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安安
摘 要:在艺术的范畴中,波德莱尔对于美的定义显然不同于他的同时代艺术家们。他的目的是创造一种美。当然美的定义各有不同。在波德莱尔看来,美善不受制于时代的车轮滚滚。善并不等于美,而丑恶也并不等于罪恶。在美善与丑恶的两个世界中,诗人遵循自身的理念穿梭自如。这一种穿越,不光是穿越自己的精神世界和现实世界,也是将情绪与精神理念从自己的世界传递给诗作的读者们。
关键词:两个世界;美善;丑恶;恶中之美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23-0-02
一、引文
查理士波德莱尔是法国伟大诗人,他在世界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作为重征派诗歌之先驱,现代派之奠基者,他的代表作包括诗集《恶之花》及散文诗集《巴黎的忧郁》。在若干年前,当波德莱尔将他独有的方式表现得美感,初次带给所有读者,世人都带着评判的眼光称他为“恶魔诗人”。波德莱尔正处在浪漫主义的洪流之中,文化界的整体氛围充斥着依然腐朽的文化气息,他的文学之美是在夹缝中绽出新生的花朵。他的文学作品表现出两种不同的特性,在浪漫主义的影响下,他的情感抒发中充满了多情、消极,同时,在表述情感的言语中,他保持了帕纳斯派诗人诗歌的客观性这一秉性。
在那个时代,大多数文学创作者都流连于浪漫主义文学,鲜少有跳脱出时代洪流的勇者。而波德莱尔带着自己的“恶之花”,以丑为美,以死为美的“一家妄言”,颠覆了文坛与大众的审美观。将美善与丑恶间的鸿沟,大笔一挥的抹去。在两个世界中穿梭自如。
二、波德莱尔的“丑恶”世界
雨果对其作品评价到:“你给艺术的天空带来说不出的阴森可怕的光线,你创造出新的战栗。”雨果准确地表达了阅读者读波德莱尔的直观感受。诗中出现了大量诸如坟墓、腐尸、白骨、蛇、恶魔、幽灵、死亡、粪坑等丑恶的意象,并对变态的人性加以刻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腐尸》一诗这样写道:“在小路拐弯处,一具丑恶的腐尸??两腿翘得很高,像个淫荡的女子,冒着热腾腾的毒气??敞开充满恶臭的肚皮??花蝇嗡嗡地聚在腐败的肚子上,黑压压的一大群蛆虫,从肚子里钻出来,沿着臭皮囊,像粘稠的脓一样流动。这些像潮水般汹涌起伏的蛆子,哗啦哗啦地乱撞乱爬,好像这个被微风吹得膨胀的身体,还在度着繁殖的生涯。”波德莱尔将这些极为丑恶的对象放入诗句可谓前无古人,所以《恶之花》可以说是文学史上首次以丑作为独立的美学范畴来挑战古典的审美准则。
“透过粉饰,我会掘出一个地狱。”波德莱尔在诗歌中曾经用诗歌表达过自己对这个世界丑恶的愤怒之情,他在《致读者》这首诗中所说“倘若凶杀、放火、投毒、强奸,还没有用它们可笑的素描,点缀我们可怜的命运这平庸的画稿,唉,那只是我们的灵魂不够大胆。”能直面自己的内心,将丑恶的那一面写进作品,将内心的恶,昭然于人面前,让读者,让他人看到灵魂的真实,同时将社会深层的恶透过“粉饰”将社会的地狱展示给人看。《恶之花》让恶的本性暴露在阳光下,说出自己在为恶,与那些口口声声粉饰自己文学创作,内心却一片黑暗的人比起来,更是一种勇气,一种率真。这种率真不仅有着解剖自己的快感,更有着解剖整个世界的凌厉的手术刀般的锋利,《恶之花》将整个社会的丑恶现实一一呈现,同时也在血淋淋地解剖自己,将自己的灵魂袒露在作品中,波德莱尔不幸的一生也和他的作品《恶之花》相得益彰。《恶之花》是波德莱尔的世界,这个世界也是波德莱尔的坦诚。
三、波德莱尔的“美善”世界
在波德莱尔看来何为美呢?波德莱尔的审美思主要体现在他的诗学观上,他认为诗是自由自在的,诗歌的创作并不必要一定服务于真善美的传达。在写给母亲的信中说:“我一贯认为文学和艺术追求一种与道德无涉的目的,构思和风格的美于我足矣。”他还说道:“但是,还有另一种奇谈怪论,由于思想的虚伪、粗俗和低级,这种奇谈怪论更可怕,更有机会持续得久远,这是一种生命力更为顽强的错误,我说的是有关教诲的邪说,它的必不可少的后果就是一系列关于激情、关于真实和关于道德的奇谈怪论。许多人认为诗的目的是某种教诲,它或是应该增强道德心,或是应该改良风俗,或是应该证明某种有用的东西。”
他认为“真是科学的基础和目的,它主要是要求纯粹的智力……善是道德追求的基础和目的。美是趣味的唯一的野心和专一的目的。”波德莱尔的诗没有功利性,他竭力反对诗变成为社会政治、道德等功利目的服务的工具,他认为艺术工具论会导致诗的毁灭,因为一种目标要求的功能越多,它就越不高贵,越不纯粹。在他看来,“美总是古怪的。”“不规则,就是说出乎意料、令人惊讶、令人奇怪,是美的特点和基本部分。” “构成美的一种成分是永恒的、不变的,其多少极难加以确定;另一种成分是相对的、暂时的,可以说它是时代、风尚、道德、情欲,或是其中一种,或是兼容并蓄。”如此,波德莱尔大大地拓宽了对于美的定义,从此在他的创作中,想象力和创造力占有一席重要的地位。美善早已超乎了人们所认识的常理。
波德莱尔认为艺术家应该在自己的作品中,为读者创造一个其从未想象到和感受过的审美体验,因为“美总是令人惊奇的”。只有勇于打破读者所熟识的美善的常识,才能使读者沉浸在一种全新的新奇而引人入胜的新体验中。
四、穿梭于矛盾的两个世界间:恶中之美
“丑”和“恶”就是波德莱尔的文学世界里,独树一帜的标杆,是从前的文学创作中,从未涉足的领域。《谈美书简》曾提到:“艺术必根据自然,但藝术美并不等于自然美,而自然丑也可以转化为艺术美,这就说明了艺术家有描写丑恶的权利。”艺术家既然拥有创作的自由,当然也可以将美丑的界限打破,自由穿梭于两个世界中,并且找到其平衡点,开拓新的审美领域。
于是,波德莱尔看到了现实中的丑恶,但他却主张从中发掘美,也就是指“丑恶经过艺术的表现化而为美,带有韵律和节奏的痛苦使精神充满了一种平静的快乐”。事物意象本身的世俗的好坏美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家如何利用素材,为其表达的思想与意境服务。而丑与恶,存在于现实社会中,存在于人们所处的所有事件中,也是不可忽视的应当表达的内容。但在波德莱尔的手下,他用诗意来表达人们心中的丑恶,却将他融入到诗歌美丽的韵律、辞藻与表现手法中。转而成为了艺术的美。波德莱尔大量描述了丑、恶,但是这仅仅是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通过这种形式,它实际上赞扬的是他理念中的真美善。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好的向往。
波德莱尔通过自己的笔触,重新审视了常人们严重的“恶”,用艺术的方式让我们见到了恶中之美。他对于“恶”的新观察,新视角,开发除了新的“美”,将“美”的定义从原先的狭隘的服务于社会意志中,完全解脱,从而扩大了文学艺术的表现范畴。他的“审丑”论既打破了传统美学中“真善美”不可分割的原则,并且切切实实的通过自己的创作努力,使这一新趋势为人们所接受。
五、结语
波德莱尔的诗歌兼具了浪漫主义的精髓也留下了帕纳斯派的理性思维,他开创了现代诗歌的先河。尊崇理性,这首先是波德莱尔思想最大的特点,而不是象人们所认为的正相反。波德莱尔并不是反对一切的理性。波德莱尔所厌弃的理性,是功利性的绑架文学,绑架艺术的理性。是通过大众化教育带给人的理性,而不是关于艺术、关于趣味的美学理性。对于美,人们虽然乐于追求,但被绑架的文学却传递了不真实的美。
面对这样的不真实的美善,波德莱尔正是尽量地去除这样的“伪美善”,直面世俗的“丑恶”,并赋予他们美感。在“美善”与“丑恶”这并行的,看似矛盾的两个世界间,开拓了新的审美艺术。
参考文献:
[1] Charles Baudelaire: oeuvres complètes[M], tome l, Gallimard, 1975.
[2] Charles Baudelaire: oeuvres complètes[M], tome2, Gallimard, 1976.
[3] 廖星桥.象征主义的宪章———三论波德莱尔和《恶之花》的历史地位与意义[J].深圳大学学报,1998(4)
[4] 波德莱尔著钱春绮译.恶之花巴黎的忧郁[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4
[5] 波德莱尔著郭红安译.恶之花[M].国际文化出版社,2006.1
[6] 王岳川.西方艺术精神[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