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钢琴套曲《图画展览会》之九《鸡脚上的小屋》

2014-04-29 11:25王婧媛
北方音乐 2014年8期
关键词:创作背景艺术特色

王婧媛

【摘要】穆索尔斯基是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代表作有:歌剧《鲍里斯·戈都诺夫》《霍万斯基党人之乱》、管弦乐《荒山之夜》、钢琴套曲《图画展览会》等。文章以其钢琴套曲《图画展览会》之九《鸡脚上的小屋》为例,从创作背景、艺术特色以及演奏阐释几方面来论述,望能为演奏者对该曲目的理解提供帮助,并推此及彼,让更多人了解并喜爱钢琴套曲《图画展览会》的其他作品。

【关键词】图画展览会;穆索尔斯基;创作背景;艺术特色;演奏阐释

一、创作背景

钢琴套曲《图画展览会》又名《展览会上的图画》,作于1874年。是穆索尔斯基为纪念其亡友维克多·哈尔特曼(1842~1873)而作的钢琴作品。1874年1月,在斯塔索夫的倡导下,于圣彼得堡美术学校举办哈尔特曼的遗作画展。创作展出了建筑设计图、水彩画、素描、速写及其他美术作品,在400于幅作品里,涵盖了这位兼具多重身份的建筑师、画家的艺术结晶,特别是其生前在法国、意大利、波兰多年旅行的创作。穆索尔斯基从中选择了让他备感亲切的风俗画、肖像画及与民间创作密切相关的画作,共10幅,用一个带有主题的间奏串联起10首不同的乐曲。10首各不相同的乐曲中,每一段都描绘了一个特定的景物,分别是:《侏儒》《古堡》《杜伊勒里的花园》《牛车》《未孵化鸟雏的舞蹈》《两个犹太人》《里莫日的市场》《墓穴》《鸡脚上的小屋》《基辅的大门》。虽然10幅画中,4幅已失,但我们仍能从音乐及文字描述联想出画面的原貌。

《鸡脚上的小屋俄国作曲家穆索尔斯基钢琴套曲《图画展览会》的第九曲,也是笔者尤为喜爱的一曲,取自于维克多·哈尔特曼的画作,原画描绘了怪异的长着鸡脚的小屋形钟表,表盘用俄罗斯花饰装点,屋子窗户上用斯拉夫字母标记。从小暗熟俄罗斯童话的作曲家联想到“巴巴丫嘎”的形象:她是俄国童话中的老巫婆,据说专吃小孩,在人们的心目中,是个充满邪恶的神秘角色。童话中的巴巴丫嘎也是个夺取他人时间的恶人,作曲家创作此曲时,采其用了大量八度以及和弦的大跳,怪诞、疯狂的音乐也就应运而生。我们仿佛能看到骑着扫把的女巫急驰在树林间,听到呼啸的风声与树枝折段的声音。

二、艺术特色

(一)标题性

穆索尔斯基十分崇尚标题音乐,《鸡脚上的小屋》作为套曲《图画展览会》的第九曲,就是一部具有标题性的作品。作曲家对以往的标题性音乐做出了自己的改创,使得套曲内部每一首乐曲都有其相关内容的特有标题。同时,使人能更直接地通过标题的内容结合音乐的描绘去联想每一幅画面。

(二)音画性

整部套曲都是音乐与画面的完美结合,自然也构成了视觉与听觉的盛宴。黑格尔在《美学》一书中这样描述音乐与绘画的关系:“音乐和绘画有较密切的亲族关系,两门艺术里内心生活的表现都占较大比重,绘画可以越过边境进入音乐的领域。”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绘画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绘画。”音乐虽然是流动的,但却稍纵即逝。而作为视觉对象的图画、符号等,却是十分稳定的,人们可以反复地欣赏、观察。这样的音画结合,不仅使绘画更生动起来,还加深了音乐留给听众的印象。

《鸡脚上的小屋》,取自于维克多·哈尔特曼的画作,原画只是一张以女巫的小屋作为外形的座钟,但穆索尔斯基的音乐却进一步描绘了女巫巴巴丫嘎坐在燃烧的杵臼上,在夜空中飞行,寻觅死人骷髅的幻景。

(三)故事性

《鸡脚上的小屋》取材于俄罗斯童话“巴巴丫嘎”,据说,她住在长有鸡脚的小屋,窗口面向森林,而门口向着墙壁,一但知道有小孩在森林迷路,就会使房子转向,打开窗子,以便狩猎。这个丑恶的女巫会乘坐石臼(或木臼)在森林移动或者在天空飞行,她能用扫把与杵敲打石臼来改变速度和方向,臼的速度奇快,能追上所有要逃避的人。也有传说称巴巴丫嘎的林中小屋筑有人骨搭建的篱笆,外人可以从篱笆看出她吃了多少人。

然而,在许多故事里,巴巴丫嘎在抓到人后并不会直接吃掉,而是会先要求对方为她做家事,她提出的条件通常难以达成,如:必须以一晚的时间把整个农舍打扫干净、或将洒的满地的麦子上的尘土拍干净,无法达成条件者将被巴巴丫嘎吃掉,但成功完成者巴巴丫嘎会饶其性命并赠予带有魔法的物品。此外,邪恶的女巫巴巴丫嘎无法伤害信仰虔诚之人,当发现对方身上带着东正教的十字架时,她会一面咒骂着一面消失在森林里。

巴巴丫嘎也并非完全的邪恶妖怪,部分故事里她会对可怜、受欺凌的少女伸出援手,显示其仍有一定的是非观念,在绘本“芭芭雅嘎婆婆”里,巴巴丫嘎则是一个身居森林深处的寂寞老妇人,心中渴望成为一个慈蔼的奶奶,有孙子陪伴在身旁;为此她乔装成一名平凡的老太太,走进村子里,一心想借着帮助忙碌的主妇,以便和天真的孩子朝夕相处。

三、演奏阐释

新颖的节奏与节拍构成了音乐的第一要素。在俄罗斯的音乐中,节奏多以均分律动为主,并以强弱节拍鲜明、交替富有规律的刚性节拍为特征。乐曲的开头就标记出很强的力度,这里开门见山式的演奏,不仅要注意力度的强与声音的贯通,还要将语气做出来,四二拍的强弱关系明确,紧接着是一小节的休止,休止的时值要准确,不能抢拍,第三小节的两个八度的八分音符,加强女巫出现的阴森气氛,也是要注意两拍子的强弱关系与休止的准确。第五小节除了八度,还有两个音的连奏,作曲家在本该第二拍的弱拍上,加以强调,突出降A音同时收净G音(见谱例1)。

谱例1:

本曲中,八度技巧的使用十分常见。大量八度的运用,都极恰当地渲染出阴森、紧张的气氛,为主旋律的出现及女巫古怪性格的形象描绘都做好了充分的铺垫。弹奏八度要以干净、利落的手指控制力量,音符的准确连接都对我们提出了严格的技术要求。演奏时,心中要有明确的节奏感,大臂带动肘部和小臂,使力量从指间通透地奏出,将这些连续的八度音群演奏得灵巧有弹性,层次分明。另外也要注意谱面上重音及力度的渐强标注(见谱例2)。

谱例2:

《鸡脚上的小屋》采用复三部曲式,中段乐章完全是以大量的三度震音与八度音程的强弱对比写成。演奏时,同样要注意手腕的灵活及手指的贴键,指间力量集中奏出,兼顾朦胧神秘色彩的把握,变化震音间的连接,听起来要自然,不要有大的缝隙感。左手采用八度非连奏,着重强调巫婆施展邪恶的魔法,八度大跳依然要富有语气,虽然是非连奏,但旋律线条要拉住,不能忽略音乐性;右手的十六分音符连续震音,如同开了锅的水不断地冒着泡,描绘了女巫在用橡木做的池子里,做魔术和奇迹,把草放在池子里熬的情景。长时间八度的震奏容易引起小臂的僵硬,因此,不适合用发力结实固定不动的手腕弹奏,而是手指贴键小动作的运动,借助手腕的转动,肩部力量的补充及下臂微小动作的配合,就能以较小的力量轻松、通畅地奏出想要的震音效果(见谱例3)。

谱例3:

踏板在钢琴演奏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犹如灵魂般,为音乐的血肉之躯赋予了形与神。踏板的使用,为音响润色,起到化龙点睛之笔。颤音踏板(也称为抖动踏板)是如同颤音般地用脚踝抖动踏板,在快速乐句中常用。本曲左右手快速交替的弹奏就可运用这种踏板。在最高音踩下踏板后随着音符的走动,脚踝随之抖动。演奏时,注意左手旋律线条的突出与延伸感,右手保持声音相对弱一些的跟随,不要抢拍,大臂贯通到指尖力量柔顺,保持手腕的弹性。

此外,乐曲中还有部分短倚音,弹奏时,要向主音上靠,紧凑而又有弹性,不要影响主音时值。倚音与和弦的快速结合,要突出右手的主干音,把握旋律的连惯性。

四、结语

《鸡脚上的小屋》以其夸张的音乐情绪与神秘的音乐内容深深地吸引了笔者去探索其相关背景及实践演奏,希望能通过《鸡脚上的小屋》背景的梳理、艺术特色的介绍及演奏心得的总结阐释与音乐爱好者相互交流,推此及彼,去了解、欣赏并喜爱穆索尔斯基钢琴套曲《图画展览会》的其他作品。

猜你喜欢
创作背景艺术特色
浅析贝多芬奏鸣曲《悲怆》第一乐章
浅谈《黄河怨》的音乐处理
赏析古筝协奏曲《枫桥夜泊》
江西安义糕点印模的艺术特色
浅谈《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
浅析咏叹调《我怀着满腔热情》旋律特点及情感表达
《琅琊榜》浅评
田名瑜写景诗的艺术特色
浅析敦煌壁画对中国特色动画片的启示
汤显祖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