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黎萍
【摘要】目的:讨论脑出血患者临床护理。方法:以80名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A、对照组B两组。A组为42例,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方法,B组38例采取神经内科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在进行有区别的健康教育后,对A、B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组患者对有关脑出血的治疗及预防等知识的掌握程度、态度行为的变化及早期规范康复训练的合理性,均优越于乙组患者。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提高脑出血病人健康教育效果及满意度,降低并发症,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关键词】临床护理;脑出血;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262-01
脑出血俗称脑溢血,属于“脑中风”的一种,是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一种常见的严重脑部并发症。为脑实质内出血,可发生于大脑半球、脑干、小脑,以内囊出血最为常见,属于出血性脑血管病。脑出血发病十分迅速,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肢体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的损害。它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非常高,是目前中老年人致死性疾病之一。本文通过临床总结发现,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模式对脑出血患者护理效果明显好于神经内科的传统健康教育方式,值得临床推广。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1年4月至2011年12月我院住院的80例患者经头颅CT或MRI检查后确诊为脑出血;其中男性54 例,女性26 例,患者年龄在40~74岁之间,平均56 岁。住院时间2~78d,平均44d。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无心脏、肝肾功能障碍。其中,桥脑出血6 例(7.5%),丘脑出血30 例(37.5%),小脑出血16 例(20%),内囊出血18例(22.5%),其他出血10例(12.
5%)。80例脑出血患者中无意识障碍的4例,其他都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主要表现为突然剧烈头痛、恶心与呕吐、头晕、失语、偏瘫、大小便失禁等。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程度方面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研究方法
8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42例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方法,B组38例采取神经内科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
1.2.1常规的健康教育模式
不定期开展与脑出血有关的健康知识讲座,并为其发放一些与防治脑出血有关的健康知识的小册子。
1.2.2临床护理路径模式
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制定个性化适用于患者在住院期间有必要掌握的健康教育小册子,同时指导家属认真详细学习与疾病有关的健康教育知识。责任护理人员需依据每日护理路径内容实施护理,值班护士应在护理记录中详细记录患者护理状况以及病情变化。每一位患者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方法的进行由专职人员监督,由一名主要负责人员带领6名护理人员全程监督方案的执行。在进行临床护理健康教育路径时,每天定时的由主要负责人员带相应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进行评价,了解家属及患者对于康复训练知识及脑出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进行强化教育及补充教育。统计分析可能出现的原因并积极寻找处理方法。
1.2.3评价指标及方法
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健康知识知晓率、病人和家属对护理满意度;按照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订的“脑卒中病人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及临床疗效评定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定,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96%;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或加重者。总有效例数=基本痊愈例数+显著进步例数+进步例数。
评价指标用SPSSl3.0统计软件比较患者运用两种不同护理方法后疾病发展变化采用X的平方分析,以差异(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研究结果
结果统计如下:A组的42例中,相关知识掌握了95.24%,康复训练技能掌握率为97.62%,有明显态度和行为改变的占到92.86%;在B组的38例中,相关知识只掌握了71.05%,康复训练技能掌握了52.63%,有态度和行为改变的占63.16%。从统计结果可看出,A组患者及患者家属对与脑出血有关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态度行为改善及早期进行康复训练的规范性与合理性,均优越于B组的患者,两组患者情况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分析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是以病人为中心,用图表的方式给予从入院到出院的有效照顾,是经过多个医务人员制订的具有科学性的护理路线图,对疾病的治疗流程详细描述和记录,同时管理者可进行护理质量的全程控制,利于提高护理质量,避免因为个人技术和业务能力的不同而造成遺漏和疏忽。病人在住院期间的护理,是经过多学科医务人员审定的科学、实用的护理路线图,是针对特定病人对何时做哪些检查、治疗和护理,病情发展到何种程度,出院时间等目标进行详细描述说明和记录,护理人员要评价每天的护理效果,对预测差异进行干预,这样,护理工作就有了计划性、针对性、预见性,也使病人明确自己的护理目标,自觉地参与到疾病康复过程中来。CNP作为临床中指导护理工作的有力工具,已成为护士对特定病人实施个案护理的措施,是为特殊病人所设定的护理模式,已经引起了医学管理学界的特别关注。脑出血是临床中的常见病,具有病情重、发病急、致死致残率高的特点。传统护理模式中,护士只是被动地接受医师医嘱进行护理,病人不能得到系统的护理。而临床护理路径实施中,护士是主动的、有计划的,同时可以针对性和预见性地对病人进行护理,激励护士主动地学习脑出血疾病的相关理论知识,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及积极性。
4结语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以病人为中心,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模式。它能减少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明显地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是符合成本—效益规律的服务模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梁淑仪,80 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脑科,2012
[2]闫慧荣,张瑞玲,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中的应用,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