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芳琴 周少华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之一,也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的国家,茶文化非常兴盛。而韩国也是较早开始饮茶的国家之一,很早就有饮茶的习俗。“柴米油盐酱醋茶”,饮茶是两国传统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茶文化的发展,专门的茶具也随之兴起并蓬勃发展。在茶具中,金、银、铜、锡、玉石、陶瓷等各种质地的茶具很多,但是瓷器茶具一直是茶具的主流。本文通过研究韩国古代茶文化的起源与兴盛时期的饮茶法与茶具,比较研究高丽青瓷与宋代瓷器的关系。
中国茶文化传入朝鲜半岛
中国的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神农本草经》就有记载,“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这里的“荼”即茶,所以,茶最初被当作一种解毒的药物而使用。其后,茶逐渐发展为祭祀、食用和解渴的物品。秦汉以后,茶的饮用开始普及,至唐代时,茶从社会的上层走向全民,成为全民普及盛行的饮品,人们都以饮茶为时尚、为雅事和乐事。随着饮茶文化的发展,茶被越来越多地注入了文化与精神的内涵,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释相结合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饮茶习俗的日益风行,用于茶事的专用器具(即茶具)也就应运而生了,以“具”之美来烘托“茗”之佳,使茶文化更加盛行。
在公元六世纪和七世纪,新罗为求佛法前往中国的僧人很多,他们大多在中国专心修学10年左右,而后回国传教。这时候正值唐代,茶文化盛行,茶是全民喜爱的饮品,也是高雅的艺术和享受。而且唐代的佛教文化与茶文化紧密结合,僧人已经开始种茶、制茶,并且把饮茶与坐禅结合在一起,发展出了影响深远的禅茶文化。所以,这些新罗僧人在茶风盛行的唐朝自然会接触到中国的茶文化,认识了茶叶可作为一种良好的饮品,将茶的知识带回自己的国家,发现本土的茶叶并开始制茶、饮茶,当然也很有可能直接将茶和茶籽带回新罗。据《三国史记·新罗本纪第十·兴德王三年》记载,“冬十二月,遣使入唐朝贡,文宗召对于麟德殿,宴赐有差。入唐回使大廉持茶种子来,王使命植地理山。茶自善德王时有之,至于此盛焉。”善德王在位为公元632年至647年,也就是说,新罗饮茶的历史不会晚于七世纪中叶,至兴德王三年(828),新罗从唐引入茶种开始种植,饮茶习俗也开始兴盛。至高丽时期,茶文化日益盛行,有专门的茶房、茶店、茶所、茶院、茶军士和最具代表的茶礼。王室和朝廷在各种仪式中举行茶礼,如在燃灯会和八关会必须由国王出面敬献茶于释迦佛,向诸神祈祷;在太子寿日宴,王子王妃册封日,公主吉期,君王、臣民宴会等都要行茶礼。在高丽末期,由于儒者趙浚、郑梦周和李崇仁等人倡导朱子理学,在男子冠礼、男女婚礼、丧葬礼、祭礼中也开始行茶礼。而且高丽时期的佛教茶文化非常盛行。高丽以佛教为国教,禅宗中兴,高丽僧人效仿中国禅宗制度中的茶礼建立了高丽的佛教茶礼,不仅仅以茶供佛,而且僧侣们将茶礼用于自己的修行,体现了“禅茶一味”的精神。高丽僧人在传播中国茶道、茶艺和茶具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饮茶必有器。“水为茶之母,壶为茶之父”,茶具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饮茶器具,它的发展自然离不开饮茶方法以及习俗的变化,它是随着茶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当然,茶具的发展还受到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尤其是制瓷技术的制约。
根据郑良谟《高丽青瓷》记载,高丽青瓷始于9世纪,到12世纪前期和中期达到顶峰。同时根据考古发掘资料显示,五代(907—960)时期越窑青瓷在朝鲜半岛出土较少,只在王室或与王室有关阶层的墓葬中有发现,如在开城市丰郡古里足定宗(946—949)安陵出土了越窑青瓷葵口碗、花口碗和盏托等。可见,当时的越窑青瓷可能是高丽国的宫廷御用瓷。宫廷、贵族、僧人及社会名流等,饮茶习惯需要大量的越窑青瓷器,市场的迫切需要是推动高丽青瓷产业发展的最大的动力。
故笔者认为,高丽青瓷的技术正是在中国五代中期从越窑中心窑场传入的。在此之前,朝鲜半岛只能生产陶器,无法生产瓷器,其饮茶所需的瓷质茶具多为中国引入,尤其是越窑。
笔者在研究越窑青瓷技术外传高丽的途径时发现有一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高丽人获得越窑制瓷技术为什么轻松得易如反掌,在短短的三十多年时间里把经过几百年积累的越窑青瓷制瓷技艺的精华全盘复制并在高丽生根、开花、结果。这按中国古代手艺人的习惯是一件无法理解的事,对自家的独门技艺一般都是守口如瓶,传媳不传女,更不会外传他人。就是本国同行中最好的朋友也是想都不用想的事,为什么对高丽人恰能做到有求必应,毫无保留呢?现在领悟了,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原来是无私的佛教间的交流,高尚的僧人扮演了制瓷技术传播大使的角色,这些僧人或许就是寺院所属并管辖下的制瓷匠人,或许是掌握了制瓷技术的佛教徒,不论他(她)们是什么人,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当时这样的交流是属于两国政府间或两国佛教间的交流,而非手工业艺人间或商人间的交流。
高丽青瓷茶具与唐宋瓷器的对比
高丽时期,随着中国茶叶和茶文化的引进,饮茶方法也几乎与中国同步发展。高丽的饮茶方式受唐五代以及两宋的影响,早期流行煎茶法,中后期流行点茶法。据《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卷三十一《器皿·汤壶》记载,“汤壶之形,如花壶而差匾。上盖下座,不使泄气,亦古温器之属也。丽人烹茶多设此壶。通高一尺八寸,腹径一尺,量容二斗。” 另外,《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卷三十二《器皿三·茶俎》中记载,“故迩来颇喜饮茶,益治茶具。金花乌盏、翡色小瓯、银炉汤鼎,皆窃效中国制度”。可见,这些“汤壶”、“金花乌盏”、“翡色小瓯”、“银炉汤鼎”都是高丽的茶具,其中瓷器茶具主要有茶碗(瓯)、汤瓶(汤壶)、盏及盏托等。茶碗与茶盏是茶具中两种不同的饮茶茶具,然而唐代饮茶用器多以碗、瓯常见,到宋代便多用茶盏替代之。茶碗与茶盏之区别在于器皿的造型和大小。但两者之间并没有严格的区分标准。从现在学者对古代茶具的命名情况来看,除了带有盏托的被较为统一地称为茶盏外,其余碗与盏的区别并不明显。故本文把器腹较浅,口径较大的称为茶碗,把器腹较深,器壁较陡,口径较小的称为茶盏。下文主要通过对茶碗、茶盏及盏托、茶瓶这三类瓷器茶具的研究,来探讨高丽青瓷与唐宋瓷器的关系。
1.茶碗
碗在高丽青瓷中比重很大,尤其是在煎茶法流行的10世纪,早期高丽窑即中国式砖筑窑中生产的主力产品——日晕底碗,“约占烧窑全部生产量的70%”。最早期的日晕底碗器型与中国越窑的玉环底碗相似,腹部较浅,器壁斜直或微弧,内底无圆刻,足脊接地面较宽,均为泥点支垫叠烧而成,除最上一层的器物外,其余的碗内底和足脊处都留有一圈泥点痕迹(图1)。这类日晕底碗造型与唐五代越窑瓷器非常相近,可以说是受到中国越窑唐末五代流行的玉环底碗的影响而制作出来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丽青瓷碗从早期简单的素面,逐渐演变出了阴刻、阳刻等装饰手法,纹饰图案多为菊唐草纹、缠枝莲纹、莲瓣纹等。韩国所谓“阴刻”、“阳刻”即中国的“划花”、“刻花”、“印花”技巧。
中国越窑在五代时期流行细划花装饰技法,技艺高超,其纹样多为唐草纹、莲瓣纹、鹦鹉纹、云纹、波浪纹、蝶纹等。另外,耀州窑也以刻划技巧闻名,唐末五代时多采用划花装饰,纹饰题材多为水波与唐草纹;宋代装饰技法主要是以刻花、印花为主,刀法自然流畅,刚劲有力,立体感较强,缠枝莲、牡丹、缠枝菊、波浪、飞鹤等都是常见纹样。
所以,从高丽青瓷中茶碗的造型、装饰技巧,还有纹样图案来看,高丽青瓷与唐宋瓷器关系匪浅,受唐宋时期越窑(图2)、耀州窑等影响巨大。
2.茶盏及盏托
茶盏在唐以前已有,比茶碗较小,是饮茶用的小杯子。在点茶法中,茶盏非常重要。茶盏里放置茶末,然后用茶瓶往茶盏里注入热水,并用茶筅击拂使之产生泡沫,故茶盏既是点茶的器具,又是饮茶的器具,具有双重角色。高丽青瓷中茶盏及盏托的类型主要有两种:第一种盘心塑起一个托台,托台高矮不一,前期较矮,后期托台变高,如倒置的小盏,造型装饰较为精致复杂,茶盏与盏托多为花口,茶盏置于盏托中心的托台之上(图3);第二种则较为素净,盘心接一圈侈口或直口的圆环,好似在盘上放一个小盏,茶盏刚好可以放入其中。茶盏和盏托成套出现的情况较为难得,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往往只能看到单个的茶盏或者盏托。
中国唐宋时期茶盏与盏托的形制较为多样,瓷质盏托始见于东晋,宋代较为流行,宋代汝窑、定窑、钧窑、景德镇窑等窑均有烧制。高丽瓷中的两种形制的茶盏与盏托在中国唐宋瓷器都可以找到。如图4中的五代北宋时期窑寺前越窑青瓷盏托,其造型与图3中的12世纪早期的高丽青瓷刻花花口盏托相似;图5中的五代北宋时期窑寺前越窑青瓷盏托,与早期高丽窑芳山洞窑出土的盏托的造型、釉色都极其相似。
高丽瓷中的茶盏在造型上与唐宋瓷器的茶盏相仿,而且相似的器物年代比唐宋的相对要晚一些,故高麗瓷中的茶盏造型应该是仿制中国唐宋瓷器而来的,早期高丽瓷的造型受越窑影响较大,其后受到北方窑口尤其是定窑的影响较大。这也与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卷三十·器皿一》中“盘盏之制,皆似中国”、“复能作碗、碟、杯、瓯、花瓶、汤盏,皆窃仿定窑制度”的记载相符。
3.茶瓶
高丽中后期的饮茶方式是点茶法,茶瓶是其中一种必不可少的重要茶具,点茶时注汤(热水)所用的器物。宋徽宗《大观茶论》中记载:“瓶……注汤害利,独瓶之口嘴而已。嘴之口差大而宛直,则注汤力紧而不散;嘴之未欲圆小而峻削,则用汤有节而不滴沥。盖汤力紧则发速有节,不滴沥,则茶面不破。”
从这段描述不难看出,汤瓶在点茶过程中的重要性。汤瓶在韩国被称为注子,是高丽青瓷中的一个大类,其形制多样,装饰手法也丰富多彩。不是所有的注子都是茶具,其中一部分注子带有温碗,明显是属于酒具的。因为有时饮酒需要温酒,在温碗中加入热水,使注子中的酒也变得比较温热,而作为茶具的注子则不同,点茶时注子中的水是沸腾的水,不需要温碗,故带有温碗的注子是酒具,而非茶具。
另外,还有很多象形的注子,如石榴形注子、龟形注子等,其器形较小,可能只是作为文人雅士的赏玩之物,或者是用作祭礼等的器具,而非一般生活用瓷的茶瓶。高丽青瓷注子作为茶瓶的主要有两种:(1)长颈,喇叭口,无盖,流较细长弯曲,瓜棱腹,颈部有凸棱(图6);(2)短颈,直口,可与器盖配合使用,流较前一种短,圆腹,颈部无凸棱,与中国唐宋时期的茶瓶形制相似,如图7所示,主要有四种,可以分成两类——喇叭口无盖型和直口加盖型。其中浙江宁波与盏托同时出土的唐越窑汤瓶,喇叭口,颈部有凸棱,且流较为细长,与芳山洞窑出土的注子非常相似;而山东费县出土金代“茶具雕砖”中的茶瓶,短颈,直口,带有钮的器盖,圆腹,颈部无凸棱,与芳山洞窑出土的注子形制相似。
综上所述,高丽瓷质茶具中的茶碗、茶盏及盏托、茶瓶这三种茶具,在造型上受中国唐宋时期的名窑尤其越窑、耀州窑、定窑的影响较大。高丽瓷早期的器型基本与唐宋瓷器相同,后期的器型则在借鉴唐宋瓷器的基础上多了自己的创新;瓷器上的纹样图案主题也与唐宋时期相似,如高丽瓷上大量出现的唐草纹为唐代的典型纹饰,缠枝莲、莲瓣纹等也是中国瓷器上常见纹样,当然这些纹样也加入高丽本土的一些因素,有了自己的审美风格。
唐宋时期中国与朝鲜半岛的政治、文化、商业以及佛教的交流都很密切。高丽时期灿烂的茶文化是自新罗时期从中国唐代传入的,在茶文化传入之后,饮茶习俗从僧侣、王室贵族和上层社会逐渐向广大平民百姓传播,在新罗末期至高丽时期达到了茶文化的顶峰,茶饮风气非常盛行,已渗入高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中国茶文化的引入,与饮茶习俗紧密相连的茶具也从中国传入朝鲜半岛,从最初的零星的直接引入茶具,到新罗末期海上贸易的扩展,茶具引入的数量上升,在韩国曾出土大量唐宋时期的瓷器,直至10世纪中叶即五代中期,两国的政府和佛教之间交流为制瓷技术的传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僧人在中国学习佛教文化的同时掌握了越窑的烧制技术,而中国寺院管辖下的窑场在人、财、物等方面无偿地支持,从而成功地创烧出了高丽青瓷。
朝鲜半岛的茶文化受到中国唐宋时期茶文化的影响,在新罗时期至高丽早期流行煎茶法,在高丽中后期流行点茶法,而茶具是随着饮茶方式的变化而变化发展的。从茶碗、茶盏和茶瓶这三种主要的瓷质茶具的对比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高丽青瓷和唐宋瓷器在造型、纹样与装饰技术等方面都有相似之处。高丽青瓷早期是受越窑影响开始制作的,技术源于越窑青瓷,高丽青瓷在发展中,与中国南方和北方瓷窑持续保持着联系。在中国瓷器的影响下,高丽青瓷通过在器型、装饰纹样、制作技法等方面的改进和创造,从而形成别具特色的高丽青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