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摘要:本文就一例青春期唐氏综合症儿童的情绪行为问题,通过观察分析问题行为原因。笔者采用忽略促进、代币法、 差别强化等行为改变技术对其青春期的情绪行为进行干预和矫正,希望为唐氏综合症儿童青春期的情绪与行为训练提供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唐氏综合症 青春期 行为矫正
唐氏综合症儿童青春期的退缩行为是指在学校活动中所表现和产生出来的心理承受能力差、神经过敏、白日梦等心态和行为。这些行为久而久之泛化到其他情境并形成习惯,如对上课持逃避态度,拒绝走进课堂等退缩行为的并发行为。这些都对进入青春期的唐氏综合症儿童情绪与行为方面的发展有影响。还从一些问题的特征来看,唐氏儿童需要经常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这就是导致了一些问题行为的出现。
一、个案分析
(一)个案对象
王某 , 男 , 15岁,培智班唐氏综合症儿童 。韦克斯勒智力测验得出智力中下。身体状况一直良好,性格内向,识字能力较佳 , 但课堂上不敢提问和发言 , 自我表现能力差。
(二)环境分析
家庭因素:王某是家里的独子,从小由爷爷奶奶照顾,爷爷奶奶和父母的教育态度截然不同。 爷爷奶奶能耐心地教导孩子学习;父母亲缺乏耐心,因为工作较忙很少跟孩子接触,对孩子没有太多的了解和深入的认识。家庭沟通方面,爷爷奶奶较能理解孩子的想法和需求。
学校因素:王某在我校就读近五年,学校教师每个学期为他制定的个别化教育教学计划中,把提高语言思维能力、交往能力和肢体康复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的重点。学校里,代课教师基本能明白他问题行为的需求并能应对,但周围的同学或伙伴没有较好的能力去理解和帮助他的,有时会无意间诱导他的不良行为。这是他在学校出现较多情绪行为问题的原因之一。
(三)问题行为分析
学习上碰到一点困难就退缩,常常一个人独坐,活动要有教师领着,常会自己走来走去,重复刻板的动作,嘴里自言自语。注意力不集中, 惰性重,自制力差。随着年龄的增长,王某的退缩行为呈上升趋势, 如上课铃响后,他不愿意主动走进教室学习,而选择去操场树荫下或体育器材边上躲避,等大家都去上课后, 才从边上慢悠悠出来, 在校园操场上走来走去 ,嘴里还胡言乱语说着某件事情,像是在做白日梦。对同伴和教师的召唤不予理睬。每次由教师和他交谈才肯回教室。这种情况也发生于课间操后。从教师的观察判断 ,助长王某问题行为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是逃避学习,二是吸引教师及周围同学的注意。王某的问题行为是由周围同学和教师的注意维持的。一旦教师与他交谈并制止,他就显得十分高兴,抬头挺胸、神采飞扬地走进教室,此时他的行为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关注。随着年龄的增长,王某的课堂退缩行也越来越严重,且随着学习内容难度的增加逃避学习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
二、矫正方案
(一)矫正方法
考虑到个案对象已进入青春期,认知范围比较广,理解能力相对比较好,所以在选择行为矫正方法时,我主要尝试用了个别化目标行为一般化,即有意忽略。确定为王某每天上课铃响后及课间操后能自觉并且直接进入课堂学习,而不走回旋路线;强化物支持,即正面奖励。有时给予物质鼓励:一块橡皮,一个糖果。象征性奖给教师剪的笑脸娃娃、贴画 (满足王某心理和精神方面的需要 );社会性奖赏如教师、同伴及家长的肯定及信任的微笑、赞赏或给予一个亲切的抚摸。
(二)矫正过程
第一步:鼓励——建立自信。教师和同学在王某出现目标行为时不予理睬、不作任何反应,让目标行为自己消退。教师和周围同学对“王某又躲在器材后面 ”这一行为忽略不做出反应,也不去关注;对他一切过分的举动都置之不理。当王某能主动、按时走进教室,周围同学特别是教师要立即表扬,抓住微小进步的地方,立即给予表扬,这时候再过去跟他讲话,他的情绪会很快好转。将他的注意力吸引到活动中,防止他再次出现行为问题。也可以给他一种愉快的情绪体验,在塑造目标行为的同时减少问题行为。
第二步:奖励——正面强化。该生对物质奖励很在意。在实施矫正行为的过程中以教师自制笑脸为代币,以海绵宝宝贴画(王某非常喜欢海绵宝宝 )为后续强化物,以增加良好行为的出现率。开始连续强化,如果一天未出现问题行为就得到一个代币。以后逐渐提高标准,再使用间歇强化 (如每 3天或 5天问题行为未出现后给一个代币 ) 维持这种良好行为的出现率。后续强化物用代币交换 , 三个代币可换取一个海绵宝宝贴画。各科目教师围绕同一个矫正目标,依据学科特点,不失时机进行正强化训练,在矫正王某不良行为的同时,提高他的学习能力,增强他的自信性。
第三步,肯定——巩固成果。在干预问题行为前期,向王某明确说明奖励的整个过程,以笑脸娃娃为代币,以海绵宝宝贴画为后续强化物,激发他的问题行为的改变并培养王某的坚持性。同时以周围同学、 教师的差别强化作为辅助手段。记录矫正期间的问题行为频数,来检验目标行为的塑造是否成功。追踪个案的目标行为,来评估问题行为改变是否具有持久性。经过近两个月的观察记录,王某问题行为每天频次2—4次,表明问题行为变化不明显,矫正干预中、后期问题行为出现次数明显下降,在问题追踪阶段行为出现几率较小。
第四步:追踪——防止反弹。个案追踪前期很少有问题行为出现,个案追踪后期问题行为有一定反弹。个案对于唐氏综合症儿童青春期课堂退缩行为的矫正效果较为明显。但是很难彻底消除。追其原因在于:周末在家里休息两天后问题行为会再次出现:故意逃避、懈怠等消极心理再次唤醒了孩子的退缩行为,使得他不愿重新投入到学校生活。此外,唐氏综合症儿童易受不良影响而使行为出现反复,其问题行为有一定的生理基础,也是最根本的原因。所以对于青春期的唐氏患儿的个案矫正,短期的训练效果不会很明显,有时还会有反复,教师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采取反复强化的手段。
经过长期的训练,本矫正案对处于青春期的唐氏患儿在效果上很明显,提出的一些方法比较适合青春期智障孩子的行为矫正,为青春期的唐氏患儿以后的教育训练奠定了基石,发现的一些问题也为以后进一步的教育训练指明了方向。特殊儿童的教育训练是一个长期的需要家长参与和坚持配合的过程。教师在教育训练的过程中,要用科学的方法干预, 通过耐心的引导与培养,唐氏孩子青春期的行为问题一定会解决。
(责编 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