一情形,1999年政府开始明确对钢铁产业产量与产能进行调控,控制投资规模与淘汰落后产能并举,并在之后一直延续这种做法,使得产能过剩矛盾暂时得以缓解。
中国加入WTO原则上有利于缓解国内产能过剩的压力,但实际上却刺激了产能的扩张,为此后产能过剩的加剧埋下了隐患。2001年底,中国正式加入WTO,外需的大门逐渐被打开,这为国内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供了更多的机遇。由于具有较强的成本优势,中国制造业出口规模迅速扩大,外贸企业利润也大幅增长。在对出口形势极其乐观的预期下,国内制造业投资更是大规模兴起,进而带动以钢铁为重点的制造业生产资料投资的快速增长,形成巨大的潜在产能过剩隐患。这不仅增大了国内产能过剩的压力,也导致了对外贸易争端的增多。考虑到依靠国际市场消化产能存在很大的贸易风险,而国内钢铁产品需求增长又非常有限,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政府再次对钢铁产业进行严厉调控,重点从严控新增产能着手。在政府一系列组合政策的压制下,2004年中国钢铁产业新增投资快速放缓,之后逐步恢复到正常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产能的快速扩张势头,但前期投资形成的产能在2005年前后陆续释放,此后对国内与国际市场都形成了巨大的压力。
从2007年底开始,在中共“十七大”思想的指导下,中国重工业化进程快速推进,汽车、船舶、机械、电力等产业迅速发展,房地产也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拉动了国内钢铁产品需求的快速增长,使得产能过剩的矛盾有所弱化。然而,2008年下半年,美国次债危机爆发,之后由金融渠道逐步蔓延至实体经济领域,造成全球经济增长大幅放缓,发达国家经济普遍陷入萎缩状态。受外围经济影响,中国外贸出口遭遇前所未有的打击,制造业形势异常严峻,房地产市场信心也受到重创。下游需求的萎缩,使得中国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的矛盾随之突显,但这一局面很快得以缓解。面对出口与内需的不足,2008年底,为“保增长”中央政府出台了“四万亿”的投资计划,各地方政府也规划了大量的投资项目。在大规模投资的刺激下,国民经济稳定发展得到了保障,但同时也拉动了各领域产能的大幅扩张,进而更大程度上带动了钢铁基础工业投资与产能的急剧扩张,为政策效应消退后产能过剩的加剧埋下隐患。
2011年开始,随着政策效应的减退以及新增产能的陆续形成,在国内需求放缓的大背景下,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的矛盾逐步凸显。而从下半年起,受欧债危机拖累,全球经济再次进入下行通道,中国经济遭受的冲击更是超过以往,这进一步加剧了产能过剩的程度。在内部有效需求严重不足与外部需求快速萎缩的双重挤压下,国内经济增长节节回调,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的程度也步步加深,钢铁企业盈利水平大幅下滑,行业盈利能力跌至新低。2012年,成为中国钢铁产业产能过剩最为严重的一年,产能利用率下降到72%的历史低点①,大中型钢铁企业主营业务几乎全面亏损。作为生产资料生产的最前端,钢铁行业发展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面对这一情形,政府并未向2008年危机时那样出台大规模救助计划,反而进一步加强了对行业的产能调控,加大对落后产能的淘汰力度。如果未来这种调控方向一致不变,中国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状况有望得到缓解。
2 结构性产能过剩
所谓结构性过剩,是指长线材产品过剩、板带材产品相对不足以及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不足的情况。在现代化建设初期,由于建筑类钢材缺口较大,市场供不应求。在巨额利润的诱惑下,来自各方的资金竞相进入钢铁行业,兴建了一大批长线材钢铁项目,为这一产品的严重过剩埋下隐患。近年来,随着汽车、机械制造等行业所需板材产品的大增,市场出现严重不足的情况,部分拥有强大资金实力的钢铁企业随即建设了一批板带材生产线,大力提高板带材比例。
长线材生产能力全面过剩。长线材主要包括螺纹钢、小型材、中型材、线材等,属于低端、低附加值的产品,主要应用于建筑行业,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生产线投入较小。近年来,国内长线材产能扩张迅速,已经成为是中小型钢铁企业的主导产品,产能超过钢材总产能的50%,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目前,中国长线钢铁产品的出口量大大超过进口量,是对外出口的主要钢材品种。
管材生产能力基本平衡。管材包括球墨铸铁管、镀锌钢管等,主要应用于城市能源、热力管道铺设及家庭装修等领域。随着新材料的兴起,管材在一些领域逐渐被塑料管及铝塑复合管所取代。由于管材生产较线材存在一定的技术要求,近年来国内管材产能相对稳定,占总产能的比例基本维持在10%左右,能较好地满足国内需求及出口,产能利用相对较高,进出口基本平衡。
低端板材生产能力过剩严重。板材主要包括中厚板、特厚板、冷轧、热轧、镀锌板等,主要用于机械、设备制造。近些年来,随着中国造船、汽车、机械等工业的发展,拉动了对板材需求的快速增長,国内众多企业纷纷加快板材的产能扩张。2011年底,中国板卷轧机产能达到2.2亿吨,而当年板材产量仅为1.3亿吨,产能利用率仅为59%。2012年,造船、铁道用钢需求不足,低端热轧宽带钢轧机、中厚板轧机和轨梁轧机的产能利用率均低于70%,过剩情况较为严重。而同时,中国板材进口占钢材进口比重依然超过80%。
高端板材产品高度依赖进口。对于高端板材来说,目前大部分都能生产,但生产能力严重不足,远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国家每年都需要大量进口。多年来,冷轧薄板、镀层板、中厚板和电工钢板一直是中国进口量比重最大的板材产品,2012年,这4种产品的进口量占比分别为30.6%、26.9%、21.1%和6.1%。特别是冷轧薄板、镀层板和电工钢板3种产品,进口占比分别是国内产量占比的2倍、2.9倍和3.7倍,而且热轧及其他表面处理的薄板等产品进口量占了中国钢材进口总量的2/3,冷轧、镀锌、硅钢板的进口依赖度一直在50%左右。
从近些年中国钢材进出口价格来看,产品结构性过剩特征也较为明显。由于高附加值、高端产品国内无法生产或生产能力不足,致使国际市场供给紧俏,供应商乘机抬价,从而导致进口价格明显偏高。2005年以来,中国钢材产品进口均价长期高于出口均价长期,并呈现出差距日益拉大的趋势。2012年,中国钢材进口均价为1 303.45美元/吨,钢材出口均价为923.81美元/吨,进出口差价为379.64美元/吨,较上年增加12.98%。
3 区域性产能过剩
所谓区域性过剩,是指某一区域内钢铁产业的生产能力超过市场所需要的能力,而另一区域则是生产能力无法满足市场所需要的产品生产能力的产能过剩状态。中国钢铁产业区域性产能过剩主要是由历史原因造成的。
改革开放之前,钢铁产业布局主要采用资源依托型,新建的钢铁厂基本是选择靠近铁矿、煤矿等原料资源丰富的地区。例如,这一时期在辽宁的“鞍本矿区”扩建了鞍钢和本钢,在贵州的攀西矿区新建了攀钢,在北京、冀东矿区扩建了首钢和唐钢,在鄂东、鄂西矿区新建和扩建了武钢和湘钢等企业,这些新建或扩建企业构成了当时中国钢铁产业的基本格局。改革开放以后,市场机制开始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作用,一批临近沿海地区和靠近产品消费市场的企业开始涌现,逐渐呈现出一种沿海指向型和市场指向型的布局特征。随着沿海地区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当地市场对钢铁产品的需求急剧膨胀,也刺激了这些地区钢铁工业发展快于其他地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近10年来,上海、山东、江苏、河北、广东等地都分别建立了各自的钢铁生产基地。[1]
中国钢铁产业生产的传统不合理布局,为日后严重的区域性过剩埋下了隐患。尽管经过几次大规模布局调整,但区域性产能过剩问题依然突出,区域生产与区域消费出现严重的不匹配,给资源环境、交通运输等造成巨大压力。
华北地区过剩十分突出。1990年以来,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在内的华北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占全国的比重在12%上下波动,并且近年来呈现下降趋势。然而,这一区域钢材产量占全国总量的比重却一直呈上升趋势,2012年达到34%的历史最高值。固定资产投资是消耗钢材的主要方式,但华北地区钢材产量占比已接近投资占比的3倍,大量的钢材需要运往全国其他地区或国外进行消化,存在十分严重的区域性过剩。
东北地区产能转向不足。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是中国传统的重工业基地,钢铁工业曾在国内占据重要位置,出现过大量的钢材外运现象。然而,随着全国其他区域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该地区钢铁工业升级的不及时,东北地区钢材产量在全国的占比逐渐下降,2012年降至8.15%。从钢材需求来看,东北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在全国的比重自1990年开始逐渐下降,2003年之后重新开始缓慢上升,近些年来维持在11%左右。从供求关系来看,东北地区钢材产量已经由严重区域过剩转向产能不足。
华东地区供需基本平衡。以上海为中心的华东地区(上海、江苏、山东、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是中国经济总量最大的地区,也是钢材产品需求最大的区域,每年需求量都占到全国的1/3以上。20世纪90年代,由于该区域的钢铁工业尚比较落后,无法满足区域经济增长需求,每年仍需大量外调钢材。近些年来,随着该区域一批大型钢铁企业(宝钢集团、山东钢铁、马鞍山钢铁、沙钢集团等)的快速扩张,以及钢材需求增速的放缓,供求基本处于平衡状态。
西南地区产能短缺明显。依靠优越的资源环境,西南地区(四川、贵州、重庆、云南、西藏)曾经也是中国钢铁工业基地之一,产品供需基本是平衡状态。近些年来,随着西南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投资步伐明显加快,而同时钢材产量在全国的占比逐渐下降,固定资产投资在全国的占比基本上是钢材产量在全国占比的2倍左右,区域内钢材产能短缺较为明显。
中南地区产能短缺扩大。1990年以来,中南地区(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广东、海南)钢材产量全国占比基本处于持续下降的通道,2012年仅为14.7%。从需求来看,近些年来该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全国占比变动相对稳定,基本维持在22%的水平,是钢材占比的1.5倍左右,表明该区域每年需要外购相当量的钢材以满足内部需求。
西北地区产能严重不足。西北地区(甘肃、陕西、新疆、宁夏、内蒙古)是中国经济较为落后的区域,工业基础较为薄弱,经济总量在全国的份额一直较低。近些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持续推进,该地区对钢材的需求快速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全国占比不断上升,2012年达到7.3%。然而,该地区钢材供给一直维持较低的水平,2012年钢材产量全国占比为2.5%,仅能满足该地区1/3左右的需求,产能缺口较大。
4 结 论
总体来看,中国钢铁产业具有阶段性、结构性和区域性产能过剩等特征。具体来看,中国呈现4个阶段性特征;长线材生产能力全面过剩,管材生产能力基本平衡,高端板材产品高度依赖进口;中国6大地区由于其自身的地域和经济发展特点,钢铁供给在6大地区的分布非常不平衡,存在明显的区域性产能过剩与不足。政府应根据以上特征进行针对性调控,防止产能过剩矛盾进一步激化。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江涛.产能过剩——问题、理论及治理机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2]张晓晶.产能过剩并非“洪水猛兽”——兼论当前讨论中存在的误区[N].学习时报,2006-04-10.
[3]王岳平.中国产能过剩行业的特征分析及对策[J].宏观经济管理,2006(6).
[4]张保权.产能过剩与宏观调控[J].商场现代化,2006(6).
[5]曹建海,江飞涛.中国工业投资中的重复建设与产能过剩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
[6]周劲.产能过剩的内涵、评价及表现特征[J].中国投资,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