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春媚 周小英
【摘 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7月期间门诊或住院 100名患者 ,应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管径、管壁、内膜以及有无斑块、斑块大小、位置、性质及彩色血流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流频谱的形态分析无粥样硬化斑块组48例,有粥样硬化斑块组52例(硬斑组23例,软斑组16例,扁平斑组13例)。结论:检查发现颈动脉硬化的程度及斑块的特性与发病年龄、病程及疾病类型有一定相关性。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作为一种无创性、可重复性的检查手段,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早期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临床价值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138-01
隨着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并逐渐年轻化,尤其在高血压患者,发病率较高。因此对此病的诊断更需早诊断,早治疗。随着影像学技术发展,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清晰显示颈动脉管壁的结构,检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栓,鉴别软斑和硬斑,能够较准确的判断颈动脉狭窄的程度和范围[1],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客观依据,它已成为诊断颈部动脉疾病和选择治疗方案的重要检查手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现对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7月期间门诊或住院 100名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进行分析。年龄45―92岁,平均68.5岁,男62例,女38例。所有患者均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患者有无斑块分为无粥样硬化斑块组和有粥样硬化斑块组,其中无粥样硬化斑块组48例,有粥样硬化斑块组52例(硬斑组23例,软斑组16例,扁平斑组13例)。 临床病史,主要有高血压、脑血管病、糖尿病,高血脂及吸烟史等进行检测的。
1.2 方法 采用Philips IU22 型、西门子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0~12 MHz 。体位: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颈前部,头略向后仰,并偏向检查侧的对侧。先将探头置于颈根部,沿胸锁乳突肌外缘纵切扫查,依次检查颈总动脉(CCA)近端、中段和远端,至分叉处分别检查颈内动脉(ICA)和颈外动脉(ECA),椎动脉和锁骨下动脉,检测时沿着血管的走形方向进行纵、横向的扫查,观察血管走行解剖结构、测量动脉内径及内膜厚度; 彩色多普勒观察整个管腔的血流动力学的情况,观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大小及狭窄处血流速度变化及频谱改变[2]。计算患者颈动脉面积狭窄百分比并保留图象,进行分析、测量。
2 结果
本组100例患者检测出无粥样硬化斑块者48例, 有粥样硬化斑块组52例(硬斑组23例,软斑组16例,扁平斑组13例)。其中斑块累及双侧颈总动脉15例、颈内动脉及分叉处32例, 颈外动脉5例。其中由于斑块造成管腔狭窄(内径减少)50%以上)15例。
3 讨论
动脉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全身性疾病,其病理变化主要是动脉内膜类脂质的沉积,逐渐出现内膜增厚、钙化、血栓形成,致使管腔狭窄、闭塞[3]。血管壁增厚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标志,而粥样斑块形成是动脉硬化的明显特征,可反映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颈动脉粥样硬化作为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表现, 常被用来反映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窗口”。 颈动脉位置表浅,检测方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 容易获得高质量的声像图,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提供可靠的信息,其作为一种无创性、可重复性的检查手段是目前直接观察颈动脉的一种好方法。
本组100例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平均年龄68.5岁,有粥样硬化斑块组52例,其中又以颈内动脉及分叉处的斑块最为常见, 本组占32%,其次是双侧颈总动脉和颈外动脉,这可能与分叉膨大处血流形成旋涡、缓慢、淤滞有关。斑块以硬斑多见,本组占44.23%。超声检查斑块表面可以规则或不规则,回声分布均匀与不均匀,以强、高、等、低区分。低于胸锁乳突肌回声为低回声, 与胸锁乳突肌回声相同为等回声, 高回声与血管外膜回声相同, 高回声伴声影为强回声, 斑块内有二种以上不同强度构成为混合回声。一般而言低回声斑块为不稳定斑块,脂质多、纤维帽薄、脆弱,易破裂出血,形成血栓,随之脱落而引起脑梗死;硬斑为稳定斑块,斑块脂质少,纤维帽完整较厚,表面钙化,不易破裂,较少引发心脑血管意外[4]。
总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作为一种无创性、可重复性的检查手段,定期检查可及时了解血管壁结构、是否有动脉粥样硬化,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早期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周永昌, 郭万学. 超声医学[M]. 第4版.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802.
[2] 陆恩祥,任卫东 血管超声诊断图谱.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3] 李治安 血管疾病超声诊断图谱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0.11.11
[4] 徐智章,张爱宏,外周血管超声彩色血流成像。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