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镇化过程是按照经济规律循序渐进的,拉美和欧美在城镇化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值得借鉴与反思。建设城镇化应当把握关键,切实保障人民权益、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城镇化进程中的以人为本、协调发展,使之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和助推器。
关键词:城镇化;风险控制;路径选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战略目标,把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作为关键环节来抓,以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这是一个让城镇化回归本源、体现特色的重要理论课题和实践问题。
一、 前车之鉴,教训深刻
城镇化是现代化发展过程的重要衡量标志,既是是一个历史范畴,又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尽管目前理论界对城镇化的内涵表述有20种之多,但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其内容已渐清晰、内涵也将不断丰富。我国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以人为本,城乡统筹,绿色低碳、服务均等,和谐发展,是有别于其他国家和地区一般的城市化。
城镇化是一个按照经济规律循序渐进的历史过程,有其自然发育成长的特点,离不开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氛围。从欧美来看,物质基础上由于工业革命的积累,本国人口又较少,经济增长可以应对自身人口的生活需要,意识形态上历经数百年的社会结构蕴育与现代变革,为城镇化发展创造了方方面面的条件。
进入20世纪以后,拉美地区为了推进城镇化,机械模仿欧美模式,城镇化进程中不顾自身农业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城镇化与工业化产生严重失衡,呈现出“超前”和“过度”现象。有关研究表明,全球城镇化率到2009年才达到50%,拉美城镇化率早在1961年就已超过50%;1999年世界平均城镇化率是4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5 165美元,城镇化与工业化的比值是1.48,拉美平均城镇化率则高达7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4 039美元,城镇化与工业化的比值高达2.5。拉美城镇化模式这种起点低、速度快的特点,无序开发有限的农业资源,城市人口的数量大大超过工业化所能吸纳的程度,城市自然环境、城市居民的精神心理承载能力远远不能适应城镇化发展需求,最终导致了贫富分化加剧,生活环境恶化,城市道路拥挤,失业与犯罪率居高不下,医疗卫生教育等公共服务严重短缺,大大增加了城市发展的额外成本,聚集经济变成了聚集不经济,形成所谓过快过度城市化的“拉美陷阱”。这种“城市病”问题至今在某些国家和地区仍然普遍存在。曾经辉煌一时的美国“汽车之城”和“音乐之城”底特律,2000年以来,失业率翻了将近3倍,大约40%的城市路灯已经损坏,全市废弃房屋高达7.8万幢,每年大约会发生火灾1.2万起,凶杀率达到40年来最高水平,而每次报警电话却需要等58分钟才会得到回应;2013年第一季度,整个城市的救护车只有1/3在服务。在《福布斯》杂志推出的城市排名中,底特律被评为2012“美国最悲惨城市”,2013年7月18日,被迫向州法院递交了破产保护申请。上海交通大学刘士林教授称其为欧美模式是个“正常的孩子”,拉美模式是个“早产的孩子”。
当今中国,在拉美模式影响下,不少城市在不符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所处阶段特点的情况下,大规模发展新城、新区,盲目复制和模仿了大量商业地产项目,建设风潮已经从一二线城市蔓延到三四线城市,土地城镇化远快于人口城市化,真可谓“没有最快,只有更快”。全国小城镇从1978年的2 176座发展到2000年的20 312座,平均每年增加824个;初具形态的城市群到2010年超过了20个。还有的地方管理者错误地以为,雇一个国外设计师,建一个“洋气十足”的建筑物,就可以提升或展示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因而城镇化进程脱离当地实际,竞相攀建所谓国际一流的摩天大楼。据摩天城市网发布的2012年《摩天城市报告》显示,按照“152米以上的建筑为摩天建筑”的国际标准,截至2012年,摩天大楼美国有533座,中国有470座。按照现有各地的规划,中国在建摩天大楼还有332座,占全球在建的摩天大楼的87%。预计到2022年,中国摩天大楼总数将达1 318座,是美国536座的2.5倍,其中80%将建在中小城市;如果以每座楼50亿元投资计算,这么多座摩天大楼的投资极其庞大。这种“高端化”发展更加剧了农民工的“低端化”生存,反映了我国城市建设中不切实际、贪大求洋的错误倾向,这样的“造城”,将是未来的“睡城”、“空城”和“债城”,面临着有城无“业”,有城无“市”、有城无“人”的窘境。内蒙古的鄂尔多斯市,盲目的造城运动留下的后遗症十分明显,年财政总收入只有800余亿元,而欠债高达3 000亿元;在底特律宣布破产的背景下,鬼城鄂尔多斯的标签被更改为“债城”,发展前景令人担忧。
我国形成的城镇化体系极不合理。人口过于集中一、二线城市,“城市病”越来越突出,居民生活负担重、质量差。而一些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虽然聚集了大量人口,但对转移人口的吸引能力不强,缺乏有竞争力的产业,由此形成了城市地区的新二元结构,导致了群体间差距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二、 高瞻远瞩,把握关键
拉美在城镇化建设中的深刻教训和欧美城镇化发展中的成功经验,为我们当前推进城镇化、实现现代化具有重要的警醒反思和有益的发展借鉴作用。我们要坚持城镇化和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推动农村城镇化,城镇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真正使城镇化建设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和助推器。
1. 城镇化重在化“远”。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引擎,是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重要历史任务。
(1)城镇化是城镇发展与风格的生命延续。各地有各自不同的基础、背景、环境和发展条件,由此孕育出各自城镇与众不同的特点与风格。城镇化的核心是城市转型的过程,并不是“投资拉动经济”模式的延续。现在,我们城镇化的发展缺少系统性、科学性、长远性战略思考与构建,城市建设和发展基本是粗放型的、摊大饼式的,一些地区在偏狭政绩观驱动下,不顾实际、不顾全局,没有遵循城乡发展的规律,规划往往是“纸上划划,墙上挂挂”、“领导调动,规划重弄”。其后果是城市空间蔓延膨胀,地面建筑密度过大,工业过分集聚,城镇人口猛增,处于投资粗放、浪费惊人、污染严重、效率低下的扩张状态,一些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已到“临界点”。
(2)城镇化必须注重科学规划。城镇化“化”在哪里?应该化在长远,重在规划。科学规划是建设的前提,也是城镇化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好的规划是方向引领,目标牵引,行动指引。规划城镇化,必须从实际出发,打破行政区划限制,面向现代化远景,符合国土空间布局,城市产业发展布局科学,避免规划中的随意性现象和超越历史阶段的做法。发展城镇化,必须严格执行规划,统筹城乡发展,考虑环境承载能力,根据区位条件、资源环境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等情况,加快住行为主的消费结构的升级步伐。要构建“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发展模式,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既需要市场“无形之手”和政府“有形之手”的两手配合,又要防止政府成为“闲不住的手”而过度干预,真正形成发展规划、区域布局、建设管理之间相互配套、全面对接的城乡规划体系。
(3)城镇化必须注重城乡互补和融合。农村可以为城镇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城镇可以为农村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如何在城镇化整体推进过程中保持城镇体系的合理性,是城镇化发展需要注意的问题之一。不论是过去的“分散型”城镇化道路,还是现在的“聚集型”城镇化道路,城镇化都要立足农村,从人力、物力、财力及管理能力的实际出发,让大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互促共进,再慢慢向中等城市、大城市集中,最终实现规划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科学选择。
(4)城镇化必须打造生态宜居的魅力空间。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发展格局,综合考虑城市群中各个节点的关联性,力求相互辉映,各得其所。从宏观上看,应正确处理好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的关系,注意发挥互补作用;正确处理好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的关系,使之紧密衔接;正确处理好当前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关系,保持可持续发展。从微观来看,应正确处理好建设规模与功能定位、创业就业与保障有序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弘扬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创新、保持历史风貌与现代人文气息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当前需求与未来空间、产业项目与舒适宜居的关系,保证城镇化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2. 城镇化重在化“优”。高质量的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镇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应积极探索内涵式城镇化发展道路,实现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由“乡”到“城”的转变,着力在“四化同步”推进上下功夫,构建城乡一体的发展新格局。
(1)城镇化是市场机制作用下的渐进过程。市场本身是城镇化发展的动力。英国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优化配置城镇化资源,用了近百年时间(1760年产业革命到1851年),实现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的50%,建设了世界上第一个城镇化的国家,而且避免了“城市病”等社会问题。当前,我们推进城镇化建设,既要发挥政府在城镇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又要推进制度创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防止决策失误,盲目扩张城市规模。
(2)城镇化是内涵式发展的聚集过程。城镇化与工业化相伴而生。规模化工业大生产,带来了产业集聚、人口集聚、资源集聚的城镇化。城镇化与工业化共同构成现代化的基本内容。目前,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是导致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重要原因。只有实现“四化同步”发展,解决好城镇化滞后导致的结构性问题,才能防止盲目的城镇化,冒进式城镇化和被城镇化。要依靠特色产业支撑,防止结构的同质化,逐步弱化中心城市的制造业特征,培育创业创新、生态文明、宜居宜业、功能健全、服务完备、社会和谐的发展环境,以达到产业布局合理化、科学化的目的。
(3)城镇化是低碳化发展方式的推进过程。应该看到,城镇化最直接的效应是随着城市人口的大量增加,对生活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带来巨大需求,低碳城镇化意味着可以刺激经济增长。当前,要实现人口城镇化的速率高于土地城镇化和工业化,城市市区面积的扩大不能再成为所要追求的目标。应通过消化已经转换用途的土地来实现数量的扩张,提升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品质,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解决好资源和环境两大约束,确保城镇化进程持续健康发展。
(4)城镇化是创造美丽空间的发展过程。要选择正确的城镇化发展策略,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促进城乡关系的良性互动。合理发挥中心城市或城市群对周边地区发展的带动作用与辐射功能,切忌走“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老路。加强和完善城市管理、服务功能,大幅度增加城市公共服务、环境保护与治理、防灾减灾等领域的投资,改善公共交通,降低城市发展的额外成本和居民生活成本,为居民自愿迁移提供可能,让居住在郊区、工作在中心城市上下班开始成为时尚,以此抵消由经济转型、速度放缓带来的投资增速下降,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3. 城镇化重在化“人”。
(1)人口城镇化是城镇化的核心。人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者、自然资源的开发者、城镇建设的组织者、经济活动的管理者。推进城镇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人既是社会发展的手段,也是社会发展的目的。城镇的产业发展、就业创造、城镇建设、公共服务等都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始终把人的发展作为城镇化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这既是后发优势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在传统发展模式驱使下,农村耕地大量被无偿或者低偿剥夺,城乡之间、产业之间、产城之间融合度不高,人口集聚能力较低,大量农民工与随迁家属难以融入城市社会,不能享有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没有宜业、宜居、宜乐的生活环境,切身利益难以保证。这将会给城镇化进程潜藏诸多风险。
(2)新型城镇化如何解决好“人”的问题?笔者认为,一是把维护农民权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把推进农村转移人口融入城市作为政策的落脚点,坚持城镇发展公共事务决策、集体土地开发利用的科学化、生态化。发挥好小城镇建设在城市化参与式、分享式、包容式的纽带作用,就近吸纳剩余劳动力,引导人口集聚,使农民真正融入城市。二是以人口适当集中、功能综合集成、要素集约有效为重点,发挥小城镇“人口蓄水池”的作用。既重视加快发展、提高效率,又重视成果共享、增进公平,使农民“进得来、留得住”, 在社会上享有共存,在群体上获得融合、在心理上感到认同,在情感上找到归宿,打造城市生活共同体。三是以形成促进消费增长的长效机制为重点,引导居民消费转型升级,积极释放消费需求,形成城镇发展与居民消费的良性互动。城镇化将会拉动投资需求、引发消费需求,为企业的转型发展带来无限商机。在内需结构方面,城镇化是扩大内需最雄厚的潜力所在,单纯加快城镇化速度,仅能扩张内需总量,加剧消费和投资失衡,不利于内需结构的均衡。日本在1950年~1970年处于城镇化中期阶段,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6个百分点,投资率由24%上升到39%,当上升了15个百分点时,消费率反而下降了17个百分点,直到城镇化速度降低后,消费率才重新缓慢回升。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城镇化,以投资和外需为特征,为世界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扩张提供了动力源泉。而城镇化的市民化进程,带来的是经济转型和不断扩张的消费需求与科技创新,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要积极让农民更多分享城镇化红利,提高收入和消费水平,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充分发挥出城镇化对消费的拉动、扩张作用。
4. 城镇化重在化“保”。推进城镇化,农民工转变为城市市民,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并不是户籍,而是生活成本可接受、基本公共服务能均等、社会保障有安排,消除了新老市民存在的隔膜和障碍。农民进城后自己以及子女在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保障,找到自己长久的安身立命之处,真正实现“农民市民化”。
从我国的社会保障情况看,全国农民工2011年底参加城镇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的比重分别为16.4%、18.6%、27%、9.4%,显然,在收入较低和高昂的生活成本面前,农民工缴纳保险条件有限,即使给他们一个城镇户口本,大城市也不是他们的归宿。
随着社会空间结构变动、城乡格局利益调整,在城镇化发展中的新问题、新矛盾也会相伴而生。如何破解诸如拆迁纠纷、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生活、外来人口在城市的公平待遇等难题,是地方政府面临的棘手问题。为此,应加推进征地制度改革,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对于自愿退出承包地的农民可以转为城镇户口,并按政策得到有产权的住房;还可以允许农民保留土地承包经营权和股份合作社股权。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层次;引导农民自主创业、转移创业,特色创业、集群创业;切实有效改善和保障民生,为农村居民尤其是弱势群体提供全面保障。
美丽中国的未来在于城镇化。这不是书本上统计意义的城镇化,也不是简单把农村人口转移至城市边缘的城镇化,更不是将城乡二元结构转换为城市内部的二元结构的城镇化,而是政府公共服务覆盖到全部常住人口的城镇化,而是人民群众平等参与经济发展、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城镇化,而是实现社会成员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的城镇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一条让人民幸福、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科学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中国286个地级以上城市城镇化质量大排名等文章.中国经济周刊,2013,(9)、2014,(2).
2. 刘士林.什么是中国式城市化.光明日报,2013-02-18.
3. 郁建兴,任泽涛.城镇化:“化物”更要“化人”.光明日报,2013-06-25.
4. (美)乔纳森·休斯、路易斯·凯恩著.杨宇光、吴元中、杨炯、童新根译.美国经济史.上海:上海经济出版社,2013.
5. 杜人淮.中国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困境与破解.现代经济探讨,2013,(6).
6. 刘爱梅.多维视角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研究.现代经济探讨,2013,(9).
7. 张永桃.市政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8. 郜建人,李世蓉.由谁投资和管理市政基础设施.中国投资,2004,(10).
作者简介:许欣,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管理学博士生,江苏广电网络公司南京分公司高级经济师。
收稿日期:2014-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