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小云
通过区域游戏活动的开展,且教师适时指导,幼儿能够学习人际交往技能,这对培养幼儿良好个性等各个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每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要和他人进行交往,通过交往,我们可以相互传递信息,交流感情,营造良好的生活氛围。但是在当今社会,我们不难看到,由于大人的溺爱,给孩子带来了负面影响。有的孩子在人际交往方面表现出了退缩或有躲避行为,有的孩子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感到害怕、害羞、冷漠或有攻击行为。这样的行为在家庭中是最常见的现象,若不改正,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一生。
一、创造条件,促进交往
(1)区域游戏活动的内容取材于幼儿的生活,能充分激发参加游戏的欲望。如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超市、理发店、菜场等,孩子们经常跟着家长去菜场买菜。结合主题活动“和妈妈去菜场”,我们设置了超市和菜场。在前期准备工作方面,我们去参观了超市和菜场,了解了超市和菜场的结构、人员安排、购物流程以及与顾客之间的交流;和幼儿共同准备游戏材料,如各种蔬菜、水产和干货,他们用彩纸和布头做了蒜头、青菜等,用饮料瓶围成水产池,布置了一个热闹丰富的“宝贝菜场”。这样,孩子成为游戏的主人,不再成为一种摆设。
(2)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发展水平,区域材料投放需遵守安全性、艺术性、可操作性的原则,循序渐进。在投放区域材料时,我们首先对收集到的材料进行了消毒,再利用鲜艳的包装纸、美工纸等进行装饰、改造,使其在具备教育功能的同时,充分展示艺术性,以吸引幼儿对活动材料的兴趣,并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其次,投放的材料还需有操作性,通过操作材料引发幼儿动手、动脑,激发幼儿的游戏和交往的兴趣,提高幼儿之间的语言交往能力,使幼儿在区域活动中不感到乏味。再次,区域游戏的材料如一成不变,也会满足不了幼儿的需要,不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如在娃娃家中,刚开始,幼儿只在家中抱着娃娃,进行喝水、烧饭、喂饭等活动。针对幼儿的发展状况,我们适时地针对“在娃娃家里,我们可以做什么事情”展开讨论。可以引导幼儿带领娃娃走出去,串门、逛超市、进图书馆,这丰富了游戏活动的内容,使幼儿间交往范围扩大,提升了交往的技能。
二、教师指导形式的多样化
结合区域游戏情节的发展趋势,我将教师的指导形式分为事先介入法、直接介入法、间接介入法等。
所谓事先介入法,就是在产生预料结果之前,介入其中进行预防、制止不良行为产生的方法。在开展区域活动之前,师生可以针对某一话题进行讨论、总结。如在区域活动前,教师和幼儿商讨“如何招待客人”这一话题,得出结论:要有礼貌,进门请坐,端茶等等。这样,在游戏中,孩子们对于如何招待客人就有了依据,对幼儿的良好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游戏时,当幼儿出现争抢且处理不当或发生危及生命事件时,教师立即出面制止,这就是直接介入法。如在小班“娃娃家”游戏中,R看到T抱著娃娃,也想抱娃娃,就伸手去抢。T见自己的娃娃被R抢走了,伸手就去抓R的脸。这时,老师应该立即制止T的行为,并进行引导。
当游戏情节发展到一定阶段,幼儿不知道如何继续深入游戏或教师认为有必要进行个别指导时,教师扮演游戏中的某一个角色参与其中,这就是所谓的间接介入法。比如:幼儿在玩“娃娃家”游戏时,“爸爸”和“妈妈”忙完了自家的活儿,两个人坐在原地,盯着其他幼儿。这时,教师可以扮成“客人”的角色参与到游戏中。教师敲敲门:“有人在家吗?”“我到你们家做客,行吗?”爸爸、妈妈听后,赶紧放下娃娃迎了过来,搬椅子给“客人”坐。“口好渴呀!”两位幼儿听后,赶紧找茶杯、倒茶、做饭等等。他们已经有了共同的任务“招待客人”,并知道了如何招待客人。教师扮演客人介入到游戏中,巧妙地引导了幼儿之间的交往。
孩子是在交往的过程中学会尊重、理解、分享、合作等交往技能,再通过游戏的形式得到练习,并形成自身的行为品质。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要创设能引起幼儿交往兴趣的环境,提供能引发幼儿间交往的材料,充分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性,并适时引导,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
(江苏省如皋市磨头镇场北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