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沥 郭令丽
【摘 要】目的:探讨高浓度钾溶液经过锁骨下深静脉泵入治疗严重低钾血症患者的疗效观察。方法:收集我科38名严重低钾血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9名,治疗组泵入高浓度钾,对照组常规补钾,在补钾过程中监测心电图、血清钾、肾功能及尿量。结果:2组严重低价血症患者低钾均被纠正,无不良反应,但治疗组纠正低钾血症时间短且补液量较少。结论:经锁骨下深静脉泵入高浓度钾安全有效,即可纠正低钾血症又可控制液体入量。
【关键词】锁骨下静脉;低钾血症;氯化钾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072-02
严重的低钾血症在急诊及ICU比较常见,严重的低钾血症常可导致呼吸机麻痹、恶性心律失常、酸碱失衡等严重后果,甚至由此导致患者死亡。而传统的补钾方法对钾的浓度及速度有严格的要求,且对液体输入量较多,往往与某些疾病治疗相矛盾,因此急需采取新的安全可靠地补钾方式纠正低钾血症,现将我科经锁骨下深静脉泵人10%氯化钾纠正严重低钾血症的临床研究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我院EICU从2012年1月-2013年10月共收治38名严重低钾血症患者(K<2.5mmol/L),其中男性21名,女性17名,年龄在18岁-67岁。其中甲亢病人11例,周期性麻痹6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3例,重症胰腺炎9例,心衰使用利尿剂9例。患者血清钾在2.17-3.0mmol/l,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9例,两组性别、年龄、病情均无统计学差异。
1.2 治疗方法:2组均在积极救治原发病的基础上,并在心电监护下补充钾,治疗组经过患者及家属同意后予以锁骨下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后予以微量泵泵人10%氯化钾,每小时10ml。对照组采用传统补钾方式,即10%氯化钾15ml+0.9生理盐水500ml滴入,每小时从外周静脉输入10%氯化钾仍为10ml。2组均在补钾后每2小时监测血钾浓度,并注意监测出入量及肾功能变化。当血钾浓度达3.5mmol/L时,2组均改为口服10%氯化钾10ml,每天3次,每4小时复查血钾浓度。
1.3统计学处理:所观察数据均用SPSS17.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行t检验,结果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治疗结果:
2.1患者一般情况 经锁骨下泵人法患者在短期内能明显改善患者肌力,患者焦虑明显缓解。
2.2患者血钾情况 38例患者经过上述2种方法患者低钾血症均被纠正。治疗组与对照组达到目标值的时间、以及补钾所需额外补液量如下:
项目 治疗前血钾浓度(mmol/L) 治疗后血钾
浓度(mmol/L) 达到目标值所需时间(小时) 补钾所需补液量(ml)
治疗组 2.17±0.21 3.52±0.63# 8.53±4.21* 85.26±42.08&
对照组 2.21±0.19 3.48±0.54# 12.11±5.60* 4031.05±1863.66&
注释#P>0.05,*与&p<0.05
3讨论
3.1补钾的意义及传统补钾的局限性
严重低鉀血症定义为血钾低于2.5mmol/L,血钾是细胞内最最要的阳离子,98%位于细胞内,在维持细胞膜静息电位起着重要作用,若不及时处置可形成差异传到及折返现象,出现恶性心律失常;也可导致呼吸机麻痹、麻痹性肠梗阻等致患者原有病情加重甚至死亡。因此在严重低钾血症患者中应首先使血钾恢复至安全水平,而常规
外周静脉补钾要求补钾速度不应超过20mmol/h,浓度不大于0.3%,第一日补钾应在6-10g,结合本实验不能发现,这些原则导致所需的液体量大,不仅增加了心脏负荷,也延缓了低钾血症纠正的时间,对危重病人的处置时显然不利,因此必须打破常规补钾原则已成为不少临床医师亟待解决的难题。
3.2高浓度补钾的可行性
既往常规补钾原则可能是因没有微量泵无法将输入的钾控制在持续微量的水平,已有研究发现导致致命性的血钾水准不是取决于输入的血钾量和速度,而是与瞬时通过血钾的浓度有关[1],因此在操作上具有可行性。在临床观察中,也有不少临床同仁在适当提高血钾输入浓度的临床观察中未见不良反应,缩短了患者补钾时间,也控制了患者的液体输入量,与本临床观察一致[2][3]。
综上,经锁骨下静脉泵入高浓度钾在严密监测下是可行的、是安全有效的,在危重病人,尤其度液体有严格要求的患者中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 俞恒锡等.家兔经动脉补钾的研究[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1994,11(4):225-227
[2] 冯丽霞等.高浓度深静脉微量泵补钾治疗危重患者低钾血症的临床研究[J].2011,3(24):53-55
[3] 杨欣悦,樊楚名.高浓度钾盐深静脉微量泵输注治疗严重低钾血症[J].内科危重症杂志,2004,10(3):17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