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语境下的家族文化

2014-04-29 06:51冯佳玉
青年文学家 2014年23期
关键词:伦理道德

摘 要:随着电视剧《大宅门》的热播,其同名小说也开始畅销。该书主要以家族文化为核心背景,是一部大众文化读本。在书中所描写的是明清至民国时期北京一家医药世家在社会动荡中所经历的一系列跌宕起伏的命运变迁。全书以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展现了大家族的伦理文化以及道德文化所承载的深刻内涵,作者在社会背景的影响下以批判手法看似平淡,实则强烈的叙述了家族文化在历史演变中扮演的角色,进而呼吁人们引起重视。

关键词:家族文化;伦理道德;批判手法

作者简介:冯佳玉(1993-),女,籍贯:辽宁省海城市人,大学本科学历,汉语言文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 I2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23--02

《大宅门》全书以平铺直叙的写作手法把一幅冗长的历史画卷展现在人们面前, 在画卷中,我们触目能及的是大的历史背景下“宅门”生活的一种家族文化,所谓一入“宅”门深似海,在这个大家族中,无论是父母亲友还是丫环奴仆,都逃不开悲欢离合的纠葛束缚,其沉痛深刻的批示揭露虽然无法从真正意义上改变这样的历史环境以避免悲剧的发生,但是,至少它让我们借机深刻地反思了我国历史情境下的传统家族文化。

在以历史大家庭为背景的《大宅门》中,作者在彰显我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选择了将自己的批判立场隐匿在小说发展的整体构架中。《大宅门》是建立在光绪六年到抗战时期那种中西文化交融、是非观念模棱两可的时代背景上的,而“宅门”中的家族在多元、矛盾的文化生活中谋生存,其中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作者以小见大,以一个宅门深院反映整个社会、整个时代,本文则追溯着《大宅门》到当时的历史,进而探究历史语境中家族文化所承载的伦理道德文化在经济背景与价值观念中的沉浮。

1、家族文化之伦理文化

中国自古以来看重纲常伦理,人们往往喜欢找出一套普遍有效的应然规范,指出什么是真正的善恶对错,而人们则要谨遵伦理为人行事,否则便会为当时之人所不齿。随着时代的发展,任何时代都有着一套伦理规范,然而,无论如何变迁,“家”永远位于伦理这个大金字塔的最底层,有大志者往往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亦可见得“家”为一切之本源,人在外,君为天,民以君为纲;人在家,父为天,子以父为纲;为人妇,夫为天,妻以夫为纲。在旧时代进程中,这是不能被违背的基本纲领。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鲁迅等新知识青年大力倡导文化启蒙运动,鼓励去除旧封建社会中不合理甚至是吃死人的文化,融入进新鲜的文化血脉,然而最终“五四”运动以失败告终,我们从中总结经验教训,究其根本,还是因为他们对封建旧思想的伦理纲常的批判打压太过激以至于脱离了时代的轨道,最终无疾而终。正如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中娜拉的出走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法律、道德、伦理、人情上的虚伪不合理,提出了在那个男人将自己的妻子当作玩偶饰品的年代妇女该从男人的奴役下解放的问题,驳斥了传统伦理中肮脏的部分。尽管如此,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即便是现代生活中,我们依然是谨遵着经过压缩的伦理行事,依然将其奉为我们生活的信条。但是,当仔细分析来看,我们更多的是把注意力放在所谓的“理”上,而忽略了人性本带的最温暖的“情”,《大宅门》这本书很完美的加重了伦理中“情”的味道,或许,这也是其广受追捧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大宅门》中,白老爷白萌堂从一开始就被塑造了一个严肃、强硬的家主形象,能够管理得了这样一个世家的白老爷经常是口衔画笔,凝神作画,而且不惜被人打扰,即便是孙子白景琦的出生,也是无法撼动他的镇静的,雅萍来道喜时,他甚至说“生了就生了!”“谁让你进来的,出去!”,完美地展现了他作为家主,为他独尊的强势地位,然而,随着情节的发展,更多的则是展现了白老爷作为一个长辈对晚辈的无私、关爱与宽容。理解小孙子白景琦的淘气、信任二儿子白颖轩的为人、包容三儿子的中饱私囊等等,都反映了白老爷这个人物在家庭伦理观念中没有因循守旧、不思变通,反而是更具有灵活性的,思想开明,人情世故极为豁达,总而言之,全在“情”之一字。

《大宅门》在诠释家族文化的过程中,既写出了伦理规范中与道德背道而驰的方面,但同时也向广大读者呈现了伦理纲常中的积极情感。槐花上吊、白佳丽不认其母杨九红 ,白文氏因杨九红身份临死不让杨九红进白家的宅门等都是深刻的披露着伦理中不近人性的一面。然而白老爷病危时能够认清白文氏是一个为人处世和管理企业与家族的能力极强的女人,有着很深的感染力,因此可以不受伦理纲常的束缚,将白家偌大的家业托付给白文氏,这又是情的超越。而率性自由的白景琦拳打三叔、与仇家女黄春未婚先孕、娶窑姐杨九红 、私交日本人等等行为均严重地违背了当时伦理道德的规范。作者将情与理交融穿插其中,就是要给读者制造一个让你又爱又恨的场面,使读者自己深思,自己判断,将评判权交给读者自己。

2、家族文化之道德文化

自古以来,伦理道德并行,二者缺一不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作为一个大家族,白家也是以德治家,谨遵“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理念,所谓“德”,即仁义礼智信,在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中,这种理念影响着人们的日常行为同时也制約着家庭、平衡着社会。

在《大宅门》中,白大爷白颖园在路上将病倒的朱大娘接回家看病送药,并施与银钱,此乃医者之医德且存有恻隐之心,然而随着情节发展,白文氏和白景琦当家时,却被利益冲昏了头脑,将商业中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演绎得淋漓尽致,白文氏讨好常公公、白景琦勾结官府以图私利,都严重地违背了白家“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道德根本,使同仁堂染上了污浊的颜色,但是这却巧妙的迎合了世俗的眼光。同时,在道德层面上,《大宅门》也完美地展现了仁义礼智信。白文氏体恤仆人、丫鬟为仁;白景琦拦住杨九红为孝;仆人对白家的不离不弃为忠,通通收录在了读者的眼中、心中。

然而,《大宅门》同时也揭露了伦理道德中不人性的一面,对于窑女杨九红,世俗的道德观念使之遭唾弃、鄙夷,无论怎样,白文氏也不许她踏进白家大门,即便是到后来,白文氏临终,也绝不让身为白家姨太太的杨九红为她戴孝,这都是对传统封建社会所谓道德的深刻揭露,底层女性被道德压制的无法喘息,通过《大宅门》这部作品帮助这些女性发出沉痛的呐喊。

《大宅门》将道德伦理中的优缺点交错的贯穿于整部小说中,在人们怀着矛盾的心情看完这部矛盾的历史背景下矛盾的作品不觉陷入对传统家族文化的沉思,对道德的琢磨。

3、家族文化之利益争夺

古今中外,无论是做什么都逃不过一个“利”字,帮助一个人,要先考虑利益在哪里,做个买卖要考虑利益在哪里,甚至就连张嘴说句话有时也要考虑一下是否有利益。在这样的利益驱使下,尽管儒家讳言利,可是,又有几人能够真正做到?而家族文化中所包含的一点就是如何能使一个家族长久发展下去,一个长期兴旺不衰的家族自然也少不了的就是心系利益。

《大宅门》中,白老爷之所以安心将白家都交付给白文氏也正是因为其尽管作为女人却足智多谋,为了一个“争”字费尽心机,为家族利益着想。她持家秉承着“小不忍则乱大谋”中的 “忍”和 “谋 ”来维护自己家族的利益。她之所以忍是为了日后能够更有实力去争!为了盘回百草厅,她先认可董大兴承办,继而收买常公公,又自己承办南记百草厅,甘愿让自家的老号赔,最后得以盘回。

正是这种经济利益上的争夺方能是一个大的家族长治久安,试想,如果一个家族没有了经济支持,那么所谓的伦理道德又要如何维持,经济是最基本的支柱,先要确保了经济才得以进一步追求精神上的、思想上的高度。

综上所述,《大宅门》是从不同的视野将历史中的家族文化呈现给大家的,它将“情”巧妙的融合进了伦理道德中,以这种引人共鸣的方式吸引读者视线,同时也增加了此书的购买量,加强了其商业价值,由于在人群中的广泛传播,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研读并且深入分析其中所承载的那种家族文化。

参考文献:

[1]郭颖.中国传统家族文化研究[J].人文艺术,2013(9)

[2]金铭.小说《大宅门》的艺术特色[J].剑南文学,2013(3)

[3]马广浩.由《大宅门》看家族文化内涵[J].商情,2011(7)

猜你喜欢
伦理道德
企业伦理道德视角下的安全生产
城镇化进程中新的伦理道德文化的迁移与重塑
探讨图像时代视觉传播的“冲击力”
基于伦理道德之争下的大学生自杀问题分析
《莎乐美》中的伦理道德观
伦理道德视角下的医患关系研究
二郎神形象转变之我见
突发新闻采访中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和伦理道德平衡
对新闻摄影伦理道德的研究
传统伦理道德现实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