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元芳 朱霞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230-01
急性冠状动脉缺血综合征(AMS)是指因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导致心肌坏死,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它包括变异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梗及ST段抬高型心梗。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发生的,约发生在梗塞后10余分钟至数小时内,它起病突然,病情凶险,变化快,早期死亡率高,一旦确诊,应紧急处理,保护濒死的心肌,缩小梗死范围,改善预后。护理人员必须争分夺秒地实施抢救,现将其临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成功救治AMS患者31例,其中男20例,女11例;年龄48~87岁。经早期治疗护理显效22例,好转8例,无效1例。
2 早期病情观察及处理
2.1 观察胸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对心绞痛发作频繁,时间延长或含服硝酸甘油无效及伴有胃肠道症状、冷汗者,应立即通知医生。
2.2 对心电图检查S-T段一时性上升或明显下降,T波倒置或增高患者,连续监测心电、血压、血氧等。
2.3 早期合并症观察及处理
2.3.1 心律失常:
准备好急救车内各种抗心律失常药品和除颤器。出现室性早搏、多源性室性早搏或室性早搏呈二联律等情况时均有可能发展为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必须及时给予处理。一旦发现监护仪上出现室颤或快速室性心动过速同时有血流动力学改变者,要紧急通知医生并立即用直流电300J进行除颤。如发生心房颤动或扑动,心室率过快并影响血流动力学时除紧急通知医生外,还应根据病人具体状况进行处理,必要时也可用同步直流电100~200J进行电转复。对于缓慢心律失常,应通知医生进行处理,并做好安置起搏器的准备。
2.3.2 心源性休克:
患者早期可以出现烦躁不安,呼吸加快,脉搏细速,皮肤湿冷,继之血压下降、脉压变小,即可判断患者已出现心源性休克;心衰早期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心率加快、舒张早期奔马律,严重时可出现急性肺水肿。以上危重情况,均应立即吸氧和采取正确体位,及时报告医生,配合医生实施抢救,抢救过程中注意观察药物疗效。
3 护理
3.1 休息指导
向患者讲明绝对卧床休息的重要性,同时积极指导患者家属配合治疗,谢绝探视,这样不但能保证患者得到充分休息,也可防止各种不良精神刺激和情绪激动。在护理治疗中,要尽量一次性准确而迅速地完成护理动作,减少搬运和机体活动,降低机体组织代谢及心肌耗氧量,这对顺利渡过危险期,延长生命非常有利。
3.2 心理护理
AMS患者往往都有不同程度的恐惧、紧张、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病人因心前区疼痛有濒死感,同时对室内监护设备及一些抢救仪器感到紧张及恐惧。另一方面,由于频繁的治疗、护理,造成紧张的快节奏气氛,这些都使患者产生紧张恐惧心理)。而心理障碍所表现生物学特征主要为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儿茶酚胺释放增加,血小板被激活,聚集度增加,全血粘度增高[1],从面诱发、加重病情,甚至猝死。因此,应耐心做好解释、安慰工作,向病人介绍CCU的环境,监护仪的作用等,允许病人表达出内心的感受,接受病人的行为反应如呻吟、易激惹等。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运用弹性访客的方法,让家属协助病人给予安慰。但急性期不宜探视,以充分保证病人休息。指导患者采取放松疗法措施,如听轻音乐,全身肌肉放松,缓慢深呼吸等。同时,医务人员应以一种紧张但有条不紊的方式工作,不要慌张忙乱,以免造成患者的心理压力。
3.3 镇静止痛
疼痛时嘱病人放松,不宜用力屏气,遵医嘱给予吗啡或哌替啶止痛,给予硝酸甘油或硝酸异山梨酯,烦躁不安者可肌注地西泮,并及时询问病人疼痛及其伴随症状的变化情况,注意有无呼吸抑制,脉搏加快等不良反应,随时监测血压的变化。
3.4 合理氧疗
向病人解释吸氧是治疗AMS的基本措施之一。合理的吸氧能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可改善心肌缺氧,缩小梗死面积,减轻心肌缺氧性损伤。同时吸氧对减轻呼吸困难、胸痛、紫绀以及焦虑、恐惧等有积极治疗作用,兼有治疗和心理双重效果。持续高流量吸氧,流量以6l/min为宜,疼痛减轻或消失后可将氧流量减少到3~4l/min,维持2~3d。
3.5 合理饮食
因病人心功能下降,心搏出量减少,心肌供血不足,加上卧床休息使胃肠蠕动减弱,消化功能降低,应指导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合理搭配,给予低脂、低胆固醇、高热量富含纤维素有维生素等清淡易消化饮食。肥胖者限制热量摄入,控制体重。少量多餐,避免饱食。因饱食可使膈肌上抬压迫心脏及增加胃肠血流量,使心脏负担加重,增加心肌耗氧量而使AMI病情加重或致猝死。避免含钠量高的食物、饮料及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蛋黄、鱼子、动物脂肪、动物内脏等摄入,戒烟酒、咖啡。多食水果、蔬菜等粗纤维食物,以促进肠蠕动。但在溶栓期,要适当限制绿叶蔬菜和新鲜水果,防止食物中过多维生素K进入机体影响抗凝效果。
3.6 排便护理
大小便护理在AMS中非常重要。急性期或前列腺增生者,常规留置导尿管。用力排便时可使腹内压及心内压急增,导致心率增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脏负荷增加而加重心肌缺血、缺氧,导致心绞痛或扩大梗死面积;甚至诱发猝死[2]。病人常因精神因素,进食减少,卧床休息而不习惯卧床排便;食物中缺少水分和粗纤维或某些药物的影响,易使规律性的排便活动受到影响。因此我们鼓励患者建立有规律的排便习惯,进食清淡易消化饮食,并及时添加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每日清晨给予蜂蜜20ml加适量温开水同饮。适当腹部按摩(按顺时针方向)以促进肠蠕动。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通便药物,如大黄、苏打、果导、通便灵、麻仁丸等缓泻药,便秘時可用开塞露或甘油栓塞肛通便并勿过度用力屏气。排便时,医务人员应在旁守护。
综上所述,只要按照科学合理、充满人性化的整体护理模式去做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工作,就会大大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杨菊贤. 心血管疾病患者伴有焦虑抑郁时的诊断与治疗[J].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2002,29(2):67~70.
[2] 周钦,林爱英. 心肌梗死病人的危险因素及相关行为健康教育[J]. 当代护士,2005,9(9):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