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建设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014-04-29 00:44刘家贺
理论观察 2014年9期
关键词:国家治理党的建设体系

刘家贺

[摘 要]我国的国家治理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安排,党的建设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并对整个国家治理体系起到基础性、决定性的作用,具有重要地位。

[关键词]党的建设;国家治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9 — 0016 — 0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国的国家治理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等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其中,党的建设制度体系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并对整个国家治理体系起到基础性、决定性的作用,具有重要地位。

一、国家治理体系是中国共产党管理国家的制度安排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唯一执政党,它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1〕我国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继承我国历史文化传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这些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长期革命斗争的成果。早在中国共产党在即将成为执政党之际召开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并依据《共同纲领》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奠定了我国政治制度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于1954年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政权的组织形式。同时,《宪法》也规定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这些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构成了我国国家治理的基本框架。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这个制度规定了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人民政协是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方面代表人士组成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其基本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邓小平曾经说过,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一针见血地指明了中国共产党在当代中国的领导核心地位和作用。

二、党的建设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治理体系是一整套制度体系,包括与国家治理相关的所有制度机制,内容非常丰富。习近平同志指出:“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2〕党的建设体系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地位。

首先,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决定了党的建设体系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位置。中国共产党是当代中国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地位毋庸置疑。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主要体现为党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党通过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一整套领导原则和方法,集中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动员和组织群众,带领群众去实现革命和建设的目标,党通过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实现对整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的领导。党的建设的许多内容,也是国家治理的内容。也就是说,党的建设不仅仅是党的自身的问题,也是直接关系到国家治理的全局问题。“治国必先治党”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其次,党组织在政府机构和社会组织中发挥的作用决定了党的建设体系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位置。在我国,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凡是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的,都成立了党的基层组织。党章的规定街道、乡、镇党的基层委员会和村、社区党组织,领导本地区的工作,支持和保证行政组织、经济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充分行使职权;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中党的基层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工作;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的基层组织,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企业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领导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实行行政领导人负责制的事业单位中党的基层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实行党委领导下的行政领导人负责制的事业单位中党的基层组织,对重大问题进行讨论和作出决定,同时保证行政领导人充分行使自己的职权;各级党和国家机关中党的基层组织,协助行政负责人完成任务,改进工作,对包括行政负责人在内的每个党员进行监督;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经济组织、文化组织和其他非党组织的领导机关中,成立党组,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这些规定及其在实践中的贯彻落实,使党组织在全社会广泛覆盖,党的领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再次,党管干部原则决定了党的建设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位置。党管干部的原则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坚持的一项重要原则,是党和国家干部管理制度的根本原则,主要是指各级党委坚持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方针和政策,严格按照党的原则选拔任用干部,并对各级、各类干部进行有效管理和监督,由党的组织部门来实施干部的选择、使用、调动和日常监督,由党来决定干部的使用。这样的原则也就决定了不论是党委系统的干部,还是政府系统的干部选拔、使用,从根本上说都是由党委决定;党通过管理干部保证权力掌握在忠于党的人的手中,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够由忠于党的人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主要是依靠党的干部贯彻落实,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键是提高干部素质和执政能力。因此,“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必须从严”、“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只有从严治吏,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才能实现党的治国理政目标。

最后,部分党的机关同政府机关的合一性决定了党的建设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位置。在我国,存在部分党委机构直接间接行使国家管理职能和党委系统机构与国家机构合署办公的现象。党委系统的改革领导小组、财经领导小组、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等机构都设立常设的办公室,在日常工作中发挥管理国家的职能。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机关和监察部、对外宣传办公室和政府系统的新闻办公室都是合署办公,一套机构、两块牌子。这种党的机构同政府机构的密不可分的合一性,决定了党的机关、党的建设体系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位置。

三、党的治国理念引导着国家治理体系的方向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的治国理念引导着国家治理体系的方向。我国历史上有重视“教化”和“人治”,强调“德法并用”的传统,对国家治理有很大影响。中国共产党在夺取政权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按照上级领导的要求办、按照党的政策办的惯性,在成为执政党后依然存在并扩大为管理国家主要方式,有事找党委、依靠党的政策办事的习惯和定势,是我国80年代前“人治”的必然结果。邓小平在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经验教训后,深刻认识到“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高度重视”〔3〕这个认识为依法治国和制度建设奠定了基础,促成了由“人治”向“法治”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破除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坚持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中国共产党治国方略的新提升,再次诠释了党的治国理念对国家治理的主导作用。

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对国家治理体系也具有引导作用。一定的社会历史文化生态环境形成一定的价值体系,这些价值体系构成了国家治理体系吸收社会各类需求的准则和规范,能够有效整合社会意识,使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这也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方面。正处于现代化转型期的中国,在各种思想汇集的潮流中,面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极端思想对社会价值共识的消解,中国共产党在全社会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艰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创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体系,以中国共产党的价值体系引领思想潮流,整合社会资源,动员机制创新力量,促进国家治理体系更加有效运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家治理体系的导向作用日益凸显。

四、党的执政水平决定国家治理体系的构建

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的提高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保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实现这个任务是对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的考验。只有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更加有效运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开始以全新的视角思考关于如何治理好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个问题,强调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明确提出“必须适应国家现代化总进程,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提高国家机构履职能力,提高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经济社会文化事务、自身事务的能力,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不断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4〕要实现这一目标最关键的还是取决于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取决于党是否有能够驾驭全局的高超的执政能力。因此,必须不断地加强党的建设,只有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尽快把全体党员和党的各级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工作本领都提高起来,国家治理体系才能逐步地建立起来、更加有效地运转起来。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N〕.人民日报,2014-02-18(01).

〔2〕习近平.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N〕.人民日报2014-01-01(02).

〔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4〕习近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N〕.人民日报,2014-02-18(01).

〔责任编辑:张 港〕

猜你喜欢
国家治理党的建设体系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论习近平关于党的组织建设思想的创新
大数据、网络舆论与国家治理
把“两学一做”落实在思想上和行动上
从国家治理看审计反腐倡廉的作用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