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民族声乐的多元化发展路径

2014-04-29 00:44付莉
北方音乐 2014年9期
关键词:民族声乐发展路径多元化

付莉

【摘要】民族声乐是一种独具魅力的音乐风格,其能够运用民族语言与乐理来表达民族精神,展现各民族的情感与文化,现已得到国内外人士的喜爱与赞赏。从古至今,中国民族声乐的进步与发展面临着许多障碍,部分障碍甚至会影响中国民族声乐或者国际声乐的创新发展,因此文章就从目前中国民族声乐发展现状出发,阐述了新时期中国民族声乐的多元化发展路径,望能对民族声乐的日后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路径

一直以来,中国声乐与理论的工作者专注于中国民族声乐的再创造,期望能够将中国民族精神以及各民族的特色融入至民族声乐当中,让其能够传达民族独有的文化精髓。中国民族声乐已经通过了岁月的历练,利用别具一格的表现形式向群众展现中华民族璀璨的艺术文化以及声乐精华,并且已经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其确实是一种其他艺术模式难以代替的艺术形态。多年以来,前人对中华民族声乐的唱法以及民族学派有所了解,且就如何有效增强民族声乐的唱功与唱法等问题作出了详细的分析研究,总结经验,创作出结合当代气息与民族精髓的民族乐。由此可见,中国民族声乐是一项具有自身特质的艺术形态,其的进步与发展不仅仅是民族声乐界所迫切实现的关键点,而且还是中国人民共同期待的艺术成长。

一、中国民族声乐实现多元化发展的重要性

任何学科的进步与发展都应当从促进世界共同发展的角度出发,融入自身特点以及时代特征,探索新领域,而中国民族声乐也不例外,因为唯有发展成为国家乃至全世界的珍宝,方能得到更好的可持续发展。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大国,换而言之中华民族拥有56种民族文化、风俗习惯、语言特点、传承特质,而这56种文化特色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地进步与发展,在自身创造的过程中又实现相互融合,最后成为多姿多彩的、综合性的、多元化的中国民族声乐文化。世界各国的声乐拥有各自的特点,我们决不能选择抛弃自身传统的民族声乐文化而单单选用国际声乐,这是因为中国民族声乐与世界各国的声乐相比,其主要是展现对生活条件、生存环境、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的种种感受,传达他们内心深厚的民族情感,可是即使这样我们也不能骄傲自满、停留当前,任何一种艺术文化都会拥有独具自身魅力的特质与优势,唯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并结合自身艺术文化特性,方能更好地推动民族声乐的进步与发展,也唯有这样方能使独具魅力的中国民族声乐永久留存,因此从推动世界民族声乐的角度出发结合中国民族声乐自身传统特质来阐述新时期中国民族声乐的多元化发展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人口数量庞大的中国人基于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以及日常生活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民族特色创造出独特的中国民族声乐,而且在日常生活工作过程中他们可以发掘许多绚丽多彩的声乐创作元素,因此也具备了许多声乐创作才能,总结了民族声乐创作经验,并且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历程仍然需要往后几代人的努力创作与总结经验,方能将中国民族声乐更好地推出国门,获得更多国际友人的重视与支持。

二、新时期中国民族声乐发展思路

清晰准确展现新时期中国民族声乐发展思路,需求我们依据历史发展特点、时代形势与民族传统文化等内容重新审视局面,将历史发展作为依据来深入地分析研究新时期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形势,将思路准确表明且依据确定好的思路规划出民族声乐的发展方向,平衡处理好引入、创新、进步与沿用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推动中国民族声乐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新时期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思路直接影响作用着中国民族声乐能否成功取得可持续发展,是民族声乐稳中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坚持中国民族声乐的传统文化

中国民族声乐的创作来源必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而《关于民族声乐的文化定位问题》指明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中国民族声乐得到传承、进步、发展的根基。由此可见,中国民族声乐不仅展现了中国民族独特的民族文化、民族习惯、人文气息,而且还表达了民族精神、音乐语言,是中华民族文化不断进步与发展的产物,是民族瑰宝。

(二)融入民族文化的特质

新时期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不但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而且还要基于该基础上彰显独有的民族声乐特性。汉民族声乐的发展不仅结合自身传统声乐文化,而且还融入其他民族声乐的特点,让其更加具有声乐魅力,成为中国特具代表性的民族声乐。中国56个民族的声乐风格直接决定了民族声乐的表达方式与声乐属性,56个民族的文化特点又决定了民族声乐的创作思路,而中华民族代代流传的声乐价值方向影响着民族声乐的艺术特质与发展取向。

作为世界各国关注的艺术文化,中国民族声乐与西方声乐都是在继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彰显民族声乐特性的,可是与以“贝尔康托”为代表的西方声乐相比,我国民族声乐的艺术个性特质就表现得更加清晰明确。西方声乐并不拥有中国民族声乐的兼容性以及宽大性,更重要的是西方民族声乐排他性能较差,过分追求声乐技术,而中华民族声乐则仅仅将声乐技术当成能够抒发情感、表达情绪的工具,更注重或者强调的是对自身生活环境、民族情感的展现。例如“呼麦”式唱法,其是我国民族声乐的一种技术,在我国悠悠历史长河中受到广泛的热捧与应用,可是这种民族声乐技术是难以进入西方民族声乐家的视线的,他们认为这种喉音唱法是一种声乐演唱的错误,根本不应该被视为民族声乐技术或者声乐艺术。西方民族声乐更加注重理性思路,不管演奏還是演唱都必须严格遵守技巧,声乐风格会偏向于和声方面,而中华民族声乐则更加注重对声乐的情感、韵律与音调。因此,我们不能够盲目学习西方声乐,而西方声乐家也一样不会完全参考学习东方的民族声乐文化,他们强调与关注的是两种声乐之间的异同之处,因为只有这样比较学习不同文化的民族声乐方能得到其他文化的接纳与认可,也才能成为其他民族文化学习与追逐的对象。

三、新时期中国民族声乐的多元化发展路径

(一)继承中华民族文化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民族声乐不仅受到西方民族声乐文化的熏陶,而且在深入学习的同时快速发展。随着西方思想潮流的不断涌入,西方声乐文化也开始进入我国,而此时若将西方声乐文化当作为中华民族声乐文化的主要依据,完全按照西方声乐的表现手法、艺术技巧等创作所谓的中华民族声乐,且在根本上直接抛弃我国几千年的传统艺术文化,那么我国的传统文化就将预示着中华民族声乐的没落,也将威胁到中华民族的进步与发展。若不存在民族声乐耐以生存的条件,即不存在支撑民族声乐发展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那么中华民族声乐将会消逝。中国民族传统文化是世界各国文化都不能取代的,其独特的性质是中国民族声乐创作的根源,因此在新时期大力发展中国民族声乐的多元化的重中之重即是如何有效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并能够做到长期的保护。

中华民族声乐若需要创作于健康良好的社会环境与条件下,则就务必要学习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比如了解掌握中华民族的“原生态民歌”。因此不管基于中华民族声乐文化还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条件上,学习了解、掌握运用原生态民歌都具有一定的影响意义。对原生态民歌的演绎,主要是来自各个民族最传统的唱法,从古至今被代代相传并融合自身民族演唱风格的,就是这里所指的原生态民歌的唱法,也是最值得支持与继承的民族声乐。作为中国民族珍贵财富的一部分,其集合了各族人民的聪明才智以及各族的语言特质,我们务必要科学恰当地保护与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使其有效地推动民族声乐多元化创作。

(二)强调包容性、融合性、开放性

从几千年的发展历史来看,中华民族声乐文化的发展主要依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所给予的充沛的创作源泉。处于传统声乐形式與演唱方法共存的音乐环境下,中华民族声乐得到了迅速发展,而与此同时其又搜集、学习、掌握与应用其他民族声乐文化,将它们优秀的表现形式以及演唱风格沿用至自身的表演当中,让其弥补自身的劣势,从整体上做到协调统一、包容提升,这无疑也是中华民族声乐文化始终所追寻的艺术价值。换而言之,具备包容性、融合性、开放性、艺术性以及时代性的中华民族声乐文化不仅要继承传统的中华民族声乐文化,而且还要融合西方民族声乐文化的优秀之处,使其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创作与进步。

在继承中华民族声乐传统文化的同时,中华民族声乐还应当科学恰当地结合西方优秀的民族声乐思想,在东方民族声乐传统文化与西方优秀民族声乐文化思想的作用之下创作出独具一格的艺术歌曲,一般而言我国民族声乐文化的艺术特点是能够展现内心情感,唱法演绎到位,韵律直击人心,除此以外还应该融入西方思想文化因素以及当代最具代表性的创作素材,使其不仅做到中西结合,而且还充满浓厚的时代气息。因此,西方民族声乐文化不能盲目学习,也不能完全抛弃,我们应当用开放性、包容性、融合性的学习态度了解西方乐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在学习、掌握、灵活应用的过程中利用西方优秀声乐来弥补中华民族声乐的缺陷。

总而言之,我们不能够盲目地学习或者抛弃中国民族声乐或者西方音乐艺术文化,因为中华民族声乐文化虽独具一格但仍然存在其自身的劣势,而西方声乐确实能够突破中华民族声乐缺陷的限制,更进一步地推动民族声乐的发展,唯有基于继承传统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础上,结合西方优秀的声乐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学习掌握的过程中做到东西方声乐文化的深入交流,突破中华民族声乐文化缺陷的约束,让中华民族声乐更加适应新时代气息,方能让中华民族声乐实现可持续的健康发展,让其长远地留存于人们的意识里。

参考文献

[1]王琳.论中国民族声乐的传承与发展[J].黄河之声,2009,(2).

[2]陈娅玲.多元分流和谐共处——有感于民族声乐的多元化发展[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8,(3).

[3]颜铁军.从多元文化角度审视民族声乐的发展[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

[4]邹渊.对民族地区高校实施多元音乐课程的思考[J].艺术百家,2006,(6).

[5]解丽,刘明健.多元整合:民族声乐发展的路径选择[J].江西社会科学,2006,(11).

[6]杨列京.关于民族声乐创作和演唱多元化的思考[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7]张敏桦.民族声乐的现代性思考[J].黄河之声,2009,(6).

猜你喜欢
民族声乐发展路径多元化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多元文化格局中的民族声乐教育
民族声乐的演唱风格与方法
保定市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研究
探究我国音乐发展的“多元化”
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基本问题分析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
民间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
柔性制造系统多元化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