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改革开放以来影响我国声乐演唱多元化发展的因素

2014-04-29 00:44杨晶晶刘子殷
北方音乐 2014年9期
关键词:声乐演唱商业模式多元化

杨晶晶 刘子殷

【摘要】在立足我国国情的基础上,熟悉中国近现代声乐演唱多元化发展意义与方向,并分析我国声乐演唱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借鉴国外声乐演唱多元文化发展的相关经验,作为具有悠久文明的中华民族文化音乐,同样也肩负起多元文化发展的重任。在这过程中,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多元化发展的道路,势在必行。

【关键词】声乐演唱;多元化;新媒体;商业模式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声乐发展现状

近年来中央电视台为宣扬音乐艺术举办的青年歌手大赛将中国多元化的声乐演唱划分为各类唱法,譬如:民族唱法、美声唱法、通俗唱法和近年兴起的原生态唱法。美声唱法诞生在意大利,成长于欧洲,被歌剧所“抚养成型”,使得美声唱法为当时的歌剧服务,而歌剧的衍生使美声唱法独占鳌头。近年来,美声唱法在我国发展大有“喧宾夺主”的噱头,小众人群愿意关注并参与进来,但比起民族唱法与通俗唱法,大众更愿意选择后两者。美声唱法在中国打出招牌并被大众所喜欢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二、我国声乐演唱多元化的表现形式与特点

很多脍炙人口的美声歌曲都是从歌剧中挑选出来,没有民族歌曲的独立性和驾驭性,曲目有大有小,难易程度也有所不同,内容则包罗万象。美声唱法主要是通过脸上的表情变化以及眼神,来刻画人物内心情感的表述,不会过多地运用肢体。声音则讲究圆润、明亮、丰满等。

相比美声唱法而言,民族唱法的风格没有过多的拘束。大多演唱者都是根据歌曲内容来穿着与配合动作。民族唱法的演唱特点主要注意在吐字清晰,抑扬顿挫,声音特别甜美。

通俗唱法比起美声与民族则灵活自由许多。歌曲大多以生活中的感受为素材,作品短小别致,声音可以尽情发挥。服装较随性,主题更贴切生活。通俗唱法的声音特点非专业的学生基本用嗓子去唱,少数专业学生能运用调节气息唱歌,通俗唱法不注重咬字,语言贴近生活化,声音有着激情和张力,能带动感情,感染听众。

三、影响我国声乐演唱多元化发展的因素

(一)我国社会主义文化艺术事业发展要求是核心因素

文化多元化是当代社会的一个重要趋势,也是国际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中国著名学者费孝通曾这样说过,“希望在21世纪各个国家的人们都能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之与共。”在坚持求同存异的原则之上,建立一套大家自愿实行的价值观,达到全人类的和平共处,天下大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多元文化论的承认差异倡导平等合作的思想理念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认可。

(二)大众素质与社会心理因素是直接原因

虽然美声是世界公认的学派和科学的唱法,但从美声唱法自20世纪初期在中国流传来看,欣赏群体只集中在音乐爱好者、从事着艺术工作的工作者以及高级知识分子,而其他阶层和大众却无人问津。相比之下,民族唱法来源于我国传统的民歌风格,具有强烈的民族色彩。它们有着固定的“粉丝”,并且一代一代地传唱下来,保留至今。而通俗唱法与美声和民族不同,它存在的优势是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之所以流传广而快是因为歌曲的内容和情绪直接代表了广大青年人的心声,更贴切生活,更直截了当。

(三)社会历史进步是主要因素

美声唱法源自意大利,歌曲所反映的是西方人的思想内涵与文化交流,它不一定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点。而民族唱法的歌曲使用的是我们自己的民族语言,歌词大意大体上能听懂,突出的也是本土的风格,是在中国几千年民族文化的作用下形成的产物,在中国也是影响力广泛的声乐学派。通俗唱法的歌曲代表了整个世界的潮流,拥有强大而广泛的传播范围,也是大众民心所向。

(四)新媒体发展与商业传播宣传模式运作是次要因素

如今各大电视台、电台播放的音乐中通俗音乐占据大多数,剩余的空间基本上留给了民族音乐,而播放美声唱法歌曲的寥寥无几。媒体更着重于播放口水话、通俗化的流行音乐来博取收听率,而往往忽略高雅的、不受欢迎的美声歌曲。如果媒体电台大量播放美声歌曲,导致大多数观众听不懂或是不愿意听,将会影响电台、媒体收视率的大幅下降,所以媒体所播放音乐的选择性说明美声作为一种高雅艺术不被普遍大众所追求的通俗音乐与口水音乐所看好。

四、我国声乐演唱多元化发展趋势

(一)美声唱法民族唱法“中西合璧”

在中国音乐教学制度中,美声唱法与民歌唱法由于演唱方式不同,培养方向之间的差异,导致两种唱法从不兼容、彼此分离。好比学民族唱法的学生仅仅只愿意接触和学习民族唱法,基本上从不染指美声唱法,反之亦然。当然,也有成功将这两种唱法融会贯通的音乐家。最著名的当属中国声乐界享誉盛名的吴碧霞老师。她独辟蹊径,大胆创新,打破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不可兼容的观念,集二者优点唱法于一体,并且取得巨大的成功,也因此享譽全球。

(二)原生态唱法“蓬荜生辉”

“原生态”唱法的初衷来自劳动人民最天然、最原始的质朴,是人类最传统生态文化的镜像。原生态声音没有任何修饰与斟酌,带给听众一种自然而又朴实的视听享受,使更多游离在外异的奔波辛苦的人们一种清闲重生之感,使城市喧嚣繁华找到了回归自然原本的意境。

(三)通俗唱法的“各种走向”

多元化走向。中国的通俗唱法在发声方法上借鉴美声唱法的呼吸技巧与共鸣,逐渐区别于一般非专业的通俗口语化,大大提升了通俗唱法的含金量与品味;并学习民族唱法的情感表达和演唱风格的随意性。

人性化走向。改革开放以来,脍炙人口的通俗歌曲数不胜数,每一首都是中国人民对思想的解放。例如表达爱情的歌曲《爱你一万年》《红尘滚滚》等;表达校园情怀的《童年》《同桌的你》等,都唱出了大家的真性情。

民族化走向。中国通俗唱法借鉴了诸多本土的民族题材、形象、风格和语言,从民族方向寻求变通。在歌曲的创作上,通俗唱法试图模仿中国传统的戏曲精髓,比如《新贵妃醉酒》,结合了通俗和戏曲之间微妙的关系。不得不说,这类音乐创作的变通,使大众耳目一新,成为人们朗朗上口的歌曲,也证实了通俗唱法与民族唱法结合的成功与未来发展趋势将不可小觑。

时尚化走向。字面说来,俗称“包装”。通俗歌曲大多为独唱,听觉上能满足观众,视觉上则需要多加变化,于是出现了载歌载舞,等各种崭新的演唱形式,服装上的大胆穿着,舞台道具的大胆创新,更让无数歌迷为他们所追求的偶像所倾倒。

五、结语

在立足我国国情的基础上,熟悉中国进现代声乐演唱多元化发展意义与方向,并分析我国声乐演唱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借鉴国外声乐演唱多元文化发展的相关经验,作为具有悠久文明的中华民族文化音乐,同样也肩负起多元文化发展的重任。在这过程中,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多元化发展的道路,势在必行。

猜你喜欢
声乐演唱商业模式多元化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商业模式画布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关注科技、环保创新应对商业模式之变
声乐演唱中的跨界现象分析
浅谈声乐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乐感
浅析元音训练在声乐学习中的特殊意义
浅谈气息在歌唱中的合理运用
从星巴克的成功谈商业模式创新
柔性制造系统多元化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