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玲
【摘要】 目的 探讨产后抑郁症的护理。方法 对23例产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通过实施多种护理方式相结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取得满意的效果。结论 根据产妇抑郁的病因和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护理,有效控制住抑郁情绪,达到治疗产后抑郁的目的 。
【关键词】产后抑郁症;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432-02
产后抑郁症是产妇在产后几周甚至更長时间发生的情感性精神障碍性疾病,病因有分娩前后体内各类激素比例发生改变,内分泌功能不平衡;分娩时过度紧张,产后为婴儿抚养忧心忡仲是透发因素;好胜、责任感强及神经质性格的产妇极易发生。产后抑郁症表现为不爱讲话、情绪低落、思维迟缓、丧失兴趣、精力缺乏,严重时出现自杀企图。我国这方面资料尚不多见,发病率报道差异也很大,为3.8% -18.48% [1], 对该类疾病预防重于治疗, 一般无后遗症。
1临床资料
本组 23例,年龄17-43 岁,初产妇13 例,经产妇 10 例,其中生女孩12 例,经济不佳 8 例,产后母亲角色不适3例。
2 产后抑郁症的护理对策
2.1定期孕期产前保健 产前保健包括对孕妇的定期产前检查,指导孕期营养和用药,及时发现处理异常情况,对胎儿宫内情况进行监护,保证孕妇和胎儿健康[2]。充分评估每位孕产妇,做到早期筛查、早期诊断。对有可疑或有孕期抑郁倾向者、有围生期抑郁史再次怀孕者、有不良情绪、心理障碍者,应及时做好孕期心理咨询及护理,排除产妇心理障碍和不良情绪,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此外采取人性化服务,孕妇在门诊产检候诊等待中提供水和食物,循环播出有关电视宣教片,鼓励孕妇积极参加门诊孕妇学校听课,使孕妇认识到妊娠和分娩是一个自然生理过程,获得分娩相关知识,消除其紧张、恐惧的心理。
2.2产时给予产妇安慰、鼓励、帮助,心理上持续的支持 临产后做好产前、产时、产后健康教育。在分娩中助产士教会其如何在宫缩阵痛中运用拉玛泽呼吸减痛法,按摩腰骶部,背部。给产妇梳头、擦汗、更换尿垫,播放轻柔音乐。舒缓产妇紧张、痛苦、焦虑的情绪。实施人性化的服务,避免检查次数过多(肛诊或阴道检查)。尽量回归大自然式的分娩,做好基础护理。责任包干病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分娩中产科医护人员要格外注意自己的言行,语言是信息传递最好的媒介,亲切、友善的语言会增加产妇的信任,通过沟通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提倡导乐陪伴分娩,可以减轻产痛,以愉快的心情完成分娩[3]。允许家属陪伴,爱人给予关怀和照顾,缓解产妇紧张的心理。及时补充易消化的食物和水分,保持营养和体力。
2.3分娩后母乳喂养,建立感情 产后母婴同室,产后30分钟内实施母婴皮肤接触及母乳喂养。产妇与婴儿进行情感上的交流,使产妇缓解因分娩痛带来的心理压力,舒缓产妇紧张的情绪,体会做母亲的幸福感。做好分娩后的宣教及母乳知识宣教,使产妇获得母乳喂养知识和技巧。通过新生儿吸吮反射,刺激子宫收缩,可有效预防产后出血。为母乳喂养奠定基础。
2.4提供舒适安全的修养环境 产后需给产妇创造良好的休养环境,病房内摆放绿色植物、电视、微波炉、冰箱、隔帘、饮水机、卫生间配置坐式马桶及淋浴器。室温在22-24℃,湿度50-60%。每日空气消毒2次。限制陪护,减少探视,治疗与护理集中操作,保证产妇的充足休息和睡眠。
2.5安全护理 护理工作中注意患者心理变化,责任护士经常与产妇谈心,观察情绪变化,如有改变,一反常态,辨别真假,及时稳定患者情绪,避免不良安全事件发生。加强中夜班护理巡视。
2.6饮食护理 量不宜过多食量可以比孕期稍增,最多增1\5的量,如果奶水正好够宝宝吃,则与孕期等量就好。食物品种多样化,荤素搭配是很重要的。进食品种越丰富,营养越平衡和全面。水分要多一些,产妇出汗较多,体表的水分挥发也大于平时,多喝清淡的鱼汤、蛋汤,汤中油多了,奶水中的脂肪量也会增加。新生儿消化功能还不完善,奶水中脂肪过多,可使宝宝拉肚子,饭要以细软为主,少吃油炸,坚硬食物,生冷的食物,不宜多吃,暑期的产妇可少食一些,适当吃水果,忌吃辛辣温燥食物,因辛辣温燥食物可助内热,可使产妇虚火上升,可能会出现口舌生疮,大便秘结或痔疮等症状
2.7 音乐护理 临床实践证明,适宜的音乐可以刺激听觉中枢使人体交感神经活动减弱,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从而机体在应激状态下如手术,分娩过程中呼吸平稳,血压、心律稳定,有研究表明音乐的快慢、强弱、升降能很好的对抑郁症患者情绪起调节作用[4]。护士要全面评估并对症配乐,给患者最喜欢的音乐集锦。
2.8 健康教育 加强围产期保健及健康教育,日本有学者报道,产前健康教育和可使产后保健,育婴知识的宣教,指导孕妇合理的营养和活动锻炼,对有并发症的孕妇积极帮助其调整心态,使其树立信心,消除紧张与恐惧心理,指导产妇进行产后康复训练,增加产妇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参考文献
[1] 张荣莲, 陈起燕, 立艳华, 等. 产后抑郁症发病囚索的探讨[J]. 中华妇产科杂志,1999, 34:231-233.
[2] 乐杰. 妇产科学,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4.
[3] 惠爱玲.浅谈孕产妇心理健康与护理.社区医学杂志,2009,(03):54,55.
[4] 徐萍,海燕,张丽芳.音乐治疗产后抑郁症114 例临床护理体会[J] .中外健康文摘( 医药月刊),2007,5(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