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胃肠功能紊乱的中医治疗体会

2014-04-29 17:41周红爽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儿科学理气胃肠功能

周红爽

【摘要】婴幼儿胃肠功能紊乱属功能性胃肠病范畴,是指在无明显品质性疾病的情况下的胃肠功能异常,临床表现为便秘、腹泻、呕吐、腹胀腹痛、厌食、溢乳等,常为婴幼儿就诊的原因。李东垣《脾胃论》中有详细论述:脾胃不足为百病之始,脾胃为生命根本,胃为“仓廪”,脾主运化,一脏一腑为后天之本,生化气血,充养四肢百骸,脾胃伤,百病由生,长期胃肠功能紊乱可导致患儿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下降,给家长带来极大的困扰。西医治疗主要是通过改变饮食结构及摄入方式、服用乳糖酶、微生态制剂、粘膜保护剂等,均未有确切疗效,笔者在从事中医儿科的临床工作中发现通过饮食调整及相关的中药调理,患儿的症状基本可得到缓解。统计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期间门诊120例符合胃肠功能紊乱诊的婴幼儿,根据其临床表现行中医辩证分析,运用中医药对其进行治疗, 及指导合理喂养,治愈率为89.15%,治疗效果满意。

【关键词】婴幼儿胃肠功能紊乱;中医治疗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358-01

小儿脏腑功能娇嫩,饮食起居若有不慎,易致脏腑功能失调,脾失健运,常表现为便秘、腹泻、呕吐、腹胀腹痛、厌食、溢乳等。参照《实用临床消化病学》及《尼尔森儿科学》,将符合胃肠功能紊乱,有如上临床症状表现的的患儿纳入观察对象。同时,参照《中医儿科学》,将小儿胃肠功能紊乱行中医分型:喂养不当致食滞肠胃型、贪凉饮冷致寒凝肠腑型、感受外邪致湿热内蕴型、或素体脾胃气虚,肾阳不足型。就诊的120名患儿107名通过中药调理及指导合理喂养,治疗1周后患儿症状基本痊愈,余下的13名患儿症状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治愈率为89.15%,治疗效果满意。

食滞肠胃型:临床多表现腹胀、纳呆、大便粘滞不化,气味酸臭,恶心暖气,呕吐奶块,排气恶臭。舌苔厚腻,脉滑,指纹紫滞,推之不畅。治宜清化积滞,理气调中为主。常用药物有鸡内金、法半夏、陈皮、山楂、厚朴、佛手、香橼、神曲等理气消积之品。

寒凝肠腑型:多表现为肠痉挛,腹痛拘急,大便秘结或泻泄清冷,热敷可缓解,舌淡苔白,脉紧,指纹淡。可用肉桂、苍术、砂仁、豆蔻、炮姜等温中和胃理气之品。

湿热内蕴型:多表现为呕恶酸嗖,腹胀纳呆,大便臭秽,烦急颊红,手足心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指纹暗红。治宜清热化湿运脾,常用中药有薏仁、竹茹、浙贝、芦根、公英、茵陈、车前子等。

.脾胃气虚型:常有泻稀便,日泻数次,完谷不化:形体瘦弱,面色萎黄,肌肤松软,食欲不振;精神疲怠,熟睡懒动,睡眠露睛,唇舌俱淡。舌体胖嫩,苔少或薄白,脉细无力,病势迁延。治宜补中益气,健脾止泻为主。常用白术、党参、茯苓、甘草、莲子、山药、北芪等。

脾肾虚寒型:多由感受寒邪较重,或久病耗气损伤脾肾之阳气,或久泻不止,损伤脾肾之阳,或其他脏腑的亏虚,累及脾肾两脏等引起,病情经久不愈,泻下清稀,或大便干结,患儿面色苍白,形体日见消瘦,精神萎靡,四肢厥冷,腹部时有疼痛不适,下肢浮肿。舌质淡,苔滑润,脉沉迟弱。治宜补益脾肾,升阳止泻为主。常用中药有当归、白术、肉桂、杜仲、菟丝子、芡实等。

须注意的是临床上不应拘于一证一型,思路受限。因小儿乃纯阳之体,脏腑娇嫩,易虚易实,脾胃虚弱者常夹杂有食滞、湿热内蕴,而食滞、湿邪胶着日久亦会伤及脾胃,故治疗时不应一味消积导滞或一味的滥补,而是攻邪导滞时佐以健脾之品,补益脾肾时辅以运脾理气,时时顾护脾胃,补泻于无形,才能使治疗合理有效。

【结论】小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各脏腑功能尚未壮充,当喂养不当或感受外邪,或素体脾胃气虚,先天肾阳不足,易发生胃肠功能紊乱,常表现为便秘、腹泻、呕吐、腹胀腹痛、厌食、溢乳,若治疗不当,可导致症状反复发作,病情迁延,可并发营养不良,发育迟缓等,中医中药在治疗中可发挥较大优势,在提供营养指导的同时,通过辩证分析,或健脾理胃、消积导滞,或温肾培土,临床用药随证灵活运用加减,往往可以取得满意疗效。

参考文献

[1]李媛;不含乳糖奶粉治疗迁延性腹泻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2003年05期

[2]叶礼燕;聂晓晶;;感染所致慢性腹泻的防治[J];临床儿科杂志;2007年04期

[3]张志锋;;张友玉运用香砂平胃散治疗脾胃病经验[J];甘肃中医;2010年02期

[4]詹春梅;陈春红;张丽萍;;阿托品穴位注射治疗小儿腹泻病的护理[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

[5]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二院儿科 刘海燕;教你几招应对孩子腹泻[N];卫生与生活报;2009年

[6]汪受传. 中医儿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100-106

[7]汪受傳. 中医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90-691.

[8]王永炎,王庆文. 今日中医儿科[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73-275.

[9]韩新民,汪受传,虞舜. 小儿泄泻中医诊疗指南[J].中医儿科杂志,2008,(03):1-3.doi:10.3969/j.issn.1673-4297.2008.04.001.

[10]林三仁. 实用临床消化病学.科技文献出版社

[11]贝尔曼詹森.尼尔森儿科学.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儿科学理气胃肠功能
四磨汤口服液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改善的作用分析
理气舒筋法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加速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稿约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稿约
Meta-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Liqi Huoxue drop pill in the treatment of angina pectoris i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孩子可以看电视吗?看美国儿科学会怎么说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应恢复儿科学专业招生
理气化痰活血法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