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胜
摘 要:精彩的课堂少不了精彩的提问,而课堂上教师的提问设计的是否有效,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习得以及课堂整体效果,科学实验课中更少不了明了清晰的问题设计,本文笔者将从两次教学实例中浅谈优化问题设计对科学实验课的影响。
关键词:优化; 问题设计; 有效提问
中图分类号:G6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3-069-002
一节科学实验课,为了更有效的达到教学目标,其实验过程越简洁越好,还是越复杂越好?从新课改理念讲,我们更应多角度地,注重对过程的评价,然而在小学三年级,孩子们刚刚接触科学课时,作为一名青年教师的我认为:能够让孩子明了过程,并知道结果,而且容易操作的实验就是一个成功的实验。
下面就云南杨洁老师曾在全国录像课和现场观摩课两次执教的《把液体倒进水里》一课来简单的谈谈优化问题设计对实验教学的影响:
一、第一次执教
[器材准备]
水、油、蜂蜜各1大杯,6个小杯子。
[活动片断]
师:我们刚才的实验是把油和蜂蜜分别倒入水中,那如果我要把油和蜂蜜都倒入水中,又会出现什么现象呢?现在有三种液体,那我们可以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倒呢?想好的同学举手告诉老师,我们可以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做这个实验。(贴板书)
生:先把蜂蜜倒下去,再把水倒下去,最后把油倒进去。
师:我们听了以后知道他们想先倒(蜂蜜),然后倒(水),最后倒(油),他是按照这样的顺序(教师贴板书:蜜→水→油)
生2:先倒油,再倒水,最后倒蜂蜜。
生3:我觉得应该先倒水,再倒蜂蜜,最后倒油。
师:我听到你说:我觉得应该先倒水,那为什么你觉得应该先倒水?
生3:因为刚才的实验是水先准备好的,将蜂蜜倒进去,蜂蜜会沉入水的底下,就先倒蜂蜜,最后油浮在水的上面,所以最后倒油。
师:哦,你是这样想的,请坐(贴板书)。还有吗?
生4:先倒水,然后倒油,最后倒蜂蜜。(贴板书)
生5:我觉得可以先倒油,然后再倒蜂蜜,再倒水。(贴板书)
生6:我觉得先倒蜂蜜,再倒油,再倒水。(贴板书)
师:还有吗?还有其他的倾倒顺序?(学生沉默)好,看来到目前为止我们就想到了黑板上的这些顺序,用这些顺序来倒这些液体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呢?……
教师板书。
倾倒顺序 预测现象 看到的现象
蜜→水→油
油→水→蜜
水→蜜→油
水→油→蜜
油→蜜→水
蜜→油→水
分析:
在实验开始之前,教师的话“我们刚才的实验是把油和蜂蜜分别倒入水中,那如果我要把油和蜂蜜都倒入水中,又会出现什么现象呢?”其实她的意思就是要将两种液体同時倒进水里,但是在下面的引导中,意思发生了转移——“现在有三种液体,那我们可以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倒呢?”实验中有三种液体,但是在整个实验中,水只是作为一种溶剂,而蜂蜜和油在实验中是溶质,所以教师的语言——“现在有三种液体,那我们可以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倒呢?”这样的提问就很容易让学生得出了6种倾倒顺序,对于三年级的孩子而言,是将实验复杂化了,另外也没有意义,因为这样做没有体验本次实验的目标,而只是一个累赘的发散,从孩子的年龄段来讲,可能还会让学生的思路变得混乱。
所以,我认为教师的引导性语言一定要有准确性(对于实验的目标有导向),只有这样,才会给学生一个清晰的提示,让学生的实验变得更容易操作。
二、第二次执教
[器材准备]
油、蜂蜜各1大杯,3个小杯子(内有水)。
[活动片断]
师:……刚才的实验我们一次只倒一种液体,那如果现在我想把油和蜂蜜都倒进水里,又会出现什么现象呢?想一想我可以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倒?想好的同学举手把你们的想法告诉大家。
生1:先倒蜂蜜,再倒油。
师:你为什么想这么倒呀?
生1:因为蜂蜜比油重。
师:哦,你是这样想的。(贴板书)他们想先倒蜂蜜,然后再倒油,其他组有没有不同意见,(没有学生举手)只可以这样倒吗?
生2:可以先倒油,再倒蜂蜜。
师:为什么想这么倒?
生2:我觉得不安上面的顺序,应该是可以的。
师:哦,很有创新精神!不按上面的顺序倒照样可以……你再说说。
生3:可以同时倒进去。
师:哦,这个想法太棒了!我既不想先倒油,也不想先倒蜂蜜,我想把他们同时倒进去,这个想法太了不起了!(贴板书)
好,我们黑板上举出了这三种做实验倒液体的顺序,那么想一下,按照这些的顺序来做,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
教师板书。
分析:
在李陈松老师的指导下,杨老师的课有了局部的改进,实验之前的引导性语言更精确了。
其实,任何一节成功的实验课都与有效地问题设计密切相关,对于年青教师的我们而言,虽然不能每次都很有效的进行提问,但是必须要想着去优化实验教学的问题设计,有了有效地提问,复杂的实验课也会变得简单、精彩。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学会优化问题设计,可以让我们学会在某一个细节上做出充足的考虑,让教者学会思索;可以让我们更加充分的去挖掘孩子,让孩子在问题中学会思考;可以让实验化繁为简,让孩子在试验中明了,深知。只有那样,新课程理念才会成为可望可及的现实,课堂教学效率才会得到最大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