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
摘 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备课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而在备课中备教材又是一个很重要的步骤,这就涉及一个问题,就是教师对于教材的分析。
关键词:语文教材;三维目标;教学过程
只有对教材有了比较全面清晰的认识,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准确地把握重点、难点,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下面结合本人教授《赤壁赋》的教学实践,简要地谈一谈对于教材分析的理解。
一、对于语文教材的分析离不开教学中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赤壁赋》这篇文言文的学习中,如何帮助学生培养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梳理出全篇的重点字词句法,明确文意,是我们首先要着眼的问题。《赤壁赋》从体裁上看属于赋体,在语言上具有骈文的特点。根据这一文体特点,就可以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如:“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上下两句语义相对应,“秋”指“秋季”,而下句中的“望”当然就不可能是我们平时所了解的动词的义项,而是指“农历每月十五日”。再如,“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和“泣”位置相同,用法一致,经过分析理解,可知两个字都是使动用法。像这样立足于文本特点,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梳理全文,疏通文意。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所侧重;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赋体的特点。而这恰恰是《赤壁赋》这篇文章的独特之处,如果教师在教学之前没有对教材进行细致的分析,而是准备按部就班、逐字逐句地讲解,那么可能会造成课堂气氛的沉闷,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二、从教学过程来说,本文是一篇文言文,其在文本的理解上与现代文有着很大的差异
对于学生而言,用现代文的语法习惯去理解文言
文是比较困难的。如何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在现代文的语言背景下去理解文言文,是我在教授这篇文章时考虑到的第二个问题。我觉得,没有什么比好奇心更能够吸引人了。跳出教授文言文一贯的讲读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由“我被知道”转变为“我想知道”“我要知道”,打破教师主导的模式,构建起学生主导的课堂。在这种思考的主导下,我在课堂教学中是这样操作的:首先,我让学生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下注释,以学生两两结对的方式合作翻译文章。然后,请学生起来讲读文章,如果存在争议,则趁机在学生中展开探讨。可采用课堂辩论的方式,让各种理解在学生的讨论中反复比较斟酌,最终得到一个最符合“信、达、雅”要求的答案。比如,文章中有一句“客有吹洞箫者”,这一句在翻译的时候,在课堂上引起了不小的争议,是该把它翻译成“客人中有一个吹洞箫的”,还是把它翻译成“有一个吹洞箫的客人”,学生之间展开了讨论,双方各自陈述了自己的理解和理由,最终大家觉得“有一个吹洞箫的客人”更符合现代文的语法表达。通过这种方法,教与学之间、学与学之间就形成了一种良性的互动,使学生由被动转变为主动,将一篇传统的文言文上得“激情四射”,打破了以往的刻板与无趣,使文言文的教学在课堂上也鲜活了起来。而如果没有对《赤壁赋》这篇文言文的基本教学方式的把握与反思是难以达到上述课堂效果的。
三、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来看,《赤壁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苏轼的代表作
在初中的“明月几时有”里我们读出了思念、沧桑、豁达,那么这样一篇文章里,我们又可以读出些什么?为什么这样的一篇文章可以成为苏轼的代表作?他又是在什么样的背景和心境下写出了这样的文章?通过知人论世,我们了解了苏轼是在被贬的情况下,游览古迹,写下了这样的文章。文中的“苏子”与“客”实际上都是作者。二者之间的问答其实是作者自己矛盾思想的斗争,最终“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表明作者豁达、坦然的人生观、价值观,最终战胜了自身狭隘的、悲观的一面。由此也可以拓展开来,李太白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不愿涉足政坛吗?辛弃疾说“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就是沉郁不振吗?对于一位作家的理解,我们首先要明了他一贯的思想,但是更要把他当做一个真实的“人”去解读,逃出典型化脸谱的怪圈,从“人”的角度去理解人,才能真正地读懂这篇文章。
综上所述,在三维目标的统辖下,细致地分析教材,梳理文章知识点,把握情感脉络,对于教學而言是十分有意义的。而只有在备课的过程中准确地备教材、磨教材,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编辑 李建军