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红色资源 促进湖北经济社会发展

2014-04-29 00:44李源峰
领导科学论坛 2014年8期
关键词:经济社会发展红色资源开发

【内容提要】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发红色资源是湖北实现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必然要求。目前,在湖北红色文化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红色资源价值挖掘、机制体制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存在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湖北应结合本省的实际情况,注重创新发展思路,拓展红色资源开发途径,加强机制体制创新,推进红色资源产业化建设,实现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大繁荣。

【关键词】红色资源 湖北 开发 经济社会发展

【作者简介】李源峰,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 D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4)08-0021-03

红色资源是指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作为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之一,湖北留下了丰富多样的红色资源。开发红色资源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湖北红色资源开发的意义

1. 提高湖北人民的精神面貌

作为“中部崛起”战略的支点和中心,湖北的经济社会发展对于整个中部地区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湖北省内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制约着支点作用的发挥。特别是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的滞后性,严重影响了整体经济水平的提升。在革命老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顽强拼搏、不怕牺牲、勇于探索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激烈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民,但这些地方经济疲软、公共基础设施差、人民生活水平低的现状造成了人们思想上的困惑,甚至有些地方政府萌生了“靠山吃山”,依靠国家财政拨款得过且过的想法。开发红色资源,不仅仅在于提高地区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更在于传播革命精神,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提升人民的精神面貌,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比其他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着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开发利用红色资源是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湖北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仅以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为例,在中宣部公布的四批共353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名单中,湖北有17个,并且其中绝大多数都是红色教育基地。湖北红色资源的开发,诠释了具有湖北地域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丰富和发展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式和内容,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湖北地区的进一步深化。

3. 推进湖北全面深化改革

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整体部署,强调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步推进。湖北红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湖北省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湖北省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推进的应然和必然要求。文化建设搞得好,才更有利湖北经济社会的发展。湖北始终坚持开发利用红色资源,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改革创新理念的现实体现,是湖北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文化建设领域的特色内容,是实现湖北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历史性跨越的重要途径。

二、湖北开发红色资源的优势

1. 外部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一极,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重要地位。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下一步深化文化机制体制创新,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指明了方向和道路。湖北省进而提出了“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战略目标。这就为湖北大力推进文化建设提供了宽松的外部环境,湖北红色资源的开发、红色产业的发展处于大有可为的机遇期。

2. 内部因素

湖北是文化大省,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湖北是中国红色革命的策源地之一,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湖北的红色资源见证了中国革命的历程,从中共建党、国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很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发生在湖北:1920年成立的武汉共产主义小组推动了共产党的成立;八七会议见证了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历史性转变;京汉铁路大罢工把中共工人运动推向了高潮;新四军军部在武汉的成立,对抗战起到了积极作用;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实现了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向战略进攻的转变;武汉长江大桥,见证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风风雨雨,等等。在历史的长河中,湖北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红色资源优势。

三、湖北红色资源开发的问题

湖北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开发的内容和形式,拓宽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依然存在着对红色资源的认识缺乏,红色文化产业发展滞后,资源的深层开发不足等问题。具体表现在:

1.红色资源经济价值挖掘不够

红色资源具有历史见证、文化传承、政治教育、经济发展等价值。但是,湖北的红色资源开发存在着不平衡,注重强调红色资源的政治教育价值,而忽视了资源本身的经济价值。到目前为止,对于湖北红色资源的经济效益挖掘不深,缺乏具有规模效应、集群效应和核心竞争力的文化品牌和文化产业,红色资源尚未实现产业品牌转变。

2. 开发来源单一

红色资源的开发涉及到文化、环保、林业、旅游等多个部门,条块式的政府模式势必造成各部门之间协同配合不足,甚至出现掣肘。同时,旧的机制体制过度强调政府对于资源开发的扶持,文化产业的准入门槛高,限制了社会资本的流入,降低了红色文化市场的活力。而政府作为红色资源开发的主体,财政资金往往无法满足文化产业的发展需求,供给与需求的不平衡,严重影响了红色资源开发。

3. 创新能力较差

目前,创新能力不足阻碍了湖北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创新能力不足更多体现在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简单化,红色旅游项目同质化,内容和形式固化,宣传渠道单一化,红色资源整合不充分等方面。最主要的是,红色资源开发运营模式僵化,没有实现政府与市场相结合,从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创新不足的问题。

4. 红色文化产业整体效益不显著

近年来,红色旅游火热升温,革命老区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经济效益增长显著。然而,作为产业资源而言,红色资源开发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一些与红色文化、资源结合的文学和影视作品产量喜人,但经济效益不佳。红色旅游作为红色产业发展突破口的同时却未能带动整个产业的进步。

四、湖北红色资源的开发思路

1. 开发与保护并重

湖北红色资源开发的前提和基础是资源的保护。首先,提高党和政府、人民群众对于红色资源的保护意识。湖北省各级党委和政府作为红色资源保护的主体,必须加强对红色资源的重视程度和保护力度,加大资源保护的社会宣传,积极营造“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参与”的保护格局。其次,对现存资源实行集体保护,定期对革命遗迹、遗址、文物进行维护和修缮,加强对省内文物单位的申报工作,建立完善红色资源存档制度。再次,以开发促保护。保护红色资源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进一步的开发利用,进而促进资源的保护、再生,形成“保护—开发—保护”的良性循环,真正实现科学发展。

2. 加强政府主导和制度创新

2011年,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努力实现湖北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战略目标,对于红色文化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和新任务。这就为湖北红色文化建设、红色资源开发提供了宏观上的指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根据本地区红色资源的实际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行之可效的方针政策。制度创新方面,深化文化机制体制创新,实行现代管理制度,加强对于资本的运作,强调政府对于红色资源开发的财政投入,加大对相关行业的政策支持,加强革命老区的社会保障和基础设施建设;放宽红色资源开发、红色文化产业建设的市场准入门槛,积极引导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和境外资金的投入,增强红色文化建设领域的市场活力。

3. 推动红色文化资源产业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势必将红色文化建设纳入到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中。考虑到红色文化产品和消费群体的特殊性,这就要求红色文化产业发展要找准切入点,进行合理的市场定位。积极引导红色文化与传媒、影视、教育、图书出版等行业的结合,善于发现潜在的消费群体,推陈出新,打造占据一定市场份额的红色产业。

4. 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业

首先,大力塑造红色品牌。长期以来,湖北的红色品牌效应并不凸显,红色旅游的知名度不高。而红色旅游品牌的塑造,关键在于深度挖掘红色资源的文化内涵。这就要求政府相关部门对省内红色资源科学分析、重点把握,着力塑造湖北红色品牌。其次,整体打造湖北红色旅游品牌。将武汉、鄂东和鄂西红色旅游置于整体系统下,通过加强各区域的联系与合作,发挥集聚效应,实现全省红色旅游的联动。再次,加强文化品牌宣传。加强整体宣传和个体宣传结合的方式,以荆楚文化、巴土文化为依托,用红色品牌吸引人、感染人。

5. 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红色资源的开发必须紧扣时代主题,牢牢把握时代潮流,紧密与科技进步相联。不能仅仅将网络作为红色文化传播、红色旅游宣传的平台,更要将其作为红色文化创新的发源地和试验场。加快红色资源与科技产业的深度融合,积极研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拓展红色资源的发展空间。

人才培养为红色文化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人力支撑,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是湖北红色资源开发的迫切要求。在红色文化传播方面,注重培养一批具备丰富的历史知识,对红色文化有深刻了解的专业性人才,特别是需要发挥高校的育人作用;在红色资源开发方面,急需培养一批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懂得文化产业发展,具有现代管理经验的组织管理人才;在红色旅游发展方面,需要培养一批深入了解革命精神和红色文化,对旅游景点熟练掌握,解说深入浅出、运用自如的优秀导游人才。

6. 打造革命老区的特色品牌产业

红色革命老区多数处于山区,有着非常多的特色资源,其原生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深受人民的喜爱。比如红安的花生、红苕等,都是湖北的本土资源。然而这些产品局限于运输不便、销售渠道窄等因素,发展前景不明朗。要帮助革命老区的本土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要树立品牌意识,打造品牌产业。革命老区的品牌产业要做强,必须根植于本地的红色文化。优质产品和红色文化合力打造的红色产业,增加了品牌的附加值,有利于在省内和全国范围内开拓市场,促进老区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J].求是,2011,(21).

[2]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09(02).

[3]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3-12-24(01).

[4] 吴小莲.湖北红色资源开发及其产业化发展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3,(5).

[5] 黄永林.黄冈红色文化资源特质与文化产业发展[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

[6] 孙和平.四川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周 俊

猜你喜欢
经济社会发展红色资源开发
革命纪念馆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
有效发挥红色教育基地作用开展兵团组工干部党性教育
关于坚持五大发展理念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考
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法治保障
建设新时代档案管理规范化的对策探讨
论银发经济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近代上海的“红色资源”为何丰富
河南方言文化资源的保护及其开发利用的研究
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研究
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