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视域下大学生消极性孤独的心理因素探析

2014-04-29 01:46翟新倩
成才之路 2014年25期
关键词:人才大学生

翟新倩

摘 要:大学生是具有较强自我意识的一个群体,消极性孤独在有的大学生中不仅存在,而且有时可能较为严重,影响他们的成长成才。从心理层面挖掘大学生消极性孤独产生的深层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可以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大学生进行自我疗救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大学生;消极性孤独;原因;人才

人天生是社会动物,不管愿意与否,都要与他人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短暂、偶然的孤独感不会给个体造成大的伤害,然而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孤独之中,就可能在身心上产生一系列的病态变化。作为社会责任“延缓偿付期”的大学生,尚处于成人队伍中的“边缘人”状态。心灵的闭锁,加之情感交流的内隐性,使得有的大学生很容易体验到孤独的情绪。若没有及时引导,任随孤独感日益加深,可能导致大学生将精神寄托于虚无中或寻求低级精神刺激,甚至引发多种心理障碍,影响他们的成长成才。

一、消极性孤独的界定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孤独是个体因在人际关系中未能满足自己的社会期望,在主观上产生自己被忽视、被遗忘、被他人認为是无足轻重的感受,从而引发的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孤独分积极性孤独和消极性孤独两种。存在“积极性孤独”的个体,能够灵活运用孤独时的时间和方式,将孤独转化为独立去生活,不必要与他人发生连接,能够自己给予自己合理的评价;存在“消极性孤独”的个体,则敏感、焦虑、多疑、抑郁并伴有自主性缺乏,以强烈依赖人际交往和情感交流的方式来消除自我孤独的处境,缺乏对自我健康的认识和评价。

二、消极性孤独产生的心理原因

(1)孤独人格特质。孤独感是一种较稳定的人格特质。其中,孤独水平与内外向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与精神质、神经质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这与通常认识下,孤独体验越深刻的人性格特征越内向的观点是一致的。此外,有些人对消极性孤独具有易感性;另一些人则对消极性孤独存在一定的免疫力。一般消极孤独的易感人群其个性特征主要有:神经质、低自尊、自我中心、焦虑、抑郁,缺乏客观自我评价等。因此,可以看出人格特征作为潜在的预测者,与消极性孤独存在较大的相关性,而这些具有孤独特质的大学生则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消极性孤独感的侵蚀。

(2)自我意识偏差。自我意识是个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环境关系的认识、体验和评价。作为大学生,其显著特点即对自我的强烈关注。当今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看问题有时多以自我为中心,缺少站在他人角度来考虑问题的意识。从自己利益出发,过于敏感,受不得委屈,一旦个人要求得不到满足,就体会到不被认可、不被尊重的孤独感。此外,在人际交往中习惯将自己的观点和意愿强加于人,习惯让他人服从自己、迁就自己,处处维护自己的自尊与利益。倘若与他人造成对立,只能将自己封闭起来,处于自我封闭和自我隔断的状态,因此必然会产生消极性的孤独体验。

(3)心理控制源。心理学家罗特提出心理控制源,并将其分为内、外控制源,指个体对行为或事件结局的一般性的泛化预期。根据罗特的事件预期-价值模型,内控倾向的大学生认为自己能否获得他人的喜欢是自己可以控制的,表现在交往中遇到矛盾或纠葛时积极寻求解决。此外,即使没有朋友或朋友很少,他们也会认为只要自己愿意努力就可获得友谊,这种主观的自我慰藉有效地减少其消极性孤独。外控倾向的大学生则认为个人的努力对获得友谊的结果导向作用很小,认为他人喜不喜欢自己、接不接受自己都是不可控的。因此,外控倾向的大学生在交往中更多是采取被动交往策略,等待他人接近自己,并且对于事件更易产生消极预期,从而产生无望的消极性孤独感受。

(4)自我同一性混乱。埃里克森作为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在自我意识发展的八阶段中明确指出,青少年的主要任务就是建立全新的同一感的自我以及自我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否则会产生“同一性混乱”,即将自我的同一性与他人的同一性融合一体。这其中存在有自我牺牲或损失,但只有这样才能在社会交往中获得亲密感,否则将产生消极性的孤独感。作为当代大学生,一方面个体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开始对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预期进行整合;另一方面,对于自我以及自我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估价还尚不准确,导致在与他人交往时常常出现内心的困惑和纠结,产生逃避人际交往的心理及行为,从而引发消极性孤独感的产生。

(5)归属感缺失。归属感是弗洛姆理论中的一个术语,指个体自我感觉被他人或团体认可与接纳时的感受,意指心理上的安全感与落实感。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害怕孤独和寂寞,希望自己归属于某一个或多个群体,从中获得温暖、帮助、爱与安全感。大学生从进入陌生的校园开始,就面临着角色的转换、环境的适应、学习方式的改变以及多元人际关系应对等难题。有的因对学校的不认可产生的空虚和迷失,在班级感受不到集体的温暖、同伴的支持体验到的失落和沮丧,对于大学空余时间支配的茫然与无力,兴趣特长得不到发挥而产生的精神无寄托感,与同学交往体验不到预期的深刻友谊而感到索然无味等,都使得有的大学生在校期间体验到深刻的消极性孤独。

三、完善人格,降低孤独感的建议

(1)正视消极性孤独,避免自我中心。孤独之感人皆有之,大学生应当辩证地看待孤独,无须谈孤独色变。我国古代的儒、释、道家,分别强调要通过静坐、坐禅、坐忘来获得无上的智慧,实现心灵的超脱。积极性孤独可促使个体更好地进行自我审视与发展,而消极性孤独则常导致个体不敢正视自己的问题而进行自我封闭,使其自我发展遭到阻碍。因此,要挑战自我,正视孤独,发现自己心理问题的根源与危害,在朋辈交往中走出自我设限的藩篱。要站在公允的角度考虑问题,对于学业成绩、友谊与爱情等确立合理而清晰的期望,既不盲目自负又不自我贬抑,不过分苛责他人,又真诚对待他人。走出以自我为中心,提高对周围环境的分析判断能力,克服情感体验的局限性,增强自身心理承受力,提高自信,完善自我,最终走出消极性孤独困境。

(2)克服自我挫败思维模式。在消极性孤独萦绕的大学生群体中,自我挫败是一种常见的思维模式。在个体控制事件的努力遭受多次失败后停止尝试,并将这种控制失败的感觉泛化到所有情境中,甚至泛化到实际上能够控制的情景中去。自我挫败思维模式会让个体认为自己的能力和控制力存在缺陷,并且这种缺陷是永久性的而非暂时性的,导致个体将失败归结为内在本质因素而非情景因素。大学生普遍心理耐挫性低,倘若个人在努力走出孤独中一再受挫,并得出“我没办法融入集体”“我交不了朋友”“我什么都做不好”之类的挫败思维定式,则容易导致其放弃努力,并陷入绝望的心境之中。因此,摆脱消极性孤独的侵扰,就需要克服自我挫败的思维模式,增加自我认知与自信、寻找合理期望与理性评价来提高自我效能感,减少自我挫败感,最终摆脱消极性孤独,促进自己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肖文学,姜喜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

社,2012.

[2]刘美丹.大学生孤独心理透视[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6).

[3]黄洁华.人本主义对孤独感的相关研究[J].健康心理学,2000(8).

[4]马蔚蔚.大学生孤独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

2005.

[5]朱智贤.心理学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6]任慧慧,李东旭.心理控制源相关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0(9).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猜你喜欢
人才大学生
人才云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