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表演中形体艺术的研究

2014-04-29 23:40吴艺梅
青年文学家 2014年26期
关键词:形体训练

摘 要:歌唱表演是以人们的听觉欣赏为主,视觉欣赏为辅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随着广大观众对歌唱表演的观赏性要求日渐提高,视听共享的表现形式也就成了观众们的普遍愿望。在歌唱表演中,除了具备美妙的、自然流畅的声音外,形体艺术是歌唱者内心情感活动的外部流露,是向欣赏者展示作品情感的桥梁纽带。

关键词:歌唱表演;形体训练;形体艺术

作者简介:吴艺梅(1982-),女,汉族,福建漳州人,文学学士,助教,研究方向:音乐学、舞蹈学。

[中图分类号]:J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26--02

“观众在欣赏任何一种表演艺术时,总是通过听觉和视觉来欣赏演员的创造。”[1]换而言之,歌唱表演包含了“歌唱”和“表演”两个部分的内容,歌唱作为主体,其训练要求是显而易见的,必须提高发声技巧、声音表现力等问题;而形体动作作为“表演”的重要手段,则往往被很多歌唱者忽视,或者说没有得到更好的训练。本文主要阐述在歌唱表演中形体艺术如何进行具体的展现,即歌唱者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的训练。

一、形体艺术在歌唱表演中的重要性

形体艺术对歌唱表演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在歌唱表演里,形体艺术要表达真实的情感,就要先让自己深入作品里,感动自己,再把这样的情感通过自身的肢体语言展现出来,这样才能同时打动观众。声情并茂的肢体语言可以使演唱更加的生动形象,不管是歌唱的声音、音乐的感觉、情感的表现、艺术的舞台形象等方面,有效的塑造出与人物形象更加密切的艺术关系,把所有审美感受体验于歌唱。阎维文作为一名著名的歌唱家,他在舞台上出色的表演正是演唱与形体的完美结合,这点得益于他曾经接受过科学规范的形体训练。他13岁进入山西省歌舞团,在最初的艺术生涯里,有9年是在舞蹈中度过的。当他走上歌唱艺术的舞台后,成功的把民族和西洋的发声法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声情并茂,淳朴真挚的独特魅力艺术的风格。[2]

二、歌唱表演中形体艺术的本质特征

歌唱表演中形体艺术的展现,其目的是创造鲜明的音乐作品形象。声乐作品作为一度创作,歌唱者在舞台上的表演就是二度创作了。在歌唱表演中,除了具备优美的声音和发声技巧外,形体艺术的合理运用是表达歌唱者内心情感活动的重要手段,它是歌唱者内心活动的一种外部流露。歌唱者在舞台上形体动作的表演并不完全是即兴的行为,每部作品,每一首歌曲的形体动作表演都是歌唱者精心设计的,一个表情,一个手势,一个台步,不但反映作品一度创作者的创作思想,也是歌唱者此时内心活动的外在流露。通过这样一次次的反复排练,在观众面前才能展现出“声形俱备”、视觉与听觉共赏的完美舞台形象。

三、歌唱表演中形体艺术的美学解析

(一)歌唱表演中形体艺术的美学本质

美学所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美的存在、美的认识和美的创造这三者的普遍规律和它们之间的关系[3]。歌唱表演,是一种表演艺术,既然是表演就离不开舞台和观众。如果没有了展现艺术的场所,没有了观众的欣赏与审美,那么歌唱表演者所创造出来的各种艺术美也就没有审美意义了。

“演员创造舞台人物形象的目的不是为了创造而创造,而是要通过自己所创造出来的舞台人物形象来反映生活,评价生活:尽可能地揭示人生的意义和生活的哲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观众从中领会生活的真谛:并且它还应该以优美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4]歌唱表演亦是如此,歌唱表演者的艺术创作也是为了把现实的生活通过艺术的形式反映出来,从而揭示现实中的生活真谛。所以,歌唱表演中形体动作的设计必须做好两个“统一”,也就是与作品创作思想的“统一”和与现实生活经验的“统一”。

(二)歌唱表演中形体艺术的审美过程

观众对歌唱表演者的审美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1、官能的初级审美

这个阶段是审美过程的最初阶段,是指观众受到歌唱表演者声音上对听觉的刺激以及肢體表演的视觉冲击所产生的情绪性生理反应。这一过程属于感观的直觉所获得的快感,严格来说,属于低级的知觉欣赏。

2、情感的体验审美

观众从第一层次中官能所捕捉到的具体印象后,开始调动各种心理因素,并对整个作品的感情内容进行理解,从而进入情感体验的境界,形成情感的体验审美。

3、理智的统觉审美

通过前面两个层次的递进情感升级后,观众作为审美的主体,其内心已经把感觉与理解统一起来,从审美的高层次真正享受到歌唱表演作品的艺术魅力。

四、在歌唱表演中形体艺术的训练

为了使形体艺术展现得更充分,使观众欣赏到更加完美的视听共赏的舞台表演,歌唱者在表演前要对形体动作进行科学的训练。“台下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们所看到的,在舞台上呈现的优秀作品,是表演者花了很多的时间精力和心血换来的。所以,持之以恒是非常重要的。歌唱中的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不是指单纯的外形,而是以深刻刻画人物内心为依据的,它们互相联系,协调统一。以下是就歌唱表演中形体艺术的训练进行的归纳,分为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两大个方面。

(一)面部表情

1、眼神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最能够流露出人内心的感情。在我国戏曲界也有句俗语“一身之戏在于脸,一脸之戏在于眼”。这句话充分阐述了眼睛在面部表情上的重要性。在歌唱表演中,表演者复杂多变的心理变化以及细微的情感都可以通过眼睛表现出来。我们可以借鉴戏曲里对眼睛的训练方法来进行训练,其基本训练方法有两部分:

(1)单纯性眼神训练

包括左右转动、上下转动、环动、定神、远望、近看等。这六个眼神的练习方法都要求在练习的过程中保持不眨眼皮。

(2)综合性眼神训练

第一部分的训练只是生理上的一种机能训练,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在掌握眼睛的灵活性后,应该注入情感。这个可以通过选择歌曲短句进行训练,要动心、动情、积极诱发自己的艺术想象。一个眼神,一种表达;一个眼神,一种诉说;一个眼神,一种感动……

2、面部其他表情

眼睛要传神,其他的面部器官都要配合,面部肌肉的张驰松紧与眼神是一个互相配合的综合整体,必须协调统一,切勿把脸部、眼神的表现情感的功能变成一种单纯的肌肉运动如挤眉弄眼。

戏曲中归纳出的“七色情感”分别是喜、怒、哀、乐、怨、恨、愁。其训练方法就是掌握各种表情的基本要素,如喜:双目微睁,眉头要随眼而动,眉稍稍向上挑,口微张,嘴角向上翘;怒:双目圆睁,眉头紧蹙,眉梢上挑,鼻翼略张开,嘴紧闭,牙关要咬紧,双目炯炯不眨眼逼视对方。

歌唱表演中,作品人物的年龄、性格、思想感情都有所差异,需要表演者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做好面部各部位与眼睛的配合。

(二)肢体动作

肢体动作的表演是歌唱情感的延续。《毛诗·序》说:“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泳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肢体动作的表演是歌唱者实现艺术传播价值的重要载体。

1、手势

手部的动作是肢体动作中比较复杂的部分。在舞蹈中,讲究手动眼随,形体艺术的展现亦是遵循这样的原则,手部动作的变化随着眼睛动作的变化而变化。手眼动作的结合,应做到自然流畅,手势的起落都要在关键的点上展示。

手势作为一种辅助表演,不能喧宾夺主,否则在歌唱表演中就起了干扰的作用。手的姿势可以很丰富,它不仅能够显示出人物的性格,而且还能表达出一切思想感情和语言所不能表达出来的那部分内容。它的具体作用列举以下几种:

(1)表现作品人物的性别:如女性一般使用兰花指,男性一般使用虎口拳等。

(2)指引方向:配合歌詞中所表达的情景,以手势加以指引。

(3)标明数字:如歌词中具体提到某一数字时,表演者用手势加以指出。

(4)象征实物的存在:如在歌剧《江姐》中演唱《绣红旗》时,歌唱者都会模仿现实生活中缝绣的动作来象征针、线的存在,一般情况下,都是采用无实物的动作表演。

手势的动作千姿百态,歌唱者应该根据歌曲的内容需要,选择有目的性的手势,以此辅助内心情感的表达,也能丰富舞台形象。

2、身法(身段)

身段,指整个身躯的运用。在戏曲和歌剧表演中,更为多地运用到。因为歌唱者时刻表现的是剧中每个人物的具体特征。其具体特征表现如下:

(1)不同的年龄特征:人生必然经历的几个年龄段有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每个年龄段的表演各不相同。

(2)不同的身份特征:不同的职业、职务、地位等,其身份特征也不一样,如儒雅的教师,善良朴实的农民,油腔滑调的生意人等。

(3)不同的性格特征:人的性格迥异不同,有开朗的、内向的、孤僻的、深沉的,只要留心观察,便能揣摩出每种性格人物的特点。

3、步法(台步)

歌唱者在舞台上不可能从头到尾站在一个地方,根据作品人物性格特征的需要、歌唱者内心情感的抒发、与观众的交流、前奏间奏、上下台等等,都需要在舞台上进行走动,这种行动的步伐通常就叫做“台步”。

(1)静态

人的一切姿势从站立开始。当歌唱者站在舞台上的时候,正确的站姿不仅有利于发声力量的平衡,也能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视觉效果。正确标准的站姿应该是身体舒展直立,重心落在两腿之间,精神饱满,面带微笑,双目平视,目光柔和有神,自然亲切。歌唱者在静止时一般都采取了“丁”字或“八”字两种姿态,训练方法有五点靠墙、双腿夹纸、头上顶书等等。

(2)动态

动态的舞台形象,其脚下的步法也很多,除了上下台的移动步伐,还有演唱中的台位变化,这需要根据不同的角色、音乐的情绪等来决定。如圆场步,小碎步等。歌唱表演者应认真揣摩每一种步法,做到运用自如,在舞台上行进的过程中切忌慌乱,应大方自然,真正做到“站如松,行如风”。

五、结语

歌唱表演,不仅要练好我们的嗓子,注重提高歌唱的技巧,认真积累音乐知识,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等,除此之外,形体艺术在歌唱表演艺术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它是歌唱表演者对于作品思想以及个人内心情感的表现手段,是除了声音以外的情感延伸,同时也是丰富舞台形象、提高艺术欣赏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歌唱表演中形体艺术的训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只有通过科学的、有效的训练方法,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让舞台上的歌唱表演发挥出完美的艺术效果。本文针对歌唱表演中形体训练的几个要素的训练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这只是一个粗浅的探索研究,一部好作品的呈现,需要多方位的艺术修养做基础,完美的艺术展现是歌唱表演的唯一目的。

注释:

[1]粱伯龙,李月主编:《戏剧表演基础》,戏剧卷,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12页。

[2]《军人情怀》阎维文专辑,武警音像出版社出版。

[3]石惟正著:《声乐学基础》,人民音乐出版杜2002年版,第2页。

[4]粱伯龙、李月主编:《戏剧表演基础》(戏剧卷),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6页。

参考文献:

[1]万风姝、万如泉撰著:中国戏曲学院及附中编订:《戏曲表演做功十技》,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年版。

[2]庞蓉:“形体训练在声乐表演中的作用”,《黄河之声》,2011(7)。

[3]鄢丽娟:“美学情境中的现代民族声乐审读——兼议中国民族声乐艺术表演美”,《湖南社会科学》,2012(2)。

[4]张锦华编著:《声乐表演教程》(上、下册),海峡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猜你喜欢
形体训练
形体训练对提铁路服务专业学生身体素质的作用
高校瑜伽教学中应怎样开展形体训练
形体训练课程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性
高校舞蹈形体训练技巧与细节问题研究
浅谈空中乘务专业形体训练教学
中国民族民间舞对影视演员形体动作训练的作用
浅析女大学生形体训练与气质培养的关系
民族歌剧演员的形体训练
高校非舞蹈专业学生的形体训练方法研究
形体训练的教学方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