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在军
25. 赞可夫
一、生平介绍
赞可夫(1901-1977),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1817年,中学毕业后,担任乡村小学老师。后来考取莫斯科大学心理学系,毕业后,从事心理学和有缺陷儿童教育的研究。1953年起开始研究普通教育理论,领导教育科学院“教学与发展”实验室工作。1955年起任教育科学院院士。1956年俄罗斯联邦心理学家协会成立时,他是该协会的主要成员。1957年,赞可夫将“实验教学论实验室”改名为“教学与发展问题实验室”,着手对儿童的教学与发展问题进行实验研究。1962年,赞可夫在总结第一阶段(1957-1961)实验成果的基础上,发表了题为《论教学的教学论原理》一文,在全面论述实验教学论体系的同时,对当时传统教学论提出批评,因而遭到多方面责难。然而,赞可夫并未因此放弃实验研究。1966年底,教育科学院主席团对赞可夫的实验研究进行了一次系统调查,肯定赞可夫的实验方向和理论基础是正确的。
他的主要著作有:《教学与发展》《教学论与生活》《和教师的谈话》《论教学论研究的对象与方法》等。
二、教育思想
赞可夫与其他教育家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注重实验。在长期的实验教学过程中,他提出了关于教学与发展问题的主导思想——“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达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水平”,并逐步形成体现这一主导思想的五条“新教学原则”。他和他的同事们在实验过程中,还制订新的小学实验教学计划、各科教学大纲,编写了各科教科书和教师参考书。
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的主要思想包括以下三个
方面:
(1)教学与发展的关系。赞可夫认为,教学的结构好比是“因”,而学生的发展好比是“果”,这种因果关系是重要的。他说:要把教学的目的和归属,都落脚到学生的发展上。教学中要在学生的发展上下功夫,通过教学促进学生最大限度发展。教学目标不能局限于单纯的智力发展,教学过程也不仅仅是一个认知的过程,还是一个意向的过程,它应是促进学生智、情、意等多种心理机能全面发展的过程。教学过程应有明确的发展目的,以及相应的教学结构,必须打破传统的旧的教學体系,创造一个完整的新的教学体系。
(2)“发展”的三个主要方面。赞可夫说:“我们是按三条线索来研究学生的发展的,这就是: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他认为,这是使学生获得比现在更高的智力发展水平的三个主要方面。
(3)让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赞可夫指出,为使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要做到:①在教学中,让死的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自己的活的体系;②要有目的地使直接法与间接法互相配合;③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给学生的个性以合理的表现余地;④用启发式的方法讲解基本概念,不要多次简单重复,要精心选择、编排练习题;⑤不断用多方面的知识丰富学生的智慧,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手脑并用,充实学生的感性认识;⑥以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崇高的理想去鼓舞学生学习,以知识本身吸引学生学习;⑦注意因材施教,和学生建立深厚的感情;⑧教师要加强自己各方面的修养,博览各方面的知识,使教学富有创造性和艺术性。
三、教育方法
为了体现实验教学的主导思想,赞可夫提出了五条新教学原则:
(1)以提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这是针对传统教学内容过于贫乏、陈旧、浅显,不能刺激学生学习兴趣,远远落后于科技发展要求而提出的。高难度的一个含义是指克服障碍,提高知识的难度,形成学生对知识的内部诱因,维持其强烈求知欲;高难度另一个含义是努力。
(2)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高速度”原则并不是要求开快车、赶进度,不是说一节课学的东西越多越好,而是避免节奏过慢,拖沓重复。
(3)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这条原则是赞可夫新教学原则体系的核心,也是与传统教学原则中的直观性等相对照而提出的。他反对“小学生认识的主要是具体、感性的知识”的提法,反对一味主张由近及远、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赞可夫所说的理论,只是相对于那些直接反映在技巧中的知识而言的。
(4)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学生注意学习过程本身,着眼于学习活动的“内在”机制,即让学生了解应该怎样进行学习,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注意探索适合于自己特点的、合理的学习方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理解知识本身,更要引导学生留意教材编排的依据,向他们说明各种学习材料的内在联系,帮助他们掌握具体的学习方法。
(5)使全班学生包括后进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这一原则是对以上四原则的一种补充。他反对“牵着儿童走”的老路子,主张引导儿童“个性的自然成长”,即自由发展。
(作者系本刊编委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