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美霞
从教多年来,孩子们在数学课堂上每一次流露出的笑脸都会触动我。对我来说仅仅是职业生涯的一节课,而对孩子来说可能会影响他的一生。如何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成为我不懈的追求。
一、知识的探索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根据本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乐于探究的特点,为他们提供充足的空间和时间去经历探索的过程。例如“分数乘法”一课,孩子们通过多种折纸方法表示出3/4×1/4及结果,并且通过折纸猜想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最后还是通过折纸验证结果。当然,在某些情况下教师启发式的讲授也会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探索。
二、方法的引领
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及时引导学生的学习方法。例如“数一数”一课中,学生几乎只会“一个一个地数”。当我提出“还可以怎么数”时,孩子们发现可以“两个两个地数”“五个五个地数”……这时,要给孩子们大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让他们尝试了解每一种方法,体会优势与不足,感受方法之间的联系,并且鼓励学生选择个性化的方法解决问题。
三、思维的启迪
有人说,孩子的思维就像一条不见底的河。在教学中,我抓住知识点加以延伸,运用阶梯式的问题大胆挖掘孩子的思维。例如“比的认识”的教学中,设计如下问题。问题1:哪些照片比较像?为什么?问题2:谁跑得快?猜测并验证。问题3:你买哪个摊位的苹果?为什么?问题4:总结上述问题,有什么共同特征?(理解比的意义)问题5:说说生活中比的例子。问题6:比与比值的区别是什么?问题7:比、分数、除法之间有何关系?学生在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合作交流,主动获取知识,促进思维能力的提高。
四、经验的积累
要引导学生经历“折一折”“拼一拼”“做一做”“猜一猜”等活动,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孩子们起初操作获得的经验知识是初始的。例如“圆的面积”一课中,孩子们运用学具把一个圆切、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大部分孩子无法计算圆的面积,还需要引导他们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互相启发,经历抽象、概括、归纳等过程,最后内化为自己的活动经验。
五、思想的渗透
数学思想是数学教学的精髓,它不是独立存在的。数学教學中,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体会并领悟数学思想,进行知识的有效迁移。例如“圆柱体体积”一课,引导学生利用学具把一个圆柱切、拼之后,转化成一个长方体,学生在操作中观察、思考、交流,探索圆柱体体积公式,感悟“转化”的思想。在“开会啦”比较大小一课中,学生在操作中体会“一一对应”的思想。在学习整数、分数的四则运算的意义以及解决实际问题时,引导学生运用木棒、线段图表示数量及数量关系,“数形结合”的思想逐渐渗透给学生。
(辽宁省庄河城山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